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城市老人的退休年齡,我的母親二十年前就該退休了,我的父親也該停下來享受一下晚年生活。可是他們似乎有著永遠爬不完的坡,有著永遠操不完的心。
父母活了大半輩子沒過幾天舒心的日子,他們從來不懂得什么叫享受,也從來不懂得心疼自己。
自從有了我們姐弟三個,父母就套上了一道枷鎖,他們不停地朝前奔走,為了就是把兒女拉扯大。
兒女是父母上輩子的債主,今生是來討債的。
我小時候是個古怪刁鉆的小孩,除了學習成績好,在其他方面頗讓人費心,教育我是一件很頭疼的事。
在學校里,我比男孩子還能惹事生非,惹得班主任老師不止一次的上門家訪。
我從小就有主意有想法,母親約束不了我,父親在我的教育上大費腦筋。
我屬于吃軟不吃硬的主,父親買來很多國學掛圖貼在墻壁上,每天早晚給我上政治課,話題通常是點到為止,說多了我就起逆反心理,連父親的帳都不買。
隨著我的年齡漸長,父親的肩上又多了一道責任。在我和男同學的交往乃至后來交男朋友方面,父親格外緊張敏感,對和我交往的男孩橫挑鼻子豎挑眼,生怕我在婚戀的路上走彎路。
我參加工作后,稍微省點心了。大弟在家做生意,可愁壞了父母。
弟弟嘗試過大大小小各種營生,他一個人忙不過來,父母少不了幫襯他。弟弟和父親的脾氣合不來,爺倆碰到一起就弄擰了,母親給弟弟幫忙,她識字不多,看不了秤,為了弟弟,她學著看秤算帳。
母親的心里是委屈的,她跟著父親這么多年,不會做的事,父親從來沒有勉強過她,可為了兒子,她克服了很多困難,做出了很多犧牲。
弟弟的生意從無到有,由小到大,日積月累,天長日久,沒有人知道母親付出了多少。
弟弟訂婚后,他未婚妻在我們家一住四年,母親就結結實實伺候了四年,母親是把兒媳婦當作女兒來對待的!
每一個兒女都會讓父母難做一回,小弟也不例外。
早些年,小弟是我們姐弟三個當中最省心的一個。轉折是在他結婚的時候,女方獅子大開口,要一筆不菲的聘禮,父母變賣了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包括耕地的牲口,養老的樹木,給他們籌備婚禮。
成家后的小弟和父母住一個院子里,不知道是因為他長大后一直沒在父母身邊生活還是其他原因,他的脾氣性格越來越各色。
他老婆仿佛和他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嬌生慣養、好吃懶做的主。
他們和父母吃一鍋飯,兩個女兒都交給父母來帶。話不投機,三天兩頭起爭端,氣得父母白天生了氣,晚上睡不著覺。
記得有一次,我和母親談起:城里有些小夫妻經濟條件差的連孩子都不敢要。母親說:經濟拮據要先讓孩子吃飽穿暖,大人在吃穿上可以差一點。
是啊,這么多年以來,母親和父親就是這樣把我們姐弟撫養成人的,有吃的先讓我們吃,我們吃稠的,他們喝稀的,有穿的先讓我們穿,我們穿新的,他們穿舊的。
我年邁的父母什么時候才會懂得享受呢?什么時候才知道關心一下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