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托孤輔政之重臣,后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司馬懿作為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留給我們后人很多瑰寶,他著名的有幾句話,相傳說如果能聽懂一句,就能受用一生。
1、對待失敗
“敗而不傷,敗而不恥,先要學的是善敗”
對于失敗,很多人都是感到害怕或是失落,司馬懿卻有一番自己的理念。這句話出自司馬懿和諸葛亮對陣失敗后。明明魏軍兵力是蜀軍數倍,居然輸給了諸葛亮,魏軍眾將士都十分不滿,連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也一起去向司馬懿抱怨。
司馬懿非常淡然地對兒子說:“你們是來打仗的,還是來斗氣的?那些一心想贏的人,就能贏到最后嗎?打仗,先要學的是善敗,敗而不恥,敗而不傷,才真的能笑到最后。”
2、對待挑釁
'不要和愚蠢硬碰硬,要學會向愚蠢低頭'
我們人活在世上,不可能受到所有人喜歡,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碰到有人故意找茬或羞辱。有人會忍氣吞聲但郁結致病,有人迎面而戰兩敗俱傷。司馬懿卻教給我們另一種豁達。當我們遭遇一些愚蠢的挑釁和見不得光的手段時,沒有必要睚眥必報,也不必郁悶難耐,因為多行不義者終將自斃。
這句話的由來,是出自曹爽叫囂司馬懿。當曹爽毫不顧忌凌辱司馬家時,司馬昭說,忍無可忍之時就無需再忍。但司馬懿卻非常平靜,他問司馬昭:“這曹爽比諸葛亮如何?”司馬昭回答道:“螻蟻爾。”司馬懿于是告訴兒子:“與愚蠢硬碰硬拼個頭破血流,豈不更愚蠢?人這一生,難免和愚蠢為伍,要學會向愚蠢低頭”。
3、對待對手
“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
司馬懿一生最大的對手是楊修,然而在楊修因雞肋事件被曹操判死刑后,司馬懿卻主動請求曹操讓他見楊修一面。曹操問他原因,司馬懿回答道:“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
他誠懇的一席話,寬廣的胸襟和氣量,越發讓曹操從心底欣賞。司馬懿對對手和敵人的尊敬,讓我們看到要尊重對手、感恩對手,因為正是他們的存在,才使自己不斷進步,更加強大。
4、學會敬畏
“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學會敬畏自己的對手'
在曹叡(ruì)死后,曹爽囂張跋扈,獨斷專權,一手操縱把司馬懿升為太傅,其實是架空了他在朝堂的控制權。面對曹爽種種咄咄逼人的行徑, 司馬懿卻不以為然,還以楊修為例好言教導鐘會:“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學會敬畏自己的對手”。一句話,就點出了司馬懿不和曹爽計較的原由,不是怯懦,只是先保有一份敬畏之心,靜下心來,靜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