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詞賞析:
《其他篇》508首<21-40>
目360docflash_1_錄
21柳宗元——《漁翁》
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3王勃——《滕王閣詩》
24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25劉禹錫——《蜀先主廟》
26劉禹錫——《竹枝詞》
27劉禹錫——《烏衣巷》
28劉禹錫——《春詞》
29賀知章——《回鄉偶書》
30賀知章——《詠柳》
31張謂——《早梅》
32皇甫冉——《春思》
33秦韜玉——《貧女》
34金昌緒——《春怨》
35顧況——《宮詞》
36韓偓——《已涼》
37張泌——《寄人》
38齊已——《早梅》
39陳陶——《隴西行》
40裴迪——《送崔九》
21柳宗元——《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詩文解釋】
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太陽出來云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擼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隨意飄浮,相互追逐。
【詞語解釋】
西巖: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
汲:取水。
湘:湘江。
楚:西山古屬楚地。
銷:消散。
欸乃:搖櫓聲。唐代湘中有棹歌《欸乃曲》。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詩文賞析】
本詩作于永州。作者于寄情山水的同時,略抒政治失意的孤憤。詩中的西嚴即指西山,在山青水綠之中自遣自歌、獨來獨往的漁翁,含有幾分自況的意味,看似寫漁翁,實際是寫詩人自己。詩人通過對漁翁生活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全詩生動真切、情景相融、奇趣蕩胸、意味深長。“奇趣”二字可以概括全詩主要的藝術特色。
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詩文解釋】
三秦護衛著巍峨的長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離別時,不由得生出無限的感慨,你我都是遠離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人世間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似在身邊。不要在分手時徘徊憂傷,像多情的兒女一樣,任淚水打濕衣裳。
【詞語解釋】
城闕:指京城長安。
輔:護衛。
三秦:項羽滅秦后,曾把關中地分為雍、塞、翟三個王國,史稱三秦。
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五個著名渡口,合稱五津。此則泛指四川。
宦游:在外地作官。
【詩文賞析】
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全詩結構嚴謹,起承轉合章法井然,用樸素的語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23王勃——《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詩文解釋】
高高的滕王閣靠著江邊,佩玉、鸞鈴鳴響的豪華歌舞已經停止了。早上,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黃昏,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閑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時日悠悠不盡,事物變換,星座移動,渡過幾個春秋。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欄桿外的長江空自流淌。
【詞語解釋】
江:指贛江。
日悠悠:每日無拘無束地游蕩。
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
【詩文賞析】
唐高宗上元三年(六七六年),詩人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閻都督宴會,即席作出了《滕王閣序》,序末附這首凝煉、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序的內容。這首詩回憶起滕王閣當年的繁華,如今卻是物轉星移,面對世間的盛衰無常,詩人不禁感慨萬千。全詩含蓄、凝練,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24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
故壘蕭蕭蘆荻秋。
【詩文解釋】
王濬率領高大的戰船,順江而下,討伐東吳,金陵城中的士氣黯然消失。千丈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掛在石頭城上。人生中有幾回傷感往事,山形依然沒有改變,枕靠在長江上。從今以后天下統一,舊日的堡壘在一片蘆荻草中顯得凄涼蕭瑟。
【詞語解釋】
金陵:今江蘇南京。
石頭:指石頭城、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清涼山。
【詩文賞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東面的長江邊,形勢險峻,是六朝有名的軍事要塞。長慶四年(八二四年)劉禹錫由夔州刺史調任和州刺史,沿江東下,途經西塞山,即景抒懷,寫下此詩。詩人講述了建都金陵的幾個朝代的興亡,希望喚起人們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訓,表現出詩人對國家的赤誠忠心。全詩借古喻今,沉郁感傷,但繁簡得當,直點現實。
25劉禹錫——《蜀先主廟》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詩文解釋】
天地間的英雄氣慨千年之后仍然讓人敬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勢,振興國業又恢復了五銖錢。得到諸葛亮作為丞相建立了開國大業,可惜生了個兒子不像父親這么賢明。凄涼那時蜀國原來的歌妓,在魏宮前面歌舞。
【詞語解釋】
千秋:千年。
三足:比喻魏蜀吳并立。
業:功業。
相:諸葛亮。
故妓:以前的歌妓。
