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為什么人家沒文憑,沒技術,剛畢業九年就可以創業,你卻只能一輩子打工?”
是我們沒錢?沒有豐富的資源?沒高端的人脈?
這樣更可怕,可怕的是無知,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這種隱形的無知。
你可能工作的時候是這樣的狀態——
如果工資高,就多干點;工資少,就少干點。!
上司對我好,我就多干點;上司對我不好,就少干點!
領導在的時候,就多干點;領導不在的時候,就少干點!
總是覺得自己在為別人工作——公司給了工資,我們出賣勞動力,表面上似乎合符情理,實際上混日子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若干年后,你會慢慢的發現,這樣混日子的工作逐漸害了你?你身邊好多年紀小,資歷淺的人都逐漸超過了你。
你會突然發現你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的提升,似乎跟剛畢業的時候差不多,漸漸從血氣方剛的人上人淪落為可有可無的人下人,能不能保住工作不被淘汰都不確定,因此,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更別說去創業了——憑什么創業?
如果真的不想一輩子打工,你首先得具備創業思維,用以下3種思維去打工,你才能真正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到時機成熟,就算你沒錢,也照樣能夠創業成功。
01、成長思維
成長思維,其實是在我們的執行之后,在工作中遇到問題,不斷的思考,不斷的總結,最后形成一種正確的結論。
在工作的時候,經常會有很多新的問題出現,這個其實也是成長的最佳時機。因為解決的問題多了,方法也就多了,這些方法最終都會變成我們的能力。太多人都害怕犯錯,不敢去碰這些新問題,選擇逃避。新問題其實也代表著新機遇,你避開問題的同時,你其實也避開了機會。
工作中的問題,你是躲不了的,總有一天你需要解決,或許是在下個星期,或許是在下個崗位,或許是在下個公司,也或許是你創業的時候。
工作中浪費時間,就是放血一樣,開始沒有感覺,到后面就可能是致命的。
早點面對問題,早點試錯,你就能早點成長,早點成功。
02、主動思維
主動思維是老板思維里面最關鍵的,只要你創業,就需要高度的自律能力,再也沒有人檢查你的工作,也沒有人督促你工作,因此,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主動。
你想做成事兒,那你就必須要主動——任何事情都是一樣。
馬云說過“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遠路”。這真的是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晚上都是想想,但是很少去執行。
在工作中也同樣是這樣。
如果你只是被動的工作,能力不會跟工工齡成正比提升,更不會受到領導的器重,自然很難升職加薪。到最后,你坑的只能是你自己。
只有具備主動思維——主動地去工作,主動地去面對問題——我們才能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對當前的工作和以后的創業,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03、整合思維
不管是在職場工作,還是創業,如果具備整合資源的思維就非常容易成功。
工作本質上是我們參與社會勞動的過程,既然人參與社會勞動,因此就具備一定的社會屬性,是不可能靠自己一個人單打獨斗來完成的,我們更多的是需要團隊的協作,借助眾人的力量來完成一個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這個道理都能理解,阻礙執行的最大障礙物也是我們自己,我們害怕,被拒絕,害怕被人家嘲笑,因此,遇到問題也是自己硬撐著,很多人不愿意去求助他人,總覺得這樣沒有尊嚴或者太麻煩或者欠人。
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特長,他們可能有金錢,可能有技術,可能背后具備廣泛的人脈,也可能具備非常強的業務拓展能力……這些,對我們來說,就是各種各樣的資源。不管是工作中,還是未來的創業,這些資源都是可以整合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會爬的更高。
職場人必須要具備幫助和求助的能力。這也是一種職業素養,只有幫助別人和向別人求助,你才能與對方產生交集,而通過彼此幫助,兩者之間才有可能形成一種強關系,漸漸發展成有效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