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平安!祝您健康!走過,經過,什么最美?健康平安最美!2020年,我們許下的最美愿望就是:愿闔家安康,愿世界安康!
無論是修道、做事、還是生活,我們都需要健康平安!現實中,大家都很努力,但有人收獲的是善果,有人收獲的卻是禍因。這是為什么呢?
《道德經》中有沒有做人做事的規則,讓我們可以在本質上下功夫學用呢?有!《道德經》第三十六章中隱藏著三條規律:
規律一:矛盾對立的雙方,只要制住一方,另一方必然受制。
原文:“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老子說,要合上一樣東西,就先把它打開;要衰弱一樣東西,就先讓它強大。所以,天要亡誰,必先狂誰。
這里講的自然規律是:萬物都處于由弱到強、再由強變弱的循環中,這是大自然陰陽之間消長變化的道理。
所以,真正的強者絕不會表現出強的狀態,他們往往表現得很低調內斂。
在生活中,我們不要把自己放在強的位置上,因為強弱相濟——你想占著強的位置,那弱馬上就會隨之而來。
所以,大家都知道“舉得越高,摔得越痛”的處事規律。矛盾對立的雙方,只要制住一方,另一方必然受制。
其實,老天爺不想讓你做這件事時,一定會讓你先了解不做的道理——這些道理都蘊含在你身邊的日常事物中。關鍵要看:我們有沒有這個智慧能分辨……
規律二:強盛到極點,必然衰弱——這是很微妙的智慧。
原文:“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老子說,任何人事物一旦鼎盛到極點、強大到極點、囂張到極點,必然因物極必反的規律而走向衰弱、走向滅亡。
想要廢掉一樣東西,就讓它興起;想要摔疼一個人,就把他捧高——讓他飄飄然,讓他以為自己什么都對、什么都好,那樣的話,他遲早會自己摔下來。
同樣,別人想要拿走你什么東西,就一定會先給你好處——因為,奪和予是隨時變化的,就像禍福相依一樣。明白這個道理,就叫“是謂微明”。
“微明”是指對隱藏在表象背后那些規律的洞悉。
所以,真正的強者看起來似乎并不強,但這是表象;背后的真相是:正是因為他的強大來自于對規律的把握,所以他心甘情愿守住低下和柔弱。
因此,如果你本性要強,那就更要有意把自己放到柔弱的位置上。
有時,讓他橫、讓他狠、讓他惡的做法,并不是軟弱妥協——因為如果時機不對,多管的結果反而會讓事情加倍反彈,以至于失控……
與其這樣,還不如做好自己,守住自己一口真氣,保全實力,看著對方強到極點,再自己衰弱——失敗痛苦,也是生命中最偉大的老師!
生命中的“老師 ”都是自己選擇的!
如果愛無法給你做老師,那痛苦就會來;如果痛苦無法給你做老師,那失去就會來;如果失去還是無法給你做老師,那死亡就會來……
每個老師都是我們自己選的——這就是隱藏在表象之后的規律。
規律三:柔弱,也代表韌性,代表百折不撓的戰斗力。
原文:“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說,真正的強者,一定會把自己放在“弱”的位置上。
喜歡高、大、強是人性的弱點;但其實多數人只是貪戀高、大、強那個位置上的風光而已。但真正強大而高明的人總是把自己放到柔弱微小的位置上,但實際上卻肩負著更大的責任,甘愿為他人負重而行。
因為他們懂得:守住平衡,生命才會長久。
老子說,一條魚想要脫離水而強行上岸,它就離死不遠了。
魚在水中生活,水就是魚的邊界。任何事物,包括人也一樣,只要脫離自己的邊界,生存就會出現危機!人的邊界就是“道”!如果脫離道的邊界,背道而行,任何人都是自取滅亡!
老子說,國之利器,無法展示給人;因為能看得見的“利器”,也就不能稱為國之利器了!
就像一把鋒利的寶劍,決不能輕易出鞘!否則,你總是拿著一把利劍在別人面前耀武揚威,大家都感受到了威脅,接下來就是眾人齊心合力把你這把劍奪走或毀滅……
所以,中國人講究“韜光養晦”——韜,就是劍鞘;晦,就是隱藏光芒。只有你懂的光而不耀、直而不肆,你不礙了別人的眼,才能保存實力,擔當使命。即使危險來臨,利刃出鞘,也能確保一招制敵!
這就是從道引申出來的:不可名、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摸、不可占有,但是道卻無處不在的狀態。
道就是常理,老子說:“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常理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它們都是微妙幽隱的,只有真正把握規律的人才能發現真相!才能沒身不殆!
這就是《道德經》第三十六章原文中所說的: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抗疫期間,每天走進一章《道德經》,如果不知不覺間走完了八十一章,相信“大智微明”的大道能量,將成為您自己的力量,照亮您的平安路、幸福門!
感恩有你,讓我們共同筑起本次防疫抗病的“健康防火墻”!世界好、中國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趙妙果(作者授權轉發)
備注:文章屬于版權所有,作者授權轉發,歡迎大家轉載,您只需注明出處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