【詩文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五律中傳誦較廣的一首。蜀先主就是劉備。先主廟在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節東),本詩當是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所作。詩人憑吊蜀先主廟,想起開國的劉備與他不爭氣的兒子,心生感慨,慨嘆了蜀國的興衰。全詩一氣呵成,寓意深刻,氣勢雄偉,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26劉禹錫——《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還有晴。
【詩文解釋】
江邊的楊柳青青,垂著綠色枝條,水面平靜,忽然聽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聲音。東邊出著太陽,西邊還下著雨,說是沒有晴天吧,卻還有晴的地方。
【詞語解釋】
晴:與情字諧音,雙關妙用。
【詩文賞析】
這首詩采用了民間情歌常用的雙關的手法,含蓄地表達出微妙的戀情,新穎生動,妙
27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詩文解釋】
朱雀橋畔長滿了野草,到處盛開著一簇簇的野花。黃昏時刻,夕陽西下,烏衣巷內一片幽暗。那些曾經在王導和謝安的高樓華屋中筑巢的燕子,如今都飛到普通百姓家中去了。
【詞語解釋】
朱雀橋:秦淮河上的橋名,離烏衣巷很近。
王謝:指東晉大臣王導和謝安。
尋常:平常,普通。
【詩文賞析】
朱雀橋旁、烏衣巷里曾一度是高門望族的聚集之處,如今時過境遷,昔日繁華已如落花流水不復存在了。
全詩抒發的是一種物是人非、滄海桑田的感慨,詩人選用了意蘊深刻的意象:野草、斜陽,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飛燕」的形象,燕子彼時飛入侯門,如今那侯門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飛燕成為歷史的見證人。全詩含蓄雋永,耐人尋味
28劉禹錫——《春詞》
新妝宜面下朱樓,
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
蜻蜓飛上玉搔頭。
【詩文解釋】
梳妝打扮一新走下紅樓,深鎖的院門鎖住了庭院的春光。走到庭院中查數開放的花朵,蜻蜓飛到了玉簪上面停下來。
【詞語解釋】
宜面:面妝均勻得體。
【詩文賞析】
這首宮怨詞寫得別致有味。春光爛漫,滿園春色,妝扮一新的女子走下樓來卻倍感孤獨憂愁。人與春光一樣美好,卻深鎖空院無人欣賞,她閑數花朵以遣愁悶,不料無知的蜻蜓卻偏愛美人新妝,竟然飛上玉搔頭。這位宮人為誰裝飾為誰妍的幽怨雖不曾正面寫出,卻已了然可見。全詩細膩含蓄,新穎獨特,
29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文解釋】
年少時就離開了故鄉,直到垂暮之年才回到日夜思念的家園,雖然鄉音還沒有改變,但鬢發已被秋霜染白。那些孩子從未見過我,好奇地笑著問我這個客人從什么地方來。
【詞語解釋】
衰:疏落,指頭發白了,少了。
【詩文賞析】
風華正茂時離開家園,回家時已經兩鬢蒼蒼,家鄉的兒童也把他當成外來客。面對著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這一切怎能不讓他傷懷呢?時光易逝,世事滄桑,彈指間的感慨在樸素無華的語言中自然地抒發出來。
30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文解釋】
早春的柳樹發出嫩綠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來的萬縷垂絲好像是綠色的裙帶。不知這綠葉是誰剪裁出來,原來是二月的春風細細剪裁。
【詞語解釋】
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絳,用絲編成的繩帶。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仲春時節。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描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把楊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繪出枝條細柔修長的楊柳搖擺于春風之中的迷人風態。二月的春風被詩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細細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綠的柳葉。
詩人描繪出剛剛發出新芽的柳樹美麗的姿態,并對大自然的神奇發出了由衷的贊頌,表達出詩人對春天的熱愛。
31張謂——《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
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冬雪未銷。
【詩文解釋】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里指冰雪融化。
【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于寫一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凌寒獨放的早梅。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32皇甫冉——《春思》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鄰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詩文解釋】
鶯啼、燕語傳報新年來到,馬邑、龍堆,路途有幾千里。家住長安城中靠近漢代宮苑,心隨著明月飛到了胡人的天地。織出錦字抒發長長的恨意,樓上的花枝笑看一個人獨睡。請問竇憲車騎將軍,什么時候班師回朝刻石記功?
【詞語解釋】
層城:指京城。
旌:燕尾形旗。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詩,具有非戰的色彩,抒寫了新春時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全詩格調高昂,構思新巧,即景抒情,典雅大方。
33秦韜玉——《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
擬托良媒亦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
共憐時事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
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
為他人作嫁衣裳!
