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友在知乎上提出一個問題“自我懷疑到底有多可怕?”
他說,“為什么在有一百個人說你好的基礎上,只要有一個人說你爛,還是會自我懷疑呢?哪怕說那話的人只是個不相干的人。”
他對自己的語文水平還是蠻自信的,因為文章寫得好被領導安排寫公文。某天,有個人對他說,“你多看點書吧,學學語法去吧。”
就這么一個提議,讓他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別人說的那么好,是不是一直以來都主謂不分,是不是不能把文章寫好了。
自我懷疑深深困擾他,讓他感到十分惶恐,擔心自己是不是因為不夠自信才會這樣。
其實啊,并非他不夠自信,自我懷疑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一種消極心態,我們都很容易像他一樣,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胡思亂想,覺得自己能力不夠。
能使一個人產生自我懷疑的事情多到數不清——考試不及格,考研失敗,被老師批評,失戀,面試失敗,跟朋友吵架,被客戶取消合作,被炒魷魚……
有時候甚至只是一件非常小的小事,都會讓人產生挫敗感,進而自我懷疑。
我們一定要明白,自我懷疑只是我們腦子里的一種想法,是因為一時之間做不好某件事而引發的對自我的思考。
自我懷疑不是什么洪水猛獸,我們不必害怕它,當它來臨時,需要做的是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它,趕跑它。
說到自我懷疑,在過去我也是一個比較容易自我懷疑的人。
當我感覺到自己的進步跟不上別人,或者沒有進步的時候,當我做不出成就的時候,當我遇見那些比我優秀還比我努力的人的時候,當我處于瓶頸期的時候……
在這些時刻,我會想是不是我的能力不行,是不是我不適合這個行業,是不是我很差勁,我是否該轉行了……
這些對自我的懷疑讓我變得十分沮喪,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勁兒,什么事都不想做,常常荒廢掉很多時間。
我很慶幸的是,我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自我懷疑,如今雖然偶爾會冒出自我懷疑的想法,但每次都能及時掐滅。
這得感謝《終身成長》這本書,自從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找到自己為什么會自我懷疑的答案,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出在我的思維方式上。
人的思維方式分兩種,固定型思維方式和成長型思維方式。固定型思維者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而成長型思維者會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懷疑自己。
明白這一點之后,每當我自我懷疑,想要逃避,我都會對自己說,遇到困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我逃避了,再換個行業重新開始,我依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我不能一輩子都逃避困難,我要學會面對它。
當我轉換了一個想法之后,我不再沉溺于自我懷疑。我會嘗試著尋找解決辦法,然后每一次都能迎刃而解,最終度過困難期,迎來光明。
我們的自我懷疑,大多時候來自于外界的否定,比如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比如一次考試的失敗,比如老板對我們的方案的否定等等。
這些是他人對我們能力的懷疑,進而引發內心對自己的審判和思考,思考自己是否真如別人說的那樣。
緊接著就陷入自我懷疑的大坑里。
自我懷疑,比別人對我們的懷疑要可怕一萬倍。
別人懷疑只是別人不相信我們,自我懷疑就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這極易給我們帶來不良后果,輕易放棄自己堅持了很久的事情,不敢接受新挑戰,錯失很多好機會。
要想避免自我懷疑對我們的人生帶來不好的結果,就要在自我懷疑發生的時候,學會制止自我懷疑。
我一般感到自我懷疑的時候,都會自我安慰。
很久沒寫出滿意的文章了,我會想,沒事的,只是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選題而已。
寫作遇到瓶頸的時候,我會想,就算是村上春樹也會有瓶頸期,他都可以,我也可以的。
我懷疑自己的能力的時候,我會去閱讀,卻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
這是利用積極思維來思考問題,它幫助我打敗內心的自我懷疑,久而久之就不再自我懷疑啦。
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是由思維方式決定的,我們最終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是積極應對,還是消極的逃避,都由思維方式來決定。
一個擁有積極思維的人,和一個擁有消極思維的人,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他們的想法和做法是完全一樣的。
有人拿兩者進行對比,發現消極思維的人,面對困境的時候,總想著逃避,他們腦子里想的是,“我不行”,“我做不到”。
而積極思維的人則完全相反,他們身處困境的時候,想的是我應該怎么辦,如何才能走出去。
當自我懷疑跳出來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心里的消極思維在作怪,這時候,我們可以讓積極思維來幫助我們作戰,打敗自我懷疑。
作者:花未眠,九零后獅子座,熱愛閱讀和寫作,專注分享成長感悟和干貨。我在這里,陪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