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寫一篇如何提升學習效率和記憶力的
如果你也有上面的問題,相信我,你不是一個人,你并不孤單。因為這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現象,遺憾的是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現象,而沒有認真思考問題的本質,更不用說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其實,我以前也是這樣,看了的書、電影過段時間很容易就忘了,也為此苦惱過,但我并沒有因此放棄讀書,相反讀的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專業。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別人的經驗和方法,并且反復的實踐,最終形成一套我自己親測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專注力篇
專注力(注意力)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件事物的能力。這個能力越高,我們的學習成果就會越高效。在丹尼爾·卡尼曼的暢銷書《思考,快與慢》中,他把人腦分為兩個系統,: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可以做出快速反應,并且不費精力,但是常常會出現誤差,如圖所示,當我們用系統1思考時會說:第二條線比第一條線長,這就是著名的“繆勒-萊耶錯覺圖”。如果我們肯動腦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其實這兩條線一樣長。
然而,系統2就可以很好的幫我們識別這其中的問題,但是系統2反應比較慢,需要認真思考,而且思考要消耗人的精力,但人的本性就是懶惰。所以要想維持注意力,就要靠意志力不斷地進行自我控制來保持專注度,可是這是個苦差事,意志力會減弱,所以長時間保持高專注度不太現實,但是有個個例,那就是進入一種新的狀態。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發現當人高專注度的在干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往往能進入一種新的狀態,這在個狀態里人仿佛忘掉了時間的,忘掉了自己。這是一個完全不需要意志力支撐注意力的狀態,他把這種狀態命名為“心流”。
因此,能在單位時間提升學習效率,將會是事半功倍的方法,而這就需要我們的專注力,所以針對專注力,我提供以下建議:
▼ 拒絕誘惑,把容易讓你分心的事物丟在一邊,如手機、電腦,當你開始學習前,可以心理默念“接下來一段時間里,我要全心全意的學習,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都不能在干了”。
▼ 創造舒適的環境,別讓外界環境打擾到你。
▼ 為你所干的事情賦予積極地意義,去愛上它,體驗“心流”的快感。
▼ 冥想,科學表明每天進行一段時間冥想練習,可以提升人的注意力,可以每天自己定個時間做,也可以借助APP軟件進行,我自己用的是“now冥想”。
記憶力篇
一張紙被折疊后會留下折痕,飛機劃破長空,會留下一條華麗的曲線,石頭到水里會泛起漣漪,所有自然界中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似乎都會留下痕跡。記憶力也一樣,只是它要復雜的多,有多種形式。
感覺記憶
感覺記憶是記憶系統的開始階段,也叫感覺登記。存儲時間約0.25-4秒,感覺記憶有較大的容量,其中大部分信息因為來不及加工而迅速消退,只要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而得到進一步加工,并進入到短時記憶。
短時記憶
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保持時間大約為5秒-1分鐘。打的容量相當有限,大約為5-9個組塊(這里組塊是指字母、單詞、或一個句子)。編碼方式以語言聽覺形式為主,也存在視覺和語義編碼,短時記憶的信息經過編碼進入長時記憶。
影響短時記憶的幾個原因
■ 大腦皮層的覺醒狀態。
1885年,艾賓浩斯通過實驗發現,被試者在上午11-12點之間的學習效率最高,下午6-8點之間效率最低。這可能是因為在不同時間段大腦皮層的興奮水平不一樣。拉什里用咖啡堿與馬錢子堿等興奮劑提高大腦的興奮水平,促進了動物的學習。還有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記憶廣度的高峰在上午10點30分左右,而整個下午我都在下降,晚上效率最低。
