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止痛、治病、保健……我們大家總是因為各種原因而需要吃藥,“是藥三分毒”這個老話相信大家都聽過。藥物性肝損傷是臨床常見的問題,也是我們大家不容忽視的問題。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鄭素軍教授,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藥物性肝損傷吃藥的那些事!
在門診中常發現肝功能受損的男女比例不同,女性患者“愛”吃藥,男性患者“愛”喝酒。女性患者引起肝功能異常經常是因為吃藥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
有些藥物性肝損傷,若持續存在,總不恢復,超過六個月會形成慢性肝損傷,遷延不愈可以形成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例如,很多患者存在皮膚病或者骨關節炎,可能需要長期服藥,藥物服用時間較長,有時可以形成肝纖化、肝硬化。
這時候患者應該怎么辦?
首先,需要注意不要再繼續服用這類已引起肝損傷的藥物。
其次,服藥前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確認是否有潛在的肝毒性。如果認為這個藥可能引起肝損傷就不要服用。
再次,對于存在皮膚病的患者,考慮聯系皮膚科醫生,換用外抹、外敷的藥物,盡量減少對肝臟的損傷。
感冒時,這類患者怎么辦?
1、控制量
感冒是很常見的問題,如果肝損傷不是很嚴重,感冒時可以少量服用感冒藥。但是需要格外注意感冒藥攝入的量。
很多感冒藥中存在“對乙酰氨基酚”這個成分,對乙酰氨基酚在達到一定的量時可以導致肝損傷。對乙酰氨基酚成人一次攝入量超過7.5克可以引起肝損傷,因此要求成人每天服用的感冒藥(主要成分為對乙酰氨基酚)不超過4克。
2、控制種類
市面上感冒藥的種類很多,有些患者可能會因為想要早些康復,因此各種各樣的感冒藥都會吃一些。但是實際上,這些感冒藥中可能會存在著相似的成分,它累積起來以后對肝臟的損傷會比較大。
總體來講,存在肝纖維化時可以吃感冒藥,但是要少量吃,并且不可以將各種感冒藥疊加起來大量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