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腸經,手太陽,丙火。
原文:小腸者,受盛之腑也,與心為表里,手太陽是其經也。小腸絕者,六日死,絕則發直如麻,汗出不已,不能屈伸。又心病傳小腸,小腸咳則氣咳,(氣咳)一齊出也。
釋義:小腸經是在五行屬火,未時氣血注到本經。關于小腸經的描述,針灸大成里有概括,我們一起分享一下:
脈起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貫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別者,別循頰上雜(雜音拙)抵鼻,至目內眥也。多血少氣,未時氣血注此。
還有小腸經的用藥,這個都是口授的,我們應該重視。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釋義】這是內經原文。所謂受就是接納的意思,盛是拖住的意思,他的任務就是分解食物,我們可以延伸的理解氣化一切有形之物根本。
因此這個丙火很重要,就好像天上的太陽。所謂天上一輪紅日,人身一團元陽。這個元陽產在腎,發揮在小腸。因此這個很重要的一個經絡。西醫說的腎上腺激素就是從小腸刺激下產生的。所以定名為手太陽。
這個手太陽和足太陽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
首先這個區別在這兩個太陽長短不一樣,手太陽環人身短,足太陽環人身長。傷寒論說的主要是足經,后世的溫病學又加了手經。我們以后介紹王好古的此事難知里有詳細的介紹。他們這兩個太陽是溝通手少陰心和足少陰腎的一個橋梁。
我們都知道水克火,那是同類相克。比如癸水克丁火,壬水克丙火,這是陰克陰,陽克陽。如果是壬水就不克丁火,癸水就不克丙火,他們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
下面說小腸絕者六日死,那么這是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個死在水的成數,就可以見到腎水不克小腸火的。
小腸絕的癥狀就是發直如麻,汗出不已,不能屈伸。
發怎么就直了,因為火隨水亡,汗出不已的汗也是冷汗,陽氣外泄,因此筋骨不能得到陽氣溫煦,所以不能屈伸。
什么是氣咳,這個是個中醫名詞,就是咳嗽失氣,就是上面咳嗽下面放屁。
這個出自內經,說心咳不已,傳于小腸,小腸咳狀,咳則失氣。后世還弄了個方子叫芍藥甘草湯,說專治這個的。這個只能用在肚疼后放屁不緩解,并且上面咳嗽,不然是沒用的。
今天就介紹到這里,家人們學習辛苦了。
答疑
師父:我們治病都是病到六腑經絡了才能下手,如果真到臟了,這個就要等。因為五臟的病不能用藥的。因此有臟邪還腑這一說。傷寒論里三陰病用乘氣湯就是病又回到六腑了。在臟就是補呀。其實也補不到五臟,就是給正氣創造一個環境,然后讓正氣慢慢長起來。這個過程很漫長,我們不要不耐煩。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三年五年。因此我們要一個人一個人的救,這一生也救不了許多人。
徒兒:在臟了是不是就等死了?
師父:半生半死。生的就是有機會了趕緊去邪,正氣恢復的就很快。如果錯失良機,也就只有等死了。
況且我們人類的元氣逐漸再減,稟賦也逐漸不如從前。古代用藥都是幾兩,現在幾錢都受不了。因此不要被大劑的藥量所迷惑?,F在很多醫生說劑量是中醫不傳之謎,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金元四大家時藥物的劑量就用的很輕了。
徒兒:姜仙師,請問現代醫學化驗出問題了,是不是都因為臟腑已經病了?藥物之間的配比?
師父:現在醫學的化驗只能作為一個證據,和我們臟腑辯證聊不相干了。
徒兒:但現代人壽命還是比較長?看資料報告,說現代人壽命長?
師父:人的壽命比較長是個偽命題,只是迷惑人用的。我們人類的壽命是逐漸遞減的。很多年輕人的脈來看,都如五六十歲的老人一樣。
徒兒:老師,怎么辨別病邪在臟還是在腑?
師父:在臟就是真臟脈現,在腑就是沒有真臟脈。再加上色診,就可以判斷了。
徒兒:【懷師箴言】夏天身體里面反而是寒的,我們的胃是寒的;可是大家喜歡夏天吃冰涼的東西。以養生之道來講,修道的人不干這個事,夏天反而要喝熱的,吃熱的。這是地球自然的物理。
師父:關于夏天的寒熱這個我們素問玄機原病式都說過了。
師父:就是過個夏至,陰氣漸生,這個陰從哪里來的,就是天氣過熱,出汗很多,陽氣隨汗泄,因此體內出現了陰寒的空洞。
師父:這個陰寒既不能吃寒涼,也不能吃辛熱。
師父:這個就要清涼身心,淡滋味而養身。
師父:所以夏天吃姜的論斷是錯誤的。
師父:應該淡五味,對嗎?
師父:清淡飲食,減少運動,安息靜慮,收斂精神。
師父:因為暑天這個叫酷暑,也是搖曳身體,好比極力勞動。
師父:我們可以適當吃點寒涼來對治這個炎熱是沒錯的。
師父:怎么就會出來一些其他吃熱的動西來增加炎熱呢?
師父:我們常說生病起于過用,熱上加熱這不要人命嗎?
師父:我們再說說針灸吧
師父:古法針灸都耗人元氣,現在的針灸又發展成了的新針灸法,沒有補瀉,針對疼痛的。
師父:這個針灸是稍差點。
師父:還有投飛鏢的針灸。
師父:扎上就不管了。
師父:這個都對醫生本人傷害不大。
師父:但對病人也只有皮肉之痛。
師父:起不了什么效果。
師父:孫思邈真人針灸名家,活了一百多歲。
師父:那是他會練氣,補充體內的損耗。
師父:現在醫生都和劫道的心一樣。
師父:大吃大喝。
師父:嗜欲無度。
師父:這個不早夭才怪。
徒兒:這幾天,聽臺灣的老師,講中醫,他說,現在的女人病和以前的女人病,都不一樣了,以前女人,寒凝血滯,氣虛的多。
師父:以前女人郁病多,現在女人虛癥多。
徒兒:氣虛,血虛,都多。
徒兒:以前的好的藥方,現在用的都不是很對癥了。
師父:主要是元氣虛。
徒兒:現在的女人也熬心神。
師父:用舊方治新病,就好像拆舊房蓋新房。
師父:不經過匠士之手,是蓋不好的。
師父:相思病主要用于小兒。
徒兒:有很多不合適的唄。
師父:女人的相思病都是小說家杜撰的。
徒兒:那時候的女人,不是期盼找個好人家,嫁了嗎?
師父:古代女人早早就嫁了。
師父:沒有什么相思之苦。
師父:反而現在女人倒有相思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