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爸媽留守娃
作者:徐俊霞
元旦剛過,欣欣就從北京回到了老家。她已經懷孕九個月了,身體越來越笨重,這次是辭了工作回家待產。
欣欣在北京漂了五年,剛結婚時,親戚朋友問他們小兩口準備什么時候要孩子。欣欣搪塞道:“生孩子不難,生下來誰帶呢?”
欣欣的婆婆常年癱瘓在床,連話都說不利索,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更別談照看孩子;她媽是個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人,在老家做小生意,一提到帶孩子立刻搖頭。
要孩子從來都是順其自然的事,盼的時候不來,不著急的時候反而來了。去年春天,欣欣懷孕了,懷孕初期,她反應強烈,在北京干不了工作,就回老家休息了一段日子。
“五一”后,欣欣返回北京,這不,現在又回來了。準媽媽考慮問題就多了,她和老公從戀愛時就在北京打工,卻始終是朝九晚五的打工族。
她在一家公司做平面設計,老公在一家公司做資料員,小兩口在五環外租了一間民房,每天早出晚歸,花在路上的時間占去四分之一。
對他們來說,搬家、換工作是家常便飯,欣欣和老公從學校一畢業就在北京打拼,北京讓他們又愛又恨,他們喜歡北京的開放包容,又時常為居所的顛沛流離、工作的朝不保夕而苦惱。
欣欣說最發愁的就是孩子,她老公主張她生下孩子后休息三個月就回北京工作。欣欣卻舍不得,那么小的孩子就扔在家里,哪個當媽的不心疼?
三個月不行就半年。半年?孩子還沒斷奶呢?6個月大的孩子剛剛會玩,為人父母得錯過孩子多少成長的瞬間?不管三個月還是半年,或者一年,欣欣的孩子注定成為留守娃。
嵐嵐的兒子就是最好的例子,嵐嵐和她老公是在北京打工時認識的,沒想到兩人不但是老鄉還是中學同學,處了不到一年,兩個人馬不停蹄地奉子成婚。
當初家里長輩都勸她,那么年輕,干嗎急著要孩子,不好好享受幾年兩人世界?可嵐嵐小兩口聽不進去,覺得晚生不如早生。兒子生下來,嵐嵐才發現麻煩事一籮筐。
嵐嵐的婆婆是后婆婆,與她老公的相處就客氣中透著生疏,和她這個兒媳婦就更沒有什么情分了。
嵐嵐連月子都是在娘家坐的,她本來想讓親媽幫她帶一段時間孩子。無巧不成書,親媽正值更年期,成天瘋瘋癲癲,說哭就哭,說鬧就鬧,哪兒照管得了一個小嬰兒?
嵐嵐的老公不愿意和老婆孩子兩地分居,一家三口帶著大包小包重新踏上返京的旅程。
嵐嵐的老公在一家公司做銷售,收入不菲,可身處物價飛漲的時代,他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一家三口還是很吃力。孩子小,嵐嵐也沒法出去工作,只能在家照顧兒子的吃喝拉撒。
好不容易維持了一年,嵐嵐狠狠心把兒子送回了老家,親媽的更年期鬧騰地厲害,她只好厚著臉皮求婆婆幫她帶孩子。從此,嵐嵐夫婦成了徹底的北漂爸媽,她的兒子成了名符其實的留守娃。
嵐嵐在北京想兒子,天天把兒子的照片帶在身邊,一有節假日,哪怕是兩天時間,她都緊趕慢趕坐夜班火車回老家看兒子。
如今,嵐嵐的兒子在老家都上幼兒園了,他彷佛習慣了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可是一聽到別的小朋友喊媽媽,他就哭著喊著四處找媽媽。
幾年前,我家小弟拋家舍女去了北京闖蕩。他是去打頭陣的,準備安頓好就把老婆孩子接到北京去。現實卻比夢想殘酷,他一個人做了北漂,老婆和兩個女兒依然留守在家。
小弟剛去北京時,兩個女兒還小,他每次離家,兩個女兒都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他每次回家探親,女兒都怯生生地望著他,他得用糖果、玩具等禮物連哄帶騙,女兒才肯和他親近。
如今,兩個女兒都上小學了,在她們的記憶里,爸爸是電話里的聲音,爸爸是回家的禮物。
小弟的老婆也想夫唱婦隨,和小弟一起去北京打工,年輕人有手有腳到北京找份工作不難,讓人糾結的是兩個女兒的教育。
帶到北京去,上學怎么辦?即便找到了合適的學校,昂貴的借讀費也是他們負擔不起的,再說,將來中考、高考不還得回老家?
在老家上學,夫妻倆總得留一個人在女兒身邊,照顧女兒的飲食起居,輔導女兒的功課。在兩個女兒的成長中,已經欠缺了父愛,如果母親再不當差,兩個孩子就廢了。
鄰居有位媽媽在北京做月嫂,她回到老家不親自己的兒子,卻牽掛在北京雇主家里的孩子。這是我聽過的最想流淚的笑話!她明明是一位母親,卻把所有的母愛給了那些她抱大、帶大的雇主家的孩子,和自己的親生兒子沒有感情。
精彩閱讀:
插畫作者簡介:
程之文:00后,生于5月的雙子座女生,“之文”取之于其父為她寫的兩句詩“百日毫毛匯成筆,寫盡天下之文章”!程之文文靜愛笑,酷愛畫畫,畫筆雖略顯稚嫩,一筆一劃卻傾注了全部的熱情。
文字作者簡介:
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公眾號:齊魯海風(ID:haishangfeng2016),擅長創作親子、情感、職場故事,作品散見于各大報刊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