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夜深人靜時,我舍不得睡覺,躺床上玩手機,刷朋友圈看到離離發(fā)了一條很負能量的動態(tài),我意識到她可能遇到不開心的事,評論問她怎么了。
我剛評論完,就發(fā)現(xiàn)她秒刪了這條內(nèi)容,我能理解她這種行為。我們都難免會遇到一些糟心事,由于找不到合適的人傾述忍不住發(fā)個朋友圈吐槽一下,可是發(fā)出來又擔心會被關(guān)心自己的親友看見,所以幾秒鐘之后又立刻刪除。
緊接著我收到了她的微信消息,她說她很不開心。后來我倆聊了半個小時,大部分時候都是她在吐槽,我在聽。
離離是個很在意友情的人,只要她把對方當作朋友必定會為之肝膽相照,付出自己所有的好,只為了讓對方開心。
她和辦公室里的一個同事感情十分好,她對這個同事常常特殊關(guān)照,早上買早餐時會打電話問對方有沒有吃早餐,如果沒有,她就會給她買一份;她平時出去玩,遇到好吃的,好玩的都給她帶一份。
只要她有什么事搞不定,離離都二話不說放下自己的活去幫她。離離以為只要真心對對方好,就能得到對方同等的回報,誰知對方卻從未把她當朋友。
周末的時候她沒有人陪,離離就去陪她。離離放棄個人的時間陪她逛街看電影,本來說好了一起吃晚飯,結(jié)果她男友一個電話打過,她就留下離離一個人像個被父母拋棄在街頭的可憐孩子。
離離給她帶早餐,結(jié)果她快吃完了忽然說一句“不好吃,你下次不要帶這家的了”。離離熬夜幫她做PPT,她和男友在電影院看午夜場電影。
壓垮她們友情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白天離離上洗手間,不小心聽到她和別的同事議論她,還把她的一些秘密告訴別人。
離離很生氣,走到她跟前狠狠瞪了她一眼,說“從此以后你不再是我朋友”。
離離說,我怎么那么傻,把她當成最好的朋友,卻忽略了她平時根本就不在乎我的事實,一直都是我在默默付出,她在享受我的好,而她從未對我付出過什么。
像離離這樣為友情感到困惑的人不在少數(shù),很多時候我們在職場里交朋友很難交到真心朋友,常常是你把她當朋友,而她不過是在利用你的好。
我太懂離離的為人了,她就是那種友情大過天的人。過去她曾有過好幾次為了朋友的事情耽誤了工作,差點被老板炒魷魚。
我跟她說,交朋友要有底線,你可以對她好但不能無原則無底線的付出,否則很難交到真心朋友,最后吸引的不過是想利用你的人。
我記得前段時間看劉同的書《誰的青春不迷茫》,里面有這么一段話“多花一些時間了解自己,少花一些時間在應付他人身上,因為最后,能夠給你提供最有利幫助的人,除了你自己,沒有別人。”
讀到這里我如醍醐灌頂。大多數(shù)人都會把時間花在社交上,總是花很多時間去維系友情,以為只要多個朋友就多條路子。
以前有個同事很不合群,我們聚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聊熱播劇,她無動于衷地在自己位置上忙工作,我們約著一起去唱歌,她常常拒絕,只要時工作之外的集體活動,她都很少參加,即使參加也早早退場。
剛開始大家都以為她只是內(nèi)向不合群,直到有天我在一個朋友發(fā)的動態(tài)里看到她出現(xiàn)在一張大合影里,我感到十分意外,問朋友怎么認識她。
朋友說,她是我參加的這個英語研習社的社長啊,她英語可厲害了,口語說得賊溜,還兼職當翻譯呢,是我們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
那一刻我才理解過去常聽到的這句話“不是別人不合群,是她的群里沒有你。”當我們以為他人不合群的時候,人家不過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對她來說無意義的社交上,悶著頭默默地努力,讓自己更優(yōu)秀。
我們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會在意自己擁有多少朋友,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以擴展自己的交際圈,在各色飯局里和不認識的人互加微信好友,以為加了一個好友就多了一個人脈。
但其實成年人的交往很現(xiàn)實,你要有能夠給到對方的資源,他才會把你當朋友,倘若你自己沒有資源與之交換,別人也不過是把你當作吃飯之交罷了。
之前和一個事業(yè)很成功的朋友吃飯,她曾經(jīng)跟我聊起過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參加飯局,在朋友的引薦之下加了一些人為好友。
第二天一早她就把頭晚加的好友刪了。她說她習慣不定期更新自己的好友列表,把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人刪掉。她認為那些只是一起吃吃過飯的人,沒有深交的意義。
舍棄無效社交,她的時間更充裕。她常把時間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極少參加無意義飯局,除非逼不得已。
真正厲害的人,她們不會忙著到處結(jié)交朋友,她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自己身上,關(guān)注個人成長。
她們深知與其把時間花在別人身上,倒不如把時間給自己。而對于那些不在乎自己的朋友,她們的態(tài)度是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