【1】
人一生下來就在學習,小時候跟父母學;大一點跟課本、老師學;成年之后跟長輩學,跟工作的前輩學,跟商業課程的大咖們學。歸根結底我們學習的內容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1 知識類。讓我們開闊眼界增加認知的寬度,這類內容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有什么,或者一個事物是什么。
例如動物學,植物學,化學,物理等。
高中畢業之前學習的基本上都是知識類內容,所以中學畢業和大學畢業最大的區別有兩個,其一是大學都是分專業的,學會了技能,而中學則只是知道了這個世界是什么樣的。其二是素質差別,大學教育更側重素質的培養,而中學教育則側重知識的學習。
2 方法技能類。能夠讓一個人有一門技能,這類內容能夠讓一個人學會干什么。
例如駕駛技術,維修電器,銷售技巧,理發,會計,法律等。
如果說認知的寬度可以讓一個人活得更加豐富,那么一項技能則讓一個人有了社會需求。所以,一個人有了一技之長,就有了在這個社會上吃飯的本錢。純粹的博學多才,并不能解決吃飯問題,除非去做一個老師去教學生。
不過現在網絡的發展,讓博學的人多了一個選擇,可以知識付費。從社會發展上來看,這個趨勢方興未艾。
3系統思維類。增加一個人的系統思維能力。
這類內容讓一個人學會如何協調人與事之間的關系。
例如管理技巧,兵法,營銷(不是銷售),顧問技術,周易,鬼谷子上卷十三篇等。
與一項技能不同的是,系統思維必須加入一個時間維度,和關聯方的橫向寬度。
技能的要求是一件事能不能做好,而系統思維要求的是能不能實現橫向的平衡和達成結果。
4能量類,這類課程通過提高人的心智,來增加一個人無形的能量級別。這類內容增加一個人的影響力。
如教練技術,禪修,佛學,氣功,武術,王陽明心學,鬼谷子下卷陰符部分等。
如果參加教練技術的學員,能夠看到這個課程在提升自我能量級別,而不是在教一個什么技能,基本上就不會因此而抱怨和指責。純粹把教練技術當成一個技能,想去收拾誰的學員,一定會走火入魔。
就像禪修,通過禪修悟道,和帶領別人禪修是完全兩個事。如果說禪修悟道是提升能量級別,那么帶人禪修則是一個非常高級的技能,在不掌握這個技能之前,還是好好的修自己,教練技術亦然。
太多學了教練技術的人急功近利,在還沒修好自己之前,甚至根本就沒修自己,就開始開張售賣,輪起三板斧就去做導師,誤人誤己。這也是教練技術這個課程被官方封殺叫停的原因之一。
一群半吊子的“導師”不可能制造出高品質的課程。一堆唯利是圖的培訓機構,不可能傳播正向的能量。
自己做婊子,卻去給別人立牌坊,這個牌坊不會有多大的含金量。
【2】
顯然,鬼谷子縱橫學不能算作知識類內容,雖然也有一部分內容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什么。比如鬼谷子里告訴我們人心的特點是:趨利避害。
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基礎內容并不陌生。而且鬼谷子內容里這樣去揭示“是什么”的內容占得比例并不大,甚至微乎其微。
而鬼谷子里大量的篇幅在告訴我們:一件事該怎么做?
而該怎么做的終極指向有兩個,其一是系統平衡,其二是自我能量級的提升。當然,鬼谷子縱橫思維不缺乏方法,但是,如果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鬼谷子里的所有方法的前提,是基于系統平衡的。要么是維持舊的系統穩定,要么是打破原來的系統建立新的系統。
不管是維持系統,還是打破系統,都必須對系統有深入的洞見,從本質上認識一個系統的關鍵是什么。用《捭闔篇》里的話叫:知存亡之門戶。
如果不從系統的角度來理解,這個知存亡之門戶就顯得很費解。存亡,是指一個系統的存亡,一個系統中某個關系的存亡。
構建系統,就是構建系統中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瓦解一個系統,就是瓦解系統要素的關系。
