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彩超,小C腳步沉重、表情凝重、心事重重地來到診室,遞給我一張報告單。看得出他的手微微顫抖,我接過來一看明白了,是肝囊腫鬧得鬼! 門診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影像報告一旦提示有肝鈣化灶、血管瘤、肝囊腫、結節斑片啥的,病友會以為得癌了,嚇得不輕。 要想不害怕什么,就要對什么有個充分的認識。 我們一般把肝囊腫分為先天性肝囊腫和后天性肝囊腫。 先天性肝囊腫屬于肝臟的良性囊性病變,來源于膽管上皮細胞,可分為單純性肝囊腫和多囊肝病。 后天性肝囊腫包括寄生蟲性肝囊腫、炎癥性肝囊腫、創傷性肝囊腫。 后天性肝囊腫發生前多有炎癥或創傷或寄生蟲病史,這里不著重介紹。 因為臨床遇到的肝囊腫大多是先天性的,一般生長非常緩慢,多數人是體檢時偶然發現。其形成是由于胚胎發育時期,肝內部分膽管或淋巴管,長著長著就“自閉”了,沒辦法和其他的膽管或淋巴管正常溝通,逐漸發展為球形或類球形水泡樣結構,其內含有清亮或淡黃色液體。 如果比喻的話,肝囊腫就像肝臟里長了個水泡。肝囊腫大小相差懸殊,有的只有幾毫米,有的可以數十厘米。數目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有很多個。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多發性肝囊腫患者有約50%左右合并有雙腎多發囊腫,這提示兩者在病因方面可能有同源之處。 先天性肝囊腫屬于良性病變(如上圖),就像一些外皮包著一些液體,所以影像下邊緣清晰,CT值接近水樣,內部無動脈血供,彩超下呈無回聲。 肝癌是惡性的癌細胞形成的實性組織,內部動脈血供明顯,邊界一般不甚清晰,彩超下密度比肝實質稍低。 體檢查出肝囊腫,大多不用擔心。絕大部分肝囊腫是不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定期隨訪肝臟B超即可。 但在下列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治療: 1、肝囊腫出現上腹不適、隱痛、餐后飽脹等癥狀時,或合并出血、感染。 2、囊腫體積巨大或快速增大,引起鄰近臟器壓迫癥狀。 3、后天因素形成的肝囊腫,癥狀明顯。 4、囊腫在影像學上難以與囊腺癌等惡性腫瘤相鑒別時。 所以肝囊腫和肝癌無論是從哪里來的,還是其相貌內涵,還是今后的發展方向、干預措施都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沒有什么密切的聯系,連奧迪與奧拓的關聯性都不如,畢竟他們都是車車。肝囊腫不會進展為肝癌,用熟蛋與小雞的關系來比喻還算可以!以下面的表格簡單鑒別一下。 肝囊腫與肝癌鑒別表 點擊查看大圖 病友們,查出肝囊腫不害怕了吧?肝囊腫僅僅是個腫,不是瘤! END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 ★ NEWS ★ 想知道自己會不會得肝癌?快來掃碼參與肝癌風險評估吧! aMAP評分是首個跨病種、跨種族的慢性肝病患者肝癌風險預測模型,不受抗病毒治療的影響,基于年齡、性別、血小板、白蛋白和膽紅素即可簡便地預測不同肝病人群肝癌發生風險。 本評估依據于您提供的近期檢查數據,結果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診療意見,具體診療應以正規醫院專業醫師意見為準。 分享一波 順便點個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