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韓生明(山西)
夏/朱啟蓮(安徽)
秋天,回憶月夜/付令(重慶)
聽雨/張景富(天津)
偽裝/楊文斌(甘肅)
砌筑工/云暉(重慶)
漂流記/羅忠偉(四川)
老屋的庭院/孫業春(安徽)
橋/蕭兆鈞(重慶)
記憶中的背影/趙光明(云南)
初審編輯:賈思哲 祁仲惠 趙光明
復審主編:周立志
終審總編:劉 鵬
◎釘子
韓生明(山西)
思想者,一頭扎進去
松散的骨架就緊湊起來
同甘共苦,永不分離
無所謂名份,小小的釘子
是另一種橋墩
承受重擊,擠壓
而從不退縮
認準目標,肩起通途
一枚釘子,以路標的姿勢
指引我,在寂靜處
握緊命運
作者簡介:韓生明,山西省作協會員,《神州詩歌報》榮譽總編。作品散見《鄉土文學》《九州詩文》《火花》《閱讀》《詩林》《中國詩歌》等,入選年度優秀詩歌選集多部,出版個人詩集兩部。詩觀:詩是萬物之靈魂。
◎夏
朱啟蓮(安徽)
風篩動密集的樹蔭,撒下斑駁的光點
蜻蜓的翅膀,攪起荷的清香
夏,被一樹的蟬鳴催情,瘋長
煙火滾燙的老屋如此貼近,還有屋前那畝方塘
黃昏的焰火燒熱沖涼的河水
被隨手扯來的暮色,遮擋著可能的走光
牛郎織女佇立天河的兩岸,翹首相望
小船搖落的星辰,和魚蝦玩起了捉迷藏
夜被青蛙催眠,靜靜老去
螢火蟲卻被午夜植入了星光
裊裊的炊煙捧出生銹記憶
瘦弱的語言模糊骨頭的憂傷
茶,鹽,醋和花,和著麥香做成三餐的食物
月亮升起,血脈養大的枝椏生出了葉的念想
面向月光,讀懂了我來時的路
作者簡介:朱啟蓮,筆名何蓮。安徽省合肥市作家、攝影家協會會員,《華中文學》編委。詩歌、小說、散文散發于詩刊、報刊和多家平臺。詩觀:詩意生活,為生活而歌。
◎秋天,回憶月夜
付令(重慶)
洪洞槐樹下
一個沉默的大臉漢子
他叫月秋子
三十年前中新合拍
《蓮花爭霸》等五部
有著南洋特殊韻味的故事
書寫著這位火藥專家的心血
電光、火石間雕刻飛升和飄逸
如今的他
傾倒在佛祖腳下
敲擊著金石、歌吟
一曲一詞,悠揚婉轉
刻畫的卻是
抹不去的美好回憶
秋天,回憶月夜
有人在衰老的戲臺
講著那些歲月中大臉漢子的故事
作者簡介:付令,祖籍重慶銅鑼峽鐵山坪,在重慶市璧山區生長。重慶市璧山區作家協會、貴陽市作家協會、西部散文學會、貴州省散文學會、貴州省詩人協會、貴州省詩歌學會、貴州省青年文學研究會、中國拳擊協會會員。
◎聽雨
張景富(天津)
心事怎么那么沉重
時急時緩,關不上潮汐的閘門
無法提問,雨打青石板
不知是否驚醒,季節的一簾幽夢
也無法安慰,撐傘的路人
帶走了一截性急的風
就這樣沉默,沉默地捕促
晶亮的雨花,綻開又破裂的聲音
雨停了,只剩下滴滴清涼
從寧靜的葉片上滑落
隱約,一襲蔥籠簇擁姹紫嫣紅
裊裊而來,一闕低吟淺唱
溫婉動聽
有熟悉的容顏,終于
淺笑嫣然,回應雨聲
作者簡介:張景富,筆名風景,天津人。有詩見諸報刊及網絡平臺。詩觀:生活即詩,用心打磨。
◎偽裝
楊文斌(甘肅)
給美麗的臉龐涂抹上葉汁
讓月光戴上面具,不再恐懼黑暗
把萌動的心思收藏到樹洞
自己一動不動,像一尊雕像
像優秀的獵人樣等待獵物的出沒
偽裝,貓頭鷹的理由很簡單,很心酸
生存的考驗和生活的壓力
還有不能分辨顏色的先天不足
必須要練就偽裝的本領
在江湖的風刀霜劍中晝伏夜出
貓頭鷹成為一名優秀的獵手
作者簡介:楊文斌,筆名寒冰劍影,甘肅隴南人。作品散見于某些報刊及微刊。詩觀:心有詩意,處處清歡。
◎砌筑工
云暉(重慶)
從泥土的蛻變說起
烈火焚燒的痕跡
塑造了秦磚漢瓦彪炳史冊的本性
被深度鐫刻
現在,將來,仍然傳承流芳
