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在我們的旅行中往往會發現一座城市的另一個更美好的稱號,比如南京,我們更喜歡稱呼它為金陵、比如西安我們更喜歡稱之為長安、比如開封我們喜歡稱之為汴梁等,而今天馬且停要跟大家來聊聊中國這座被稱為“龍城”的省會城市-太原。
作為來中國文化重要的象征--龍,在中國的心目中可謂是極其重要,而能夠被稱為龍城自然是相當了得。
太原--低調而有內涵的省會城市
在很多的印象中,太原是一座在低調不過的省會城市,可是如果翻開它的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到原來它有2000多年的建城歷史,也是“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之地。它還是趙國、前秦、北漢的古城,以及北齊、唐朝、武周、后唐、后晉、后漢的陪都,故又有著'九朝古都'的美譽。
可見歷史的長河中,太原的確不同凡響,如今雖然默默無聞可是當你細細逛這座城的話,你會驚喜地發現這里深藏不露的人文景點,依然展示著它曾經的輝煌。
太原第一大驚喜-古建筑
喜歡古建筑的旅行者,到了太原一定不錯過兩個景點,在鬧市區的永祚寺景點中藏著兩座屹立了400多年歲月的古塔,兩座塔分別建造于1599年和1608年,高度相同均為54米,南北對峙,展示了明代青磚砌的仿木結構建筑特色。
比雙塔更為古老的建筑則是藏在晉祠景區中的北宋木構圣母殿以及金代木構獻殿, 獻殿曾經是陳列祭祀供品的地方,現存建筑高9.75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是中國現存唯一的殿和亭結合的建筑,憑借著獨特性成為晉祠三大國寶建筑之一。
主殿-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九年,憑借著如此建造年代成為中國古建筑中的佼佼者,也是我國古建筑中“副階周匝”的最早實例。
作為晉祠最為珍貴的遺存,看點可不少,面闊七間進深六間的重檐歇山頂建筑中,可以看到宋《營造法式》的“柱升起”、“柱側角”,盤龍木柱等都展示了中國宋代建筑的藝術水準。
當然圣母殿何至于建筑之美,藏在殿堂內的43尊彩塑仿若真人,姿態各異,惟妙惟肖的展示了宋代宮廷“六尚制”,是中國彩塑中不可多得的北宋彩塑,同時也是了解北宋服飾以及宮廷生活的重要實例之一。
tips:太原崇善寺中藏著中國較完整的明代初官式木構建筑;太原大關帝廟中藏著幾座明代木構等。
太原第二大驚喜-豐富且特色的文物
到了太原除了看古建筑外,藏在博物館內的文物同樣會讓你驚喜滿滿。首當其沖的就是要去濱河西路的山西省博物院走走逛逛。
館藏50余萬件文物的山博,除了數量豐富外,題材也是極其繁多,青銅、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畫等均是其特色之一。
高47厘米,長30厘米的駱駝俑手上的舶來品胡餅為我們展示了絲綢之路的歷史;出土于山西大同的銀盤波斯人為我們展示了大同曾經商貿往來的繁榮;以鳳鳥回眸為主體的造型寫實生動的鎮館之寶鳥尊展示了西周中期青銅器的最高水準。
佛風遺韻中的一尊尊彩塑見證了佛教東傳的演變過程;而戲曲展廳中一件件戲曲文物和戲臺模型則詮釋了山西作為戲曲故鄉的輝煌。
總之一次山西省博物院之行,定會讓你了解不一樣的太原乃至山西。
當然龍城-太原的人文魅力何止于文物和古建筑,當你多拿出幾天時間來好好逛的話,你還會發現在這里藏著眾多特色的人文景點,在始建于元太宗六年的龍山石窟你可以看到眾多中國特色的道教石窟文化;在始鑿于北朝東魏時期的天龍山石窟中你可以看到經歷了大規模盜鑿后依然保存下來的殘缺造像,以及重歸故土的國寶“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