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著走路有什么好處
公園里、操場上、馬路邊、小區道路上,不少人平常鍛煉時愛倒著走路,有人問:倒著走有什么好處?殊不知,倒著走路除了可以鍛煉之外,還有矯正脊柱和康復腰椎間盤突出的功效。
很多人長期坐于電腦面前或伏案工作,日積夜累,或多或少都已經有一些駝背現象,這是避免不了的。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管是行走還是奔跑都是向前的、單方向的,而重心的前移和脊柱的前傾必然造成軀干的彎曲,長此以往就形成了駝背,而且年紀越大駝背越嚴重。倒著走路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矯正駝背,其原理就在于它的重心向后移動,對脊柱的彎曲(駝背)必然有矯正作用。
倒著走路有什么好處?倒著走路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背部力量下降,韌帶強度不夠,從而導致腰椎的穩定性差,師家酸痛保健貼的專家們給患者康復提供了一些方法,并且提供的很多康復方法并不需要在醫院完成,而倒走便是一種很有效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倒著走路時,腰部肌肉有節律地收縮和放松,可較好改善腰部血液循環,促進腰部組織新陳代謝,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解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癥狀的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經常做腰部的繞環運動以及倒步走,對治療和預防腰椎疼痛療效非常明顯。對于長期久坐的人,腰椎疾病是很常見的,表現為時重時輕,勞累時則疼痛加重,理療雖然能減輕疼痛,但卻無法除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根。師家酸痛保健貼的專家指出,腰部的繞環運動以及倒步走,對治療和預防腰椎疼痛療效非常明顯。
倒著行走之前,要先做一會兒腰部的繞環運動,基本動作如下:兩腿略微分開,兩手叉在后腰部,以腰為軸心繞圈轉動身體,若疼得厲害的話,可以動作緩慢一點,先往左邊轉,再往右邊轉。活動幾分鐘后,再開始倒著走路。倒步走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鐘左右,要循序漸進。倒著走時從左腿開始,左腿盡量后抬,向后退出,身體重心后移。先左前腳掌落地,隨后全腳著地,重心移至左腿后再換右腿,左右腿交替倒著走,雙臂配合雙腿的動作進行前后擺動。
倒著走的好處很多,但是也要注意安全。專家提醒,倒步走時,人們對空間的知覺能力明顯下降,容易摔倒,因此步速不宜太快,力求走得穩,上體自然正直,兩眼要平視后下方以便掌握方向。為了安全,倒著走時要盡量采取兩人結伴而行的辦法,一人往前走,另一人倒步走,兩人交替輪換,互相照應。倒步走的速度和運動量的掌握,建議開始時以每分鐘60步為佳(老年鍛煉者45~60步/分),健康人應控制在每分鐘90—100次,腰痛者的脈搏,應控制在比自己安靜時增加10次以上為最好。鍛煉者也可根據自身情況加大或放慢速度,變速時可通過改變步頻或步幅來獲得。老年人倒步走的距離長度一般為600至1000米,也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或健康狀況制定。注意:采用這一練習方式最好是在家人的保護和幫助下進行,不要為了倒著走的好處而對自己造成傷害。
倒步走鍛煉時,要選擇開闊、平坦、無障礙物的場地,鍛煉時要盡可能挺胸,盡量后抬大腿。倒著走一定要適度適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切莫心急鍛煉過度造成傷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