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之子,智商是根本不用懷疑的。再加上又有著黃月英的教導,諸葛瞻從小就精通書法繪畫,才思敏捷,記憶力又極好,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諸葛瞻便繼承了他父親的爵位。到243年,諸葛瞻已經17歲,還娶了蜀漢的公主,被封為騎都尉。
如果蜀漢能一直持續下去,諸葛瞻說不定還真可以步步高升,直至掌握蜀漢軍政大權。但事實卻不是如此,263年,魏國發兵進攻蜀漢,一路由鐘會率領,正跟姜維僵持著。還有一路有鄧艾率領,翻山越嶺奇襲陰平,兵鋒直指蜀漢都城成都的屏障,綿竹。
到這個時候,蜀漢已經是敗局已定。在諸葛瞻準備出城決一死戰之前,諸葛瞻痛罵姜維的3句話,道盡諸葛亮死后,蜀國的無奈。
1,我于內不能除去黃皓
黃皓這個人就是個太監,說得好聽些就是個宦官。雖說劉禪十分喜歡黃皓,但是董允在的時候,黃皓是壓根不敢有啥出格的事情。因為董允連劉禪都敢正顏厲色的匡諫,就更不用說怒罵黃皓了。
因此董允在世的時候,黃皓是十分懼怕,始終不敢為非作歹,就連他的官職也不過是黃門丞。
然而到246年,董允去世,這下問題就麻煩了。接替董允的是陳祗,這家伙不排斥黃皓,反而還跟黃皓互為表里,一起坑蒙拐騙劉禪。就這么的,黃皓有了參與朝政的機會。
到258年,陳祗病死,朝政竟然就全部被黃皓把持著了。劉禪的弟弟劉永不喜歡黃皓,黃皓就天天在劉禪身邊說劉永的壞話,結果竟然就讓劉永十多年不能朝見劉禪。
像羅憲不喜歡黃皓,黃皓就把他貶到巴東當太守。再加上姜維一直在外面打仗,都沒有時間處理內部的事情,這讓黃皓越發的肆無忌憚,到后來,就連姜維這位大將軍,都被逼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2,于外不能制衡姜維
朝堂之上,諸葛瞻不能把黃皓怎么樣,在軍隊上,他又根本比不上姜維。
雖說姜維原本是魏國降將,但他的武功,軍事指揮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再加上還是諸葛亮的傳人,軍隊中不少人都是十分信服姜維的。
諸葛亮時期,姜維就已經是蜀漢軍隊中僅次于魏延的二號人物。后來諸葛亮病死五丈原,魏延又被馬岱砍死,姜維就相當于蜀漢軍隊的總司令。跟著諸葛亮六出祁山,自己后來又九伐中原,姜維的威名早就響貫軍中,這可不是從來沒有領過兵打過仗的諸葛瞻所比得上的。
3,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
這句就是蜀漢當時最直接的問題。因為鄧艾的翻山越嶺,早已令蜀漢處于慌亂的境地。當時姜維正在劍閣與鐘會對峙,根本抽調不出兵力支援成都,只能依靠后方的兵力進行阻攔。
然而諸葛瞻偏偏錯失良機,舉棋不定,導致險要之地被鄧艾占領,諸葛瞻只能退守綿竹,在平原地帶跟鄧艾決戰。可以說這個時候,天時地利人和,諸葛瞻一樣都沒有占據優勢。
就這么的,在諸葛瞻決定出城決一死戰的時候,他不禁仰天大罵,“我于內不能除去黃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短短的幾句話,卻道盡諸葛亮死后,蜀漢的無奈。也沒辦法,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還有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哪怕他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那也是無力回天。
內容素材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