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里,狐貍說:對你馴養過的東西,你永遠負有責任。是的,從小我就特別偏愛栽培野生蘭花,在法國巴黎,栽種野生蘭花并不容易,巴黎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天溫度不能滿足蘭花所需,而我盡我所能的收集野生蘭花,并給他們建造小溫室,創造適宜生存的環境。我想將野生蘭栽培和發揚就是我的責任。新民晚報首屆上海國際蘭展給了我這個機會。
就在來上海的前一周,我參觀了法國巴黎植物園的蘭花展。那次蘭展在950平方米的溫室里展出了150多種蘭花。這些蘭花是由3位蘭花種植者共同引種和布置的。在法國,這已實屬不易。那時我不禁贊嘆,太特別了,它讓我們好像在夢中一般,我覺得我自己好像在旅行,在非常遙遠的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方旅行。
上海國際蘭展將我的夢境變為更夢幻的現實。
辰山植物園的三個展覽溫室是亞洲最大的溫室群。我受邀制作景觀布置的位置是三座溫室中面積最大的熱帶花果館,總面積達5521平方米。此次蘭展展出800余種蘭花,近3萬株蘭花布置于展覽溫室各處,這個規模非常大。
回想剛到辰山植物園的第一天,我為蘭展做景觀布置的時候,好像在作畫一樣,蘭花的選擇取決于我們準備的品種,也和我們想要創作的整體畫面以及我們想要講述的故事有關。蘭展倡導的是“品質蘭花,品味上海”。熱帶花果館作為11個國家參展的國際館,景觀主題是“蘭之樂章”。我在法國時,就已收到組委會出的“題目”,要求我制作符合展館主題的景觀布置30平方米。為此,我在法國特意準備了許多我栽培的野生蘭花,空運到上海,希望能為上海市民展現蘭花的野趣和親和。
蘭展的競賽環節完全按照世界蘭展的規則進行。除了我參加的景觀布置比賽外,還有組合盆花比賽和個體比賽,在個體比賽中還增加了葉藝及國蘭組。這個比賽組別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充滿疑惑的我從工作人員那里得知,中國的蘭文化歷史悠久,自古就有“蘭乃王者之香”的講法。品性高潔的中國文人將蘭花比作君子,作為一個國家品質的象征。國蘭在中國賞蘭舞臺上占有重要地位。明白了這些之后,我頓時覺得葉藝及國蘭組的設置是此次蘭展個體比賽環節的點睛之筆,這是其他實際蘭展所沒有的,符合中國國情,品位高雅。
蘭展開幕后,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他們頻頻用手中的相機和畫筆記錄下蘭花的婀娜與嬌媚。參與蘭展的過程中,我不僅認識了許多可親的中國朋友,更難得的是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蘭花愛好者深入交流。我對面的西班牙團隊給我印象最深,他們在晚上游客走了以后會一邊隨著爵士樂唱歌,一邊布置景觀,似乎比我這個法國人還要浪漫熱情。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我想這是我在中國學到的關于蘭花最美的詩了,蘭展還在繼續,我卻要回法國了,我想用這首詩結束此次辰山蘭之旅,并向中國的國蘭致敬!
蘭花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請看明日本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