■ 加工深度。
認知的加工深度也是影響短時記憶編碼的因素。例如,讓兩組被試記性記憶力測驗,一組在實驗前被告知,一會會有測驗。另一組沒被告知,結果表明被告知會有測驗的一組記憶效果更好。
■ 組塊。
上文說了,短時記憶容量有限,裝不了太多東西,大概是5-9個組塊,而組塊既可以是一個字母、數字,也可以是一個單詞、一個句子。所以,在記憶過程中,利用已知的經驗,來整合組塊規模,將會大大提高記憶效果。例如,記憶數字1,9,1,9,5,4,只要知道中國歷史的人都了解1919年5月4號是“五四運動”爆發的時間。所有可以把191954整合到一個組塊里,這樣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間里,增大產出了。
■ 復述
復述是短時記憶信息存儲的有效方法。復述分為兩種:①機械式復述、②精細復述,研究結果表明只有把信心進行分析,使之與以后信息建立起聯系的復述,才能加強記憶效果,機械性的重復,沒有多大意義。
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頭腦中長時間保存下來,這是一種永久保存性的存儲,而且容量沒有限制。
長時記憶的信息編碼就是把新的信息納入已有的知識框架內,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單元組合成一個新的知識框架。其實就是整合分類,例如,讓你記長頸鹿、小白菜、斑馬、鉛筆、潛水員、菠菜、舞蹈演員、臺燈等你可能不好記,但是如果你把他們分別歸入動物類、人類、蔬菜、辦公用品四類是不是要好記得多呢。
關于記憶的原理這塊比較復雜,有生物(激素)原理,也有化學(神經元突觸)原理,比較復雜因為篇幅原因,不細說了,想深入了解可以看彭冉齡的《普通心理學》第六章 記憶。
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 只有經過深度編輯的信息,才能被永久記住。深度編輯可以采用精細復述法。著名的“費曼”學習法(不了解費曼學習法的可以搜索一下)其實就是精細復述法。以教代記真是個好方法。另外還可以借助工具,像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等,我自己用的是印象筆記(如下圖),通過總結歸納把學到的知識分類、細化、打上標簽也是很好的深度編輯過程。
■ 既然大腦覺醒狀態對記憶有影響,那么我們要科學合理的分配學習時段。盡量選擇上午10點左右學習,盡量避免晚上學習。同時,喝杯咖啡能讓大腦更加興奮,看書前可以喝一杯。
■ 利用“組塊”來更好的進行編碼輸入。
■ 把記憶點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組成新的知識框架是進入長時記憶的好方法。
■ 有意識的去學習,會加深印象。
■ 情緒很重要,快樂的情緒會分泌興奮激素,促進記憶,所以,喜愛很重要啊。
■ 多吃些補腦的食品,這是從生理上提升記憶水平。
回憶力篇
回憶力就是長時記憶的信息提取。回憶力有兩種模式:
1.
再認,指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事物,當他再出現的時候,仍然能認識的心理過程。
再認的能力受時間間隔影響,具體看下圖,從學習到再認的間隔時間越長,效果越差。
首尾部分的記憶效果要比中間的好。
2.
回憶,回憶是指過去經歷的人或事物等在頭腦重新出現的過程回憶通常以“聯想”為基礎的。例如,見到“天陰”了,想到“下雨”
提高回憶力的方法
■ 定期復習,因為再認受時間間隔呈遞減趨勢,所以要進行有效的復習。注意復習不是越頻繁越好,隔段時間效果更佳。
■ 記憶時位置很重要,要重點復習中間段的知識點,因為這段是記憶效果最差的。
■ 學習時的情景、心理狀態對知識提取很重要,這也是說明為什么學生考試,在自己班上成績要好過別的場地的原因。
好了,說了這么多總結一下:
提升學習效率的主要方法是要提高做事情時候的專注力,讀書記不住的主要原因是編碼時加工的深度和廣度不夠,也與當時的投入度有關。如果能在愉悅、舒適、沒有干擾的環境學習將會使效率達到最大化。
另外時間點的選擇也很重要,選擇自己大腦最活躍的時刻看書是最佳選擇。知識的提取是檢驗學習成果的直觀體驗,大腦就像圖書館,而知識就是里面的書,我們只要分類歸檔,并打上標簽,才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高效快速的檢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