《陰符七術》里的《分威》《散勢》兩篇結合起來解讀,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儲備力量并集中力量打擊敵人最虛弱的環節。
蘇秦剛下山的時候,先去找的秦王,當時的情況是秦國實力最強。那么我們就可以推測,當時蘇秦考慮的是打算通過打造一個強大的秦國,瓦解當時諸侯分治的現狀,而建立一個大統一的中華帝國。很明顯,帶著這個思路的話,從最強大秦國入手是最佳選項。----打破舊系統,建立新系統,從而天下大治。如果當時秦王接受了蘇秦,中國的歷史進程就要改寫。
蘇秦瞄準的系統是:天下。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秦王果斷的拒絕了蘇秦。蘇秦退而求其次,只能通過聯合六國制衡秦國,從而為天下獲取短暫的和平。蘇秦也許能夠洞見秦國必然會統一六國建立大統一的秦朝,也許在等待一個新的轉機,不管是那一個,秦王的拒絕讓他沒有了其他的選項。
從另一個角度看,是蘇秦的能量級別不夠,秦王沒看上他。如果他的能量級別足以影響秦王,自然增加了說服秦王的概率。
【3】
說到這里,我們需要普及一下鬼谷子縱橫思維的一個基礎認知:
人類最基本的個人訴求是生存。這個訴求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獲取基本生存物資,一個是營造舒適的生存環境。
人類的最高訴求是符合天道:天生地成。這個訴求是向外投射的,簡單的說是滿足更多人的生存訴求。
人類的一般訴求是滿足生存的前提下,擴大自己正面的影響范圍。
所以,一些極端的破壞性行為,犯罪,往往跟生存有關。----或者是跟生存有關,養成的不良習慣,而留下的后遺癥。
另一個方面,每個人在擴大自己影響范圍的時候,基本出發點,都希望是正面的影響,而不是負面的。只是有時候自己方法匱乏,或者因為生存問題的制約,而無法做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求認可,傲慢,逃避責任,討好,實際上深層都是期望自己能夠對其他人有正面影響,只是方法錯誤,適得其反。
內疚,憤怒,悲傷,恐懼,冷漠,實際上是自己無法實現正面影響之后產生的自我反饋產生的結果。
顯然,作為鬼谷子的得意弟子,蘇秦的訴求是直奔最高訴求去的,不管是去找秦王,還是后來去燕國游說成功后約縱六國。他都希望為天下人構建一個休養生息的和平環境。
如果僅僅從功成名就,衣錦還鄉這個角度看,是看不懂蘇秦的行為的。
我不覺得以蘇秦的才智和權謀不能自保,而最后客死他鄉,是因為他在平衡“天下太平”和“身家性命”這兩個問題的時候,選擇了前者。
為夢想而死的人,都是偉大的。
為一個偉大的夢想而死的人,尤其偉大。
有人說蘇秦,張儀都不是成功者,因為蘇秦不得善終,被五馬分尸,不得好死,張儀雖然善終,但最后不得重用。這都是從個人名利私欲的角度評價的,如果從歷史,天下的大系統看,他們都靠一己之力,為華夏民族的普通百姓安居樂業做出了不世功勛。
普通人看不懂偉人的行為和思維,偉人也不會在乎普通人怎么看。
雖然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一直詬病縱橫家們輾轉騰挪,出將入相,富貴奢華。而提倡富國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思想。但,從更高的維度來看,儒家是為了維護國家系統穩定,對個體提要求。而縱橫家則為了個體有更好的生存環境,向系統提要求。
因為對一個系統來說,主動權在操盤人手里,百姓的主動權微乎其微。改善一個系統,從操盤人哪里入手才是關鍵,從百姓入手,只能變成統治者的愚民工具。
所以對于一個國家或者組織來說,更喜歡用儒家思維來教育人民和員工。而詬病甚至禁止縱橫思維這樣的學問。
可是,對于一個人來說,學習鬼谷子縱橫思維對自己的發展彌足珍貴。儒家的道德綁架就成為個人前進的障礙。
儒家學問能夠培養出來好員工,縱橫家思維才能培養出好老板。
佛系思想讓人安于現狀,縱橫思維讓人打破平衡,尋找出路,努力進取。
所以,自古以來,統治階層的精英,一直在學習縱橫思維,而一直用儒家思維教化百姓成為順民。同理,老板們對縱橫思維更感興趣,而用儒家思維培訓員工。
所以,跟鬼子學什么?
