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個熱詞,就是“最美”和“冷漠”。一面是一個又一個的“最美”,一面是一個又一個的“冷漠”。雖然“冷漠”遠遠沒有“最美”多,但這個詞卻像冬天里的寒風,不時地從我們心頭掠過。所以有人建議,2012年的高考作文題,就應(yīng)該是“拒絕冷漠”。
我們冷漠嗎?問一萬個人,可能沒有一個人會承認自己冷漠。你也不冷漠,我也不冷漠,他也不冷漠,大家都說自己不冷漠,可為什么卻又經(jīng)常看到冷漠?靜心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冷漠是表面的,溫暖是內(nèi)在的;冷漠是暫時的,溫暖是長久的;冷漠是個別的,溫暖是共同的;冷漠是夸大的,溫暖是原樣的。我們感覺到的溫暖,肯定要比冷漠多。
有人說醫(yī)生冷漠,當你看到一個女醫(yī)生。在大街上為偶遇的車禍傷者做人工呼吸時,還會說她冷漠嗎?有人說白領(lǐng)冷漠。當你看到一個瘦弱的姑娘,在暴雨中為殘疾老人打傘時,還會說她冷漠嗎?有人說出租車司機冷漠。當你看到那么多出租車司機免費接送高考生時,還會說他們冷漠嗎?有人說有錢人冷漠。當你看到一個有錢人為災(zāi)區(qū)和弱者慷慨解囊時,還會說他們冷漠嗎?
無論對任何人而言,冷漠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比如,當你看到一個跌倒的老太太,因為擔心被誤解而沒有去扶,那么這個老太太痛苦無助的表情,從此后就會永遠地刻印在你的腦海中。每次想起,都會糾結(jié)和慚愧。讓別人心冷的人,自己的心會更冷;讓別人心熱的人,自己的心會更熱。所以拒絕冷漠,幫助的不僅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更重要的是彰顯自己的價值,提升自己的信心和品位。
拒絕冷漠需要愛心。愛心是無私的,也是無價的。杭州媽媽吳菊萍在伸手去接墜樓女孩的那一刻,沒有想過自己的安全,沒有想過自己的得失。她的“最美”,就在于忘我。其他每一個“最美”的畫面,閃耀的也都是無私的光輝。
拒絕冷漠需要支撐。最近網(wǎng)絡(luò)上正在流行“撐腰體”。主要意思是: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如果被訛了,單位為你撐腰。其實,最應(yīng)該為見義勇為和愛心救助撐腰的,不是單位,而是法律。及時的法律援助,才更有力量和權(quán)威。
拒絕冷漠需要自己。不要說別人冷漠不冷漠,先要看自己冷漠不冷漠。要想讓這個世界不冷漠,首先要自己不冷漠。無論是誰,一旦遇到有人需要幫助,都應(yīng)當勇敢地伸出手去。也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和生活,才能充滿溫暖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