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比機械硬盤快,這近乎是婦孺皆知的共識,而存儲芯片價格的不斷走低也讓更多的人實現了固態硬盤自由,不僅大容量的固態硬盤成為裝機必備,老電腦換成固態硬盤更是廉頗能飯再戰三年。而對于初級用戶來說,在選購固態硬盤的時候經常會碰到SATA、M.2和NVMe這幾個詞,它們都是代表著啥含義?其實看懂了也就明白該怎么選擇適合自己的電腦的固態硬盤了。
01 什么是SATA
SATA是一種硬盤接口類型,歷史可以追溯到Intel奔騰4的中后期。由于采用串行方式傳輸數據因此也被叫做串行ATA,而它的前輩IDE接口也被稱作并行ATA。速度方面,最新的SATA 3傳輸帶寬達到了6Gbps,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當然這些都沒必要深究,大家只要知道它長得什么樣子就行了。
在主板上,它是這樣的,內部采用“L”型防呆設計杜絕了插反的可能性,當然下面這一堆都是,也就是說可以接8塊硬盤,至于可以實現什么RAID磁盤陣列就是更深層次的內容了。
用的是這種細長的扁條數據傳輸線纜,另外還有條電源線配合使用。
筆記本電腦上使用的線纜是這種集合了電源和數據傳輸一體式插頭。
SATA的固態硬盤接口長是這樣的,由于所有的主板都帶有該接口,因此SATA固態硬盤可以說是新老電腦都能用。
在一些筆記本或者工控電腦上,大家可能還會遇見這樣的固態硬盤,長得看起來有點像一塊擴展卡(準確來說更像無線網卡),而且身形特別小巧,這種固態硬盤用的是mSATA接口,采用了mini PCI-E接口形態,但是速度和SATA完全相同。
在主板上mini PCI-E接口長這樣,既能安裝m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也能安裝無線網卡和3G/4G無線上網卡,接口長下面這樣,但并不是所有的mini PCI-E接口都支持mSATA硬盤。好在它非常小眾,容量往往也不大,大家有個了解就好。
02 什么是M.2
M.2也是一種接口類型。由于SATA速率已經定格在6Gbps,雖然應對機械鍵盤綽綽有余,但對于固態硬盤來說早已成為瓶頸,因此主流的固態硬盤早已搭上帶寬超高的PCI-Express接口的快車,在主板上的表現形態最常見的就是M.2接口,就是下圖的這個樣子,而且往往配置在顯卡插槽附近。
M.2前身為NGFF接口,分為B-key和M-key和BM-Key三種規格。B-Key支持PCI-Express x2和SATA Socket 2,M-Key支持PCI-Express x4和SATA Socket 3,而BM-Key則是同時支持這些協議。下圖中的M.2接口中左側的為B-Key,右側為M-Key,最下方的為BM-Key。
而BM-Key理論上同時兼容這兩種協議,甚至還支持USB,例如M.2接口的無線網卡,Wi-Fi功能走的是PCI-Eexpress通道,而藍牙和LTE功能走的是USB通道……看著是不是有點懵?沒關系,大家只要知道:
1、主流的M.2固態硬盤基本都是PCI-Express傳輸協議,根據帶寬速度分為PCIe3.0和PCIe4.0,版本越高速度越快。它的金手指只有1個缺口,也就是M-Key。
2、M.2接口SATA固態硬盤已經非常少見,屬于瀕臨淘汰的產品,其金手指有兩個缺口,也就是BM-Key。
03 什么是NVMe
和SATA以及M.2不同的是,NVMe是一種傳輸協議,用于訪問PCI-Express(PCIe)總線附加的固態硬盤等存儲設備。由于NVMe協議可以通過PCI-Express通道與CPU直接通信,而無需像SATA那樣通過南橋控制器再中轉到CPU,因此當下主流的采用NVMe協議的M.2 PCIe固態硬盤的傳輸速度非常高。
簡單來說,SATA和M.2都為固態硬盤的接口類型,只是SATA的年代久遠,速度也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但是卻非常強大的兼容性;M.2是當今最主流的固態硬盤的接口,采用PCI-Express總線和NVMe接口協議,性能也最為強大。因此在選購固態硬盤時,如果主板配備M.2接口,那么M.2 NVMe固態硬盤就是首選,如果是為老電腦升級,很可能就只能選擇標準的SATA固態硬盤了。
(803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