【詩文解釋】
貧苦人家的女兒不認識漂亮的綾羅錦緞,想托個好的媒人去說門親事又感到傷心。誰能愛我這高尚的風格和情調,共同憐惜艱難時世中儉樸的梳妝。敢夸我的十指靈巧針線做得好,不知別人把雙眉畫得短長。深恨年年縫制華麗的衣服,卻只是為別人做出嫁的衣裳。
【詞語解釋】
蓬門:茅屋的門。此處指出身貧寒。
綺羅:一種高級的絲織品。
風流高格調:指格調高雅的妝扮。
憐:愛。
時事儉梳妝:當時婦女的一種妝扮。稱“時世妝”,又稱“儉妝”。
斗:比較,競賽。
苦恨:非常懊惱。
壓:刺繡的動作。
【詩文賞析】
這首詩以語意雙關、含蘊豐富而為人傳誦。這是一個未出嫁的貧女的獨白,她不幸的遭遇反映了不公平的世態人情,勤勞節儉的高尚品格不被人們欣賞,低下庸俗的反而受到賞識,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感恨。詩人藉此抒發了內心的不平。
34金昌緒——《春怨》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詩文解釋】
趕走黃鶯兒,不讓它在枝頭啼叫。啼聲驚醒了我的夢,讓我不能到達遼西。
【詞語解釋】
打起:打得飛走。
遼西:遼河以西的地區。
【詩文賞析】
這首詩運用層層倒敘的手法,描寫一位女子對遠征遼西的丈夫的思念。全詩意蘊深刻,構思新巧,獨具特色。
35顧況——《宮詞》
玉樓天半起笙歌,
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
水精簾卷近秋河。
【詩文解釋】
高高的樓上奏起了笙歌,風傳送著宮妃的歡聲笑語。明月照著宮殿聽到漏斗的聲音,卷起水晶一樣的珠簾,希望能接近銀河。
【詞語解釋】
月殿:月宮。
秋河:秋日之銀河。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宮怨詩,對比地寫出宮妃的兩種不同遭遇,一邊的歡歌笑語映襯出一邊的孤獨寂寞。全詩描繪生動,語言精練,一鬧一靜,一榮一枯,對比鮮明。
36韓偓——《已涼》
碧闌桿外繡簾垂,
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
已涼天氣未寒時。
【詩文解釋】
翠綠的欄桿外繡簾低垂,猩紅的屏風上畫著花卉草木。八尺的龍須席上鋪著錦繡被褥,天氣已經涼了但還沒到寒冷的時候。
【詞語解釋】
猩色:猩紅色。
龍須:燈芯草。
【詩文賞析】
詩人鋪陳地描寫屋內豪華的擺設,點出已涼未寒的特有時令氣氛。主人公始終沒有露面,但床上錦褥的暗示和折枝圖的烘托,隱約展示了主人公在深閨寂寞之中渴望愛情生活的情懷。通篇沒有一個字涉及“情”,甚至沒有一個字觸及“人”,純然借助環境景物來點染人的情思,供讀者玩味。全詩情思深遠,委婉含蓄,構思頗費心思。
37張泌——《寄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
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猶為離人照落花!
【詩文解釋】
離別之后在夢中又依依來到謝家,小廊曲折回環,欄桿橫斜。只有庭前的春月最多情,還為離別的人照著落花。
【詞語解釋】
闌:欄桿。
離人:這里指尋夢人。
【詩文賞析】
從這首詩深情婉轉的內容來看,詩人曾與一女子相愛,后來卻彼此分手了。然而詩人對她始終沒有忘懷。但在封建禮教的阻隔下,不能直截痛快地傾吐衷腸,只好借用詩的形式,曲折而又隱約地加以表達,希望她能夠了解自己。詩人描寫夢境及夢醒后的情景,寫出了自己的相思之深切與苦怨。全詩深沉感人,動人心弦。
38齊已——《早梅》
萬木凍欲折,
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
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
先發望春臺。
【詩文解釋】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干將被摧折。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獨開。它的幽香隨風飄散,一只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臺來。
【詞語解釋】
望春臺: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義。
【詩文賞析】
齊已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學習非常刻苦。幾年后,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只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著梅花唱歌,齊已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后,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創作了一種高遠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蘊深刻。
39陳陶——《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里人!
【詩文解釋】
發誓要掃平匈奴不顧生死,五千將士在與胡人激戰中喪生。可憐無定河邊的白骨,還是春閨中妻子們的夢中親人。
【詞語解釋】
匈奴:指西北邊地部族。
無定河:黃河支流。
【詩文賞析】
《隴西行》是樂府《相和歌·瑟調曲》舊題,內容寫邊塞戰爭。隴西,即今甘肅寧夏隴山以西的地方。陳陶的《隴西行》共四首,此其二。此詩反映了唐代長期的邊塞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詩人贊美了將士們英勇無畏的行為,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對深閨中妻子們的遭遇深表同情。全詩含義深刻,感人至深。
40裴迪——《送崔九》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詩文解釋】
歸隱山林無論到深處或淺處,都應該欣賞丘壑的美景。不要學那個武陵漁人,只是短暫地在桃源停留。
【詞語解釋】
壑:山谷。
【詩文賞析】
詩人送友人歸隱山林,勸慰友人安于隱居,不要暫時停留,也抒發出自己厭惡塵世的心情。這首詩形象生動,含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