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什么時候,只要他不滿意就直接兩巴掌,再來一陣拳打腳踩,還邊夾雜著各種臟話,小時候一直對父親充滿了怨恨。
最后,這名網友說:“說實話,長大后我挺能理解的,只是他從小受到的教育的局限性,他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他根本不關心心理上的教育和影響。還有中國刻板父子關系的根深蒂固,他也不懂得該怎么表達愛。”
父母情緒的易怒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持續性的,有的心思敏感的孩子會內疚,會不安,懷疑自己是哪里做得不好,惹爸爸媽媽生氣。雖然很多人說“不要用父母的錯誤懲罰自己,要放下不屬于自己的遺憾?!钡桥c父母和解真的需要太多的勇氣。
心理專家說:長期面對父母暴躁的脾氣,孩子就會變得脆弱敏感、自卑自閉,甚至引發心理抑郁。即便在步入成年后,這些性格弱點也會貫穿他們的生活,不會與人交往、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不敢戀愛、不敢結婚。
“原生家庭給人帶來的影響真的是揮之不去的,不管多少年,它都會伴隨著你?!钡降走@些影響是什么?今天告訴大家!
家長亂發脾氣的危害
1、輕度后果: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現在對家長的話置之不理,即使是家長發脾氣了,孩子也不害怕,甚至會頂嘴反抗了,會導致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了。
2、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容易變的脾氣暴躁,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因為家長耍脾氣教育孩子,孩子也會跟著你學的,家長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孩子也就慢慢失去對自己心智的管理能力。
3、重度后果: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抑郁傾向,甚至會出現抑郁癥或者自閉癥等現象
發脾氣父母給孩子造成了不少的壓力,孩子在壞脾氣父母面前就像角落里瑟瑟發抖的小老鼠,他們恐懼父母的壞情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會因為害怕做錯事而處處小心、自我壓抑,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達,經常是話到了嘴邊,發現父母情緒不對便生咽下去。這樣的孩子往往自卑、沒有主見,缺乏自信和判斷能力。
改變壞脾氣的方法
1、把發脾氣換做溝通
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愿,表達如果孩子這樣做的時候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觸手可及。
2、靜心思考,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一味地壓抑自己的情緒,要知道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家長在有情緒的時候,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情緒管理的不到位?究竟這樣的情緒和孩子有無關系呢?
在這里有個好方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將情緒發泄出來。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我們可以對著電腦或者筆記本,把心里的想法寫出來,把所有的情緒寫出來之后,心里也平息了許多。
這不僅是疼惜自己的一個舉動,也是高效率處理情緒的實用方法,能夠讓我們的思想騰出更多“內存空間”去干有意義的事,效果非常好。
3、學會真實的表達情緒,及時疏導
當一個人生氣、發怒時,只要給她一個有力的擁抱,并用心傾聽、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夠給對方帶去力量和安慰,對方的情緒一旦釋放出來,表達出來,也就自然會平靜和溫和了。
對于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錯了事、受了委屈后,不需要指責、埋怨和打罵,而是被理解、關愛和傾聽,當孩子把內心的垃圾倒出來后,才能真正裝得進你的良言和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