第一要學的就是看懂系統,學會維護良性系統的平衡,保持穩定。學會打破不良系統,建立新系統。
《捭闔篇》里說:
觀陰陽之開合以名命物,就是看透系統的方法。
知存亡之門戶,達人心之理,就是構建系統和打破系統的關鍵。
籌策萬類之終始,就是構建系統的方法。
見變化之朕焉,是預見的能力。是從時間維度考慮系統平衡的持久性。
我們講課的時候叫這五個角度為“縱橫五德”是因為想要做好一件事,這個五個方面的思維缺一不可。
所以,我在課程里不斷強調“第一關系”,因為第一關系是一個系統的核心關系。破壞第一關系,就是在破壞系統。
所以,你是誰不重要,你是我的誰才重要。這就是第一關系。
鬼谷子里不缺乏系統思維內容,《捭闔篇》《權篇》《謀篇》《揣篇》《摩篇》都是基于系統思維延伸的方法。
而《反應篇》《飛箝篇》《內楗篇》《分威》《散勢》《轉圓》則是打破系統的方法。
破與立,對構建系統同樣重要。
【4】
學習鬼谷子另一個重要的學習方向,就是個人能量級的提升。
在下卷陰符七術里。《盛神篇》《養志篇》《實意篇》的核心指向,就是提升個人能量級,從而擴大自己的正面的影響范圍。
先解釋一下什么是能量級。
這是一個外來詞匯,源于心理學家霍金斯。我們暫且借用他這個詞匯。
簡單來說,正面的能量就是讓自己有一個美好的狀態,并帶動其他人也變得美好。負面的能量就是自己很糟糕,并讓其他人也變得糟糕。
而鬼谷子早在兩千年前,就直接給出了塑造個人正能量的方法:
綜合《陰符七術》的內容,鬼谷子塑造能量的方法核心的思想有兩個:
其一,人是物質和精神的結合體。要想有好的精神狀態,就必須有好的身體狀態,這一點與《黃帝內經》一脈相承。要求“安靜五藏,和通六腑”。我們中國傳統思維的健康和西方人的健康概念是有區別的,傳統思維認為,人的健康取決于五臟六腑的氣血是否通暢,和順。而不是肌肉是否發達,身材是否合理。
胖有胖的不健康,瘦有瘦的不健康,但只要氣血通暢,都是健康的。
而五藏又影響人的情志,肝主怒,左右人的意志是否堅定;心主喜,左右人的夢想是否遠大;脾主思慮,左右人的心胸是否寬廣;肺主悲,左右人的抉擇是否果斷;腎主恐,左右人的思考是否冷靜、深入。
安靜五藏,和通六腑。意思就是從身體器質上來打造一個:有遠大夢想的人,意志堅定,心胸寬廣,思維縝密透徹,果斷抉擇。
翻譯一下,這樣的人:自信,果斷,寬厚,冷靜,堅定,夢想遠大,思維縝密。
一個病態的體質,不可能有健康的情志。
肝氣不足,堅持力,專注力不夠。心胸狹窄,嫉妒。
心氣不足,不敢想,不敢要。不敢做夢的人就沒有夢可以實現。目光短淺,傲慢,自卑。
脾氣不足,心胸不夠寬廣,自以為是,固持己見,抱怨,愚鈍。
肺氣不足,猶豫不決,徘徊不定。情緒低落,傷心難過。
腎氣不足,思維短路,只看表不看里,抓不住本質。懶惰,蠢笨,生回頭氣。
所以,在鬼谷子思維里。并不區分唯心與唯物,而是認為“心”與“物”一陰一陽,合二為一,互為基礎,相輔相成。
其二,從系統的角度出發,鬼谷子《盛神篇》里認為,人最高訴求應該是以天地為心,去成就和幫助更多人,原文說:
真人者,同天而合道,執一而養產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
大意為:所謂的真人,就是堅定不移按照天地的規則做事,不被世俗所影響,關心天下每個人,幫助天下的每個人,能夠舍棄私欲,從天下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能夠不懼怕任何阻擋的勢力。
所以,鬼谷子思維瞄準的參照系,不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組織,而是天下。這個天下,包含了生存在這個星球的每一個人,乃至萬事萬物。當然,在鬼谷子生活的年代,這個天下是指我們的華夏大地。
所以在《抵巇篇》里說: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以治則抵而得之。
大意為:如果一個國家還可以治理的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那么就幫助這個國家來治理,改善。如果這個國家怎么辦都無法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那么就推翻它從新建設一個國家。
這個觀點,正是一直以來鬼谷子縱橫思維不被官方統治者所接受的原因之一。
而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點,要求不管皇帝怎么樣,老百姓和臣子們都要絕對服從。顯然,這符合歷來統治者的訴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如果這個思維用到個人身上,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更多人。也許不能兼濟天下,但至少盡我所能,去幫助和成就更多人。
顯然,帶著這樣的思維,一個人的能量級瞬間提升。
有人認為鬼谷子思維就是背后捅刀子,如果有人用“愛”和“成就人”的刀子在背后捅到誰,大多數人恐怕是求之不得。
【5】
跟鬼谷子學什么?
學系統思維,提高自己駕馭系統的統籌能力。
學愛人之心,提升能量級,去正面的影響更多人,成就更多人。
不關乎鬼谷子思維里有什么,而是:人心里有什么,就會看到什么。
帶著陰謀詭計的心,看到的鬼谷子是陰謀詭計;
帶著兼濟天下的心,看到的鬼谷子是愛與慈悲;
帶著學習技能的心,看到的是方略無數;
帶著功利之心,看到的是功名利祿的捷徑。
放下自己的心,就能感受一個遠古的智者娓娓道來,告訴你這個世界的人與事如何發生,告訴你,在遠方,有一盞明燈,值得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