彎腰擺步的姿勢
如此嫻熟,磚刀橫砍豎劈
猶如雜耍藝人秀功夫
汗滴閃落處
砂漿配合腳步,層層壘砌
在丁順交替中,砌出新的高度
花墻,女兒墻
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城市骨骼
在優雅的砍劈聲中,一天天茁壯
注:丁順:即鋪排磚的方向為豎或橫
作者簡介:云暉,本名蘭榮輝,四川籍,現居重慶,教師,重慶市九龍坡區作協會員。作品散見《建筑》《建筑工人》《詩傳播》等刊。詩觀:以真情抒寫生活美。
◎漂流記
羅忠偉(四川)
我是一塊卵石,流水的骨頭
蜷縮在未知的黑暗
太陽為我打磨菱角,月亮為
我拋光,光滑、圓潤。與一
株青草和解,放下千年恩怨
流水是把刻刀,削去我世俗
的鋒芒。劃破我巨石般堅韌
的外殼,蛻變成晶瑩剔透的
沙礫,隱身在飛鳥的咽喉里
晚春拉成長長的線條,延續
至夏天
流浪的花朵是我的收藏,墜
落的青果也是我的收藏
那些關于春天的故事,被我
一一寫進了詩里
坐在一壺煮沸的夏天里,我
不斷地漂移
一個口岸,到另外一個口岸
擠進磚墻,鍥入血肉和魂魄
與更多同類凝聚成鋼鐵龍骨
澆筑為城市一座座高聳脊梁
錚錚鐵骨只是我虛假的外相
其實我的內河早已遍體鱗傷
如果你有幸遇到我,請為我
尋找一條清澈的河流!我將
循著前世的遺跡,一路流淌
大海,是我未來夢想的歸途
若某一天我擱淺在大海淺灘
一顆珍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那一定是我沉淀多年的滄桑
作者簡介:羅忠偉,筆名斜陽若影,四川成都人。四川散文詩世界會員。作品散見《中國詩歌網》《一詩一文》《華中文學》等。詩觀:用文字記錄生活美!
◎老屋的庭院
孫業春(安徽)
香樟樹在冬天剃光了頭
一條嫩枝從樹皮里鉆出來
吐著黃芽,輕輕顫動
茶花像火紅的鳳凰
在庭院里飛翔
晨光的影子仿佛一道道閃電
黑白分明的春天
一把鐮刀就能刻出歲月模樣
老屋房檐下,父親支起爐火
云煙是庭院的真氣
翻騰的熱水咕咚咕咚喘息著
父親手握斧頭,劈柴
抑或搓著枯槁的手
暖陽碎了,遍地黃金
一把揉皺了的綠葉
在瓷缸里焦急地等待
一場熱帶暴雨的降臨
作者簡介:孫業春,安徽省合肥市作協會員,巢湖市作協副秘書長。作品散見《詩選刊》《語文天地》《安徽青年報》《新安晚報》《合肥晚報》等報刊。詩觀:詩歌,跟孩子一樣具有靈性,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橋
蕭兆鈞(重慶)
從此岸到彼岸
彩虹是最美的表述
落日帶來黃昏
黑暗吞噬著光明
一群螞蟻搬家
一條縫隙
一路萬里長征
一根稻草接通兩岸
它們車水馬龍
行色匆匆……
作者簡介:蕭兆鈞,筆名蕭郎,重慶市梁平區虎城人。一個以文字消遣,用月光清理靈魂翅膀的人。詩觀:詩歌是靈魂的翅膀。
◎記憶中的背影
趙光明(云南)
一陣風吹來
梅花抖落一地
來不及伸手
花瓣已落入泥
發出嘆息聲
借著余香悄悄地告訴你
背影追隨春潮
淚水打濕在春風里
草長鶯飛的季節
田野里插秧的背影
濃縮成永久的記憶
翠綠溫柔視野
犁耙拖拽耕耘的痕跡
叫醒泥土
清澈透亮
作者簡介:趙光明,云南省曲靖市人,云南省楹聯學會會員,《華中文學》編委,瀟湘詩人。作品散見《中華辭賦》《青年文學家》《作家地帶》《詩中國雜志》《鴨綠江》等。詩觀:詩意處處相隨,依戀詩詞歌賦,相伴文字一生。
“特邀詩人”往期回顧(內含詩評)(點擊打開)
“詩歌理論”往期回顧
“名家做客”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