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農歷的七月初一。
若是以過年為時間節點,下半年開始了。
整個上半年,感覺就是痛并快樂著,一邊沉浸在業務里,一邊有條不紊的往前推進自己的事情,整體上的結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基本拿到了自己預計的結果。
那天,我朋友公司喬遷。
新辦公室剛裝修好,叫我過去坐一坐,我是很佩服他的,親眼看著他把團隊組建起來,在那個共享創業園區熬了一年,熬到產品開發出來。
從他一個人,到現在十多人的規模。
新辦公室裝修的很漂亮。
在他辦公室喝茶的時候,他無意提起,他們公司需要找一個法律顧問,他對接了好幾個律師,最后都沒有談攏。
倒不是他掏不起費用。
而是沒有辦法去衡量這個費用,因為他的項目是金融領域的,而法條這種東西,都是不斷的更新迭代,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的法律顧問,是要跟著項目成長的,需要法務團隊邊學邊做。
他對接的一個資歷比較深的老律師。
老律師最后評估下來,一年的費用要去到一兩百萬,這是個什么概念?阿里、騰訊這種級別公司的項目,年法律顧問費用才可能去到這個價位。
聽著他無心一說。
我就抓住了機會。
我說,我現在就是在做這個法律顧問,跟我姐夫組了一個團隊,我不是律師,在團隊里主要負責營銷這塊的工作,核心的法務工作還是我姐夫團隊去操作。
他說,有聽你說過。
我當時看著他眼睛,從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來的信息,就是在想我們能不能滿足他的預期?能力達不達的到他的要求?
我說,法律顧問分兩種。一種是標準化的常年法律顧問,這種業務比較常規,就是把一些法律服務打包起來賣給顧問單位,主要的目標客戶是中小企業,年營業額在1000萬以內的;另一種是專項的法律顧問,這種根據顧問單位的項目特點,需要重新組建顧問團隊。
最后我的意思是,找一天讓他們見個面,彼此認個臉,看看有無合作的機會。
生意嘛,能做就做,做不來就不做。
應該是上周,我帶著姐夫一起去的。
聊了一個下午,整個過程都很燒腦,因為他的項目太大了,他要講的故事也很大。整場下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姐夫這種老律師,看待項目真的完全是從法務角度切入的,每個環節的合規性,以及風險把控上。而我,就是商業角度,這個事情是怎么賺錢的呢?
他們是第一次見面,有點相親的感覺。
從我朋友公司出來以后。
我問姐夫,他這個項目我們報價多少?
他說,你報18萬吧,能做咱們就做。
這也是這周我行程上安排的事情之一,要去跟進一下我朋友,看看他們看對眼沒有,若是能做下來,我在其中也能學到很多與金融法務相關的東西。
這便是我近期一直在忙碌的生意。
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這幾個月以來,我跟身邊很多人聊起來我在做的項目,以及我內心深處對項目的規劃,他們的第一感覺都是,你是要去當律師了嗎?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都這樣認為了。
甚至還去好好查了一下法考的信息,18年以前入學的全日制本科,本科專業不是法學,也可以報考司法考試。
隨著不斷的往前走,路也就越來越清晰了。
關于朋友們的那個問題,我也有了答案。
我并不是要去做律師,但是通過法考是必須要的,能過考試,就是能力的一種體現,它能極大的降低溝通成本、信任成本。
那我是要做什么呢?
野雞律師嗎?
并不是。
做法律服務市場的居間人,做一個法務外包中心,服務那些正處于發展時期的中小企業,陪伴著他們的項目一起成長。
我之所以瞄準這個方向,是有我的邏輯的。
往長遠來看,我賭我們國家的商業環境一定會越來越規范,戴著枷鎖跳舞是必然的結果,那么熟悉規則,就是很重要的事。現在成立新公司,即使公司內部沒有財務,也會找個財務外包公司做賬,遲早會有一天,只要在這個國家創業,法務需求的急切程度,也會跟財稅一樣。
不要輕易換行業。
那么這就是一個滾雪球的生意,當我手里積累的企業老板越來越多,手里的玻璃球越來越多,可以玩出來的花樣就變多了。企業服務這個賽道,客戶的付費能力沒問題,剩下就是產品競爭力的問題。
往短期來看,相比于其他行業,法律服務市場的發展都太緩慢了,當事人與律師之間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這個市場里居間人是必然要存在的,這是社會存在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而究其根本。
是2年前,我初入自媒體行業時,就已經為今天的路埋下了伏筆,過去我的核心業務,就是圍繞債務人去做咨詢,解答他們內心的困惑與不安。
往上延伸來講,從債權債務,可以橫跨到勞資糾紛、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債務債權,這些都是法律咨詢領域很常見的問題。
今年對于自媒體賬號,我經營的很佛系。
沒有過多的去引流宣傳,都是靠之前在互聯網上積累的內容,每天也還有10個左右的新關注,而朋友圈我也發的不頻繁。
近期,我準備把抖音賬號給做起來。
既然我的法務中心,可以給企業服務,那么也就可以給個人服務,畢竟我就是從這里起家的。
之所以想到去做抖音,是因為我們群里的歆然姐,有一種力量,叫看見的力量,歆然姐說是受到我在社群里寫的內容影響,選擇了去做抖音,到現在,她的大號已經接近10萬粉絲,并且起了好幾個小號。
過去我一直都有一種思維上的誤差。
我覺得做抖音,必須是我在現實中干成了一件小事,然后以王者歸來的姿態,在抖音上出現。
其實我錯了。
正是因為你現實生活中的主業不夠飽滿,所以你才有心思,去新平臺上折騰。
我的規劃,是把抖音這塊交給妹子來做。
我負責出內容,她負責引流的工作。
沒有意外的話,接下來我會有頻率的更新公眾號,寫一些我做法律咨詢路上,有意思的案例,內容不局限于債務債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