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蟹爪蘭花卉盆景的冬季防護管理
進入冬季后,經過前一段的營養積累,蟹爪蘭大多孕蕾并且正在發育長大。為了使其在冬季開出美麗誘人的花朵,在管理上應落實六防。
1. 防寒。蟹爪蘭喜溫暖、濕潤和蔭蔽
的環境,忌寒冷及晝夜溫差過大,冬季應將其放在室內向陽處,以免發生凍害。室溫應保持在10℃以上,開花期溫度以10~15℃為宜,當溫度低于5℃或高于20℃時,都會影響植株的生長和開花,最忌溫度突然降低或晝夜溫差太大,開花期如果氣溫突然降至10℃以下,就會出現落蕾、落花。
2. 防濕。蟹爪蘭較耐旱而怕過于潮濕,在繁殖時因多以仙人掌、仙人球或量天尺等多肉類花卉植物作砧木嫁接,因此,蕾期只要保持盆土濕潤透氣即可。在冬季切不可澆水過多,即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即可。盆內積水易爛根,尤其在其出現花蕾后,盆土更不能過干過濕,以免造成落蕾、落花。
3. 防脫肥。蟹爪蘭從現蕾至開花期,是它生育中需肥較多的階段,這時肥料供應不來,花蕾不僅發育不良,也會造成脫落,因此,對正在孕蕾的蟹爪蘭,應保證供給充足的肥水養料。施肥以磷肥為主,或追施漚制腐透的稀薄液肥,每7~10 天1 次,促使形成花蕾多、花色艷麗。進入花期后,為保證開花不斷,可以堅持10~15 天噴1 次300 倍的磷酸二氫鉀稀釋液,于晴天下午3~4 時進行全株噴施肥液。蟹爪蘭喜生長在微酸性環境下,為調節土壤酸堿度,可每10~15 天結合追肥,在液肥內加入400~500 倍的硫酸亞鐵液,使盆土保持酸性。
4. 防落花。在冬季管理中從初冬開始,如果砧木受寒停止生長,花蕾就會大部分脫落;花蕾形成初期,若澆水太多,或開花期盆土過干,氣溫突然變化,或晝夜溫差過大,都容易引起落花落蕾。在開花期如果所需的養分不足,不但花蕾難以全部開花,而且會造成不間斷地落蕾、落花。另外,長期隨意搬動花盆,也可引起斷莖,造成落花落蕾。
5. 防散亂。做好修剪、疏蕾和綁扎工作,莖節上著生過多的弱小花蕾,要疏去一些,可促成花朵大小一致,開花旺盛;培養3~5 年的植株,可用3~4 根粗鉛絲作支柱,沿盆壁插入土中,上部扎成2 層至3 層圓形花架,將節枝捆扎于圓環上,以避免莖節疊壓和散亂,同時刪去一些參差不齊的莖節,使植株呈傘狀,這樣可以有益于光合作用和陳列觀賞,由于蟹爪蘭開花不斷,要及時將殘花及頂端的葉片剪去,以節省養分,蓄養株勢。
6. 防變黃。在空氣干燥、強光直射時,以及盆土過堿通風不良時,都會造成莖節萎縮發黃,并易從基部脫落。發生紅蜘蛛危害時,也會造成莖節發黃和脫落。因此,冬季室內擺放時,應將其放在通風透氣、蔭涼,有充足散射光的地方。蟹爪蘭發生腐爛病后,也會引起變黃,這是由盆土排氣不良,持續過度潮濕,造成砧木腐爛而引起的,可定期噴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殺菌。如局部腐爛,可用嚴格消毒后的小刀片削除腐爛部分,促其恢復正常生長,或者每10~15 天根部淋一次1000 倍高錳酸鉀水溶液,或硫酸銅1000 倍水溶液,以殺滅根部病菌,防止感染根部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