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最為流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由美國開發的全球定位系統,即GPS。世界衛星導航系統還包括,俄羅斯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格洛納斯”、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和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
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于1991年初步實現了世界覆蓋,不幸的是,由于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的崩潰,導致了衛星的運營長期處于停滯狀態。俄羅斯原計劃于2010年實現系統信號覆蓋全球,但是2010年12月發射的3顆“格洛納斯”-M型全球導航系統導航衛星卻遭遇失敗并墜入太平洋,使人們對該系統的前景產生擔憂。
由歐盟所開發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目前也處于開發階段,歐盟預計2013年前實現全面運轉。如果這一計劃順利實現,那么該系統將有望提供比GPS、“格洛納斯”和北斗系統更為精確的測量和定位服務。歐盟聲稱,其最高精確度將達到1米,而“北斗一號”精確度在10米之內。
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精確的方位信息,還可以測定用戶的高度、方向甚至速度。因此,它是空間、海洋和陸地航行必要的工具。目前也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基于場域的科學研究,以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
軍隊則可以用它來實現監視、跟蹤和聯合監管工作。第一代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格洛納斯”建設最初就是為了實現軍事目的。而現在,大量的設備都安裝有GPS接收組件,從手機通訊設備,甚至到寵物狗的項圈。
世界衛星導航系統已經陷入了“四國演義”的階段。從2008年起,歐洲發布報告稱,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與“伽利略”系統產生了頻段重疊,盡管雙方已進行協商,但仍未取得進展。
這就是為何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受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原因。根據國內信息,中國的私家車有望于2012年開始使用北斗導航定位系統,而且其接收芯片將比GPS價格要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