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言,關于影像的威力。
心理學家奧康納曾做過一項研究,是關于性格孤僻的學齡前兒童的心理行為分析,并且在研究中,得出了一些驚人的發現。
很多這種類型的小孩,他們非常害羞,總是自己獨自玩耍,很少參加同伴們的游戲。
奧康納擔心,人一旦形成了長期自我孤立的行為模式,特別是在小時候,那他成年后,將難以與人相處,并且很難再去調整自己的行為。
為了改變這種行為模式,奧康納制作了一部電影,電影包含11個不同的幼兒園活動場景,每一個場景開始時,都是一個小孩孤零零的站在一旁,觀看另外一些正在進行集體活動的小孩,但最后,這個小孩主動加入到這些活動中,每個人都很快樂。
奧康納從4所幼兒園中,挑選出那些最孤僻的孩子們,讓他們看這部電影,結果,效果非常顯著。
看過這部電影后,那些原本孤僻的小孩,開始與他們的同齡人交往起來,并且很快,變成與學校里那些正常的孩子一樣。
6周之后,奧康納返回學校,他看到的場景令人吃驚,他發現:沒看過電影的孤僻小孩,還是和以前一樣孤僻,而那些看過電影的小孩,就在校園的各種集體活動中,發揮著帶頭作用。
那部電影只有短短23分鐘,但只看過一次,就足以改變可能相伴一生的不良行為。
而事實上,影像化的影視片段,不僅對改變孩童的行為有著極強的影響力,對于成年人也有著同樣的驚人效果。
我在閑暇的時候,喜歡和家里人一起看影視,有時吵架,我就說自己像影片中的某個角色,家人一下就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又比如,當我和身邊的朋友相處,我不會試圖講什么大道理。而當需要講道理的時候,我只會給朋友推薦看一些影視。
曾經有個朋友,做生意被騙了,還背負一身債務,身處絕望境地的他,感覺無力翻身,開始有嚴重的厭世自殺傾向。
那時,我只是下載了一部電影《生活多美好》,推薦給朋友看,最終,他完全從自己的井底走了出來。
時隔三年之后,他告訴我,那段時間,有朋友請他吃飯,請他到歌廳唱歌,經常運動出汗,陪他聊天,這些都沒起到什么作用。
對他啟發最大的,就是《生活多美好》部電影,這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價值,重新對生活有了勇氣和希望。
這就是我可以告訴你的,當一個人身處低谷和困境時、當一個人試圖改變和振作時,分享一部有意義的影視,比發一個信息、打一通電話、送他一份禮物、請他吃一頓飯、請他去K歌,效果要好的多。
1、一部《天道》電視劇憑什么可以讓人改變?
電視劇《天道》,是根據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一書改拍而成,單從故事架構和美學角度來看,它不能說是經典之作。
那為什么推薦《天道》?
因為它有一種思維層面的探索意義,我從中得到的受益,不亞于學校的一門經典課程。
2012年,我開始發郵件,陸續向朋友分享這部電視劇,到現在差不多間接影響了幾千人看這部電視劇,這其中有非常多的人受益匪淺,也有一些人,對劇中的某些觀念不認同,甚至有爭議。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視劇開啟了很多人的思維格局和意識,我也建議沒有看過的朋友,一定要看下這部電視劇(當然建議看無刪減版的),這會比單純的看書或上課理解的更深刻。
按我自己的理解,電視劇《天道》里面貫穿始終的,有一個很有威力的行為準則,也是丁元英推崇和踐行的主導思維模式——逆向思維的多米諾布局,我也稱之為逆推思維。
用兩個字說:顛倒。
用三個字說:果導因。
用四個字說:倒行逆施。
用五個字說:多米諾布局。
點透了就會發現,你也完全可以擁有這種思維模式。
逆推思維與逆向思維一字之差,卻完全有別于一般人而言的逆向思維,這包含了逆向思考、邏輯推理、整合資源、道術結合。
劇中主角丁元英,就是運用的結局思考方式,逆向推演、完成布局,最后按照以終為始,按順序執行,對中間的人、事、物留有一定的變量,就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丁元英未出場,就被評價為“可以是魔,是鬼,但絕對不是人”。
評價有些夸大其詞,就因為丁元英有著超常人的思維方式,不按常理出牌,為人處世與眾不同,讓人不可理喻,似乎一切的人和事都在他的算計之中,就是人們所認為的高人。
而實際上呢?
所謂的高人,只不過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就不同而已。
所謂的高人,只是因為,逆推思維方式,屬于那個層面的人的常態思維而已。
所謂的神話,不過是常人的思維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
丁元英是個會賺錢,有思想的人,他的好友韓楚風說丁元英“是個明白人。”
什么是明白人?就是看破了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質,道法自然,如來。
一個人的學習和成長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按照:術——法——道,這樣的順序,會很辛苦,會走很多彎路,但這是絕大多數人在摸索中所走的程序。
一種是按照:道——法——術,這樣的順序,你會比其他人走得更快、更遠,這是少數人走的路。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
丁元英思維顛倒,倒行逆施,凡事從細節入手,對人性了解的通透,對文化屬性分析的徹底,對宗教進行了深入研究、了解,而不信仰宗教。
丁元英的思維模式,就是在這之上,形成的一種看透、看破的層面。
這也是《天道》,值得人學習的關鍵之處。
2、人和人的差別在哪里?
一個人如果生來認命,或在后天的成長中,循環在自己的缺點和失敗的陰影里。
那樣的本質,就是在給自己的頭腦,種下一個“無法改變”的思想意識。
在《盜夢空間》里,主角說過一段話:
寄生在你體內的什么東西最頑強?
細菌?病毒?還是蛔蟲?
都不是。是一個想法,它既頑強又有感染力。
一旦有一個想法占據了你的大腦,你就很難再去擺脫它了。
而當這個想法經過充分思考,完全成型之后,就會永遠存在。
人的這個想法,就是一種潛意識,它將指導你在日常中的行為模式。
思想意識最壞的現實版本在哪里?
就在印度,印度這個國家宗教意識極為強烈,大多數信奉印度教。
印度教的核心就是種姓制:高種姓的人世世代代高貴,低種姓的人世世代代下賤。
高種姓的族群,用思想意識植入在低種姓族群的頭腦里,讓低種姓的人永遠活在底層的惡性循環里。
最終,那些低種姓的人失去了斗志,他們認了命,他們的父輩是如此,他們的孩子是如此,他們不知道上進、不知道反抗。
他們的思想已經麻木,是極其可悲的。
同樣,一個積極的思想意識,則會把人帶向向上的方向。
在2019年胡潤富豪榜里面,白手起家的富豪比例是35%。
所以,當一個人陷落在自己無法改變的同時,你的身邊,會有和你類似境遇、類似起點的人,他們則前進在另外一個方向。
在財富的世界里,任何時候,有資金的人追著有項目的人跑,而有項目的人追著有思想的人跑。
這個世界,不缺錢、不缺項目,只缺思想,所以,你和你的目標之間,只是缺少一種思維模式。
商場專柜和夜市地攤上的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是各家的秘方。
人也是這樣,95%的東西是一樣和相似的,差別只是其中很關鍵性的5%,包括人的思維、格局、眼界和見地。
而人的思維、格局、眼界見地,恰恰又可以是通過后天學習和培養的。
這就是一個人,能夠顛覆現有人生困境的秘訣所在。
這,也是學習《天道》思維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