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疼起來真要命
肛裂,中醫稱為“肛裂瘡”、“裂口痔”、“鉤腸痔”,顧名思義,就是肛門部有了裂口,這種裂口大多發生在肛門前后正中部位。肛裂一般分為初期肛裂和陳舊性肛裂。便秘一方面是引起肛裂的原因,另一方面又是肛裂的癥狀。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①疼痛: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癥狀。其程度非常劇烈,難以忍受,就像撕裂或刀割樣劇痛,特別是排干便后。肛裂的疼痛除程度劇烈外,還有周期性和間歇性的特點。大便時由于開頭糞塊干燥,擴張肛門, 肛裂創面受到撕裂引起劇痛, 幾分鐘后緩解,經過短時間的疼痛緩解期,接著出現因肛門括約肌收縮痙攣而產生劇烈疼痛,可持續數小時至十余小時,一直要到肛門括約肌疲勞松弛后疼痛才會消失。這種從排便→疼痛→緩解→長時間疼痛的過程是肛裂獨有的特點,病程越長越明顯。由于病人害怕疼痛,對大便都有一種恐懼感,想拖延大便間隔時間減少疼痛,但這樣做適得其反。因為間隔時間越長,糞便越干,對裂口的撕裂起厲害,引起的疼痛更劇烈,形成惡性循環。這種每大便一次就疼痛一次的周期性也是肛裂的疼痛特點。
②發緊:糞便干燥在肛門部不易排出,這就是因為經常反復撕裂使肛門裂口加深,經久不愈,創面下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疤痕,致使肛門的舒張程度受到限制, 所以肛門就變緊了, 在臨床上病人常常講肛門“變小”了,我們在檢查病人時也可發現病人的肛門緊縮,就是打了麻醉后指診時還有一種緊縮感。
③出血:大便時由于創面撕裂可引起出血,血色鮮紅,量不太多,呈點滴狀,大便結束后可自然停止。
那肛裂和痔瘡有何區別呢?北京東大肛腸醫院專家分析:肛裂是以肛管皮膚裂口,肛管潰瘍,難以愈合為主要表現。痔瘡 則是由于肛門周圍靜脈形成靜脈曲張、靜脈血管團,以及直腸下端粘膜滑動而形成的。
共同點:肛裂 多數伴有哨兵痔,特別是Ⅲ期肛裂,都伴有外痔 同時伴有內痔;而痔瘡 可單有內痔、外痔以及混合痔。其二者表現,在Ⅲ期肛裂時,肛門外觀表現多相同。
不同點:① 肛裂以疼痛為主,痔瘡以出血為主,只有外痔發炎腫脹時,痔瘡才會劇痛;
② 肛裂均可肛管皮膚裂開,而痔瘡則無,在肛門指診時,即可確定,肛裂者多不可行肛門指診,或者窺器檢查;
③ 肛裂多伴有肛乳頭肥大、肛乳頭瘤,而痔瘡則不伴有肛乳頭肥大或乳頭瘤;
④ 肛裂者,肛門外觀可見狹窄,而痔瘡患者則多見內痔脫出、外翻。
肛裂又如何預防呢?
(1)那肛裂的主要病因是大便干燥,臨廁努掙,肛門被堅硬的糞便撕裂,久之則形成慢性潰瘍。因此,應保持大便通暢,干硬糞塊形成后,不要努掙排出,可選用溫鹽水灌腸,或石蠟油灌腸,或用開塞露注入肛內,滑潤排便。
(2)及時治療肛隱窩炎,防止感染后形成潰瘍及皮下瘺。
(3)婦女月經期應注意衛生,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妊娠期應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生育時要注意保護會陰,不要撕裂會陰及肛門。
(4)在肛門檢查如肛門指診、用肛門鏡或其它器械時切忌粗暴用力,以防損傷肛管引起肛裂。
(5)及時治療克隆氏病、潰瘍性大腸炎等腸道疾病,防止并發肛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