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人不能只靠面包活著。閱讀能讓我們進入精神世界,不斷地提升自己,直至變得完美向上。
——題記
以色列的猶太人剛開始教孩子讀書時,會在旁邊放一罐蜂蜜,每讀一句書,就讓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讓他們明白讀書是一件甜美和快樂的事。如果我們意識到讀書一件非常快樂的事,那我們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那些虛無無聊的事情上。(哲學詩畫想指出一點,就是中國的教育在教孩子讀書時,很少采取智慧的方式,總是強壓式,甚至要摁著孩子的頭,要你讀。這樣的方式方法,孩子不厭學不會不想讀書,才怪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你的財產被搶光,你將帶著什么東西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錢或鉆石,母親將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態、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么嗎?”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金錢,也不是鉆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那么如何獲得智慧呢?答案就是讀書,通過閱讀不斷提升自己,這種境界的提升是任何其他物質替代不了的,也是其他人無法奪去的。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伴隨你終生。
書中自有顏如玉,不是說著玩的。杜甫教導我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得多,讀出作者的思想,我們才能做到胸中有溝壑。通過閱讀,你能變得有思想,能審美,而且情感也跟著豐富和升華。因為讀書并不僅僅是獲取知識,那些文學和藝術類的書并不能給你帶來很多知識,但是卻可以打開你心靈的大門,對你的精神和情感進行潤化提升。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完善人格,這些是數理化的自然科學知識無法給我們的。
閱讀對我們道德品格的培養極其重要。
讀中國文學和歷史人物事跡,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氣節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大愛胸懷,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心照汗青”的生死豪情……這些閱讀可以幫我們了解古人生活,培養愛、忠誠、勇敢、正直等高尚品格,其效果遠勝于家長和老師們口干舌燥的說教。
閱讀是個不斷提升的過程,如果你能做到以下7個境界的不斷提升,那你將會獲得不一樣的生命視野。
閱讀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7個階梯式提升:
1,通過閱讀,你開始關心,思考,如何讓自己變得更美好。
2,通過閱讀,你開始關心,思考,如何讓自己與所愛的人共同變得更美好。
3,通過閱讀,你學會欣賞一切抽象的美好。
4,通過閱讀,你開始認識和思考社會制度的弊病和優勢,以及好的制度帶來的人民幸福。也就是說,你開始從小我中跳出,關心和關注人類整體。
5,通過閱讀,你學會欣賞和接納與自己相異的事物或行為的美好。
6,通過閱讀,你學會體會文化的多元性多樣性所帶來的心靈之激蕩,和境界之提高。
7,通過閱讀,你開始感受到宇宙的智慧,即你進入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萬物蘊含于你心中,所有的都成為你知識的對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在知識的密林中,在智慧的海洋里,隨著學習和閱讀的積累增多,你的眼界將會越來越開闊,你的心胸將會越來越深邃,人生的方向也會越來越清楚,直至一切都囊括于你的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