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S GIVING
詩歌是段美妙的旅程
本期特邀詩人:吳澤軍
華中文學特邀詩人
吳澤軍
【吳澤軍詩歌】
十五年,一位詩人和他的郴州
十五年,郴州市,臨武縣,麥市鄉,水源村
這些發光的辭令,春華秋實的事物
繁衍物產,人口,生活和命運,年復一年
日久生情,被一位詩人確認為故鄉,身世
骨肉和親人。十五年,19317平方公里
日出日落,一位詩人帶著他的眼睛和滲透脾性的手藝
在郴州站,把京廣鐵路晝夜不息的呼嘯
寫入詩歌的內心,在返回水源村的路上
把京珠高速的轟響,寫給村莊入夜的睡眠
和沉默的夢想,或者在水源村口的老櫸樹下
面向郴州西站,把武廣高鐵急速的風影
比喻成一片山崖的翅膀,一片麥芒拒絕暗淡生活
的雄心,或者在夏夜的曬谷坪,把遍地谷粒
寫給滿天星斗,寫給星天之下的五嶺山脈
把南嶺山脈以北的大地蒼茫和深遠遼闊
寫給詩歌里的稻穗和高粱,灌木和草叢
寫給詩句里的陽光和雨水,季候和時令
借詩歌光芒的照耀,寫到時光的原野
遍野的生活和命運,此起彼伏,寫下
夜色一樣凝肅的身影,泥土般沉靜的面容
十五年,一位詩人反反復復地寫到了郴州,臨武
麥市,水源,把遍地金黃的陽光,寫成他的手溫
和命運的暖色,把陰晴圓缺的月光寫成詩歌自足的宿命
和靈魂的羽毛。寫下善待生活和詩歌的長者
不堪時光的重托和歲月的重負,歸于了大地
光芒上升到了天宇。寫下他一見鐘情的女人
南瓜花一樣生動和真實,相夫教子,十五年有余
在有男人,孩子和詩歌成長的庭院
細心地升起生活的炊煙,準確的回答愛情的開花
和結果。寫下他清澈而憂郁的眼神和眼神里溫暖的悲愁
遭遇生活的親人和手藝的先師,遭遇更為久遠的良心
和良知的光芒,日復一日,懷抱詩歌的利器
抗拒生活的風暴,留下心靈和命運的美德。寫下
他為之念念不忘的良師和益友,遍布郴江、東江、便江
汝水、鐘水、武水兩岸和大山峻嶺,這些山高水長的兄弟
和姐妹,一次次在風生水起的詩歌筵席,握手,交談
吃酒,流淚,告別,相互饋贈白云、流水、炊煙和詞語
十五年的日日夜夜,在一首詩歌的意境里,安居樂業
散落成455萬人口的言語和風俗,在春風吹拂的站臺
列隊成青春的兒女和春天的腳步,因為渴望的疼痛
去向遠方,四海為家,年復一年,懷抱生活的光芒
成長和變老,思念和呼喊,期待秀麗還鄉
被詩意的天涯和海角傳唱為鄉情的萬水千山
十五年的日日夜夜,相親相愛在一位詩人的筆尖
舒展為一趟溫情的時光火車,不快不慢,不長不短
剛好適合一首詩歌從25歲寫到40歲,不枝不蔓
把空坪寫成廣場,把瓦房寫成高樓,把小路寫成大道
把錯過的燈火和閱讀還給詩歌的注腳
剛好適合一首詩歌從起筆到收筆,寬容早熟的憂傷
和隱忍的等待,婉轉曲折,培育成生活的道路
寬容一位詩人和一首詩歌的命運,從詩歌里出走
返回乙亥年的初春,把失收的莊稼
重新種在不再空曠的故鄉
把15年錯過的人一一相遇
把沒有珍惜好的情人,沒有善待的親人
疏于聯系的朋友,安放在詩意的村莊
遠離十五年里的洪水和干旱,疾疫和災難
大雪和寒冷,在庚寅年,又一個十五年
或者一百五十年的時光站臺,詩意地寫下
地久天長,風調雨順,物阜年豐
白鷺
即使在一部很詳盡的詞典
點燃一根煙草的燃燒
我也不如一株水草或岸邊一棵樹的枝頭
更能準確地讀懂白鷺瘦削的體形
它突出有力的雙肩和潔白的翅膀
成全一生一世的飛翔
一只白鷺和它后面許多只白鷺
它們在我的視野里反復出現
并不只是因為白鷺停留過的地方
找不到一支溫暖而又具體的羽毛
岸邊昨夜一堆篝火的燃燒
溫暖了誰的宿命和誰在深秋的睡眠
還祝福了我的額頭和孤獨的背影
白鷺在一瞬間確立的一次飛翔
仿佛我內心三十年才升起的那一縷輕煙
帶走我靜坐過的時光和我無力兌現的世界
在每一年白鷺出現和離去的循環里
一個人試圖遠遠躲過世事的紛擾
有時白鷺飛遠后不久又飛回來
都是一樣的安靜和深情
在白鷺心中回環的路上
一定行走著我最愛又離我很遠的人
也許我的未來和遠方
就是白鷺最初抵達
或者經過的最輕的地方
聚攏又散開,在散淡的天空
盤飛的白鷺對應最初的一場小雪
我已不能重新穿上年少的衣裳
返回樸素的手勢和最初的眼神
從白鷺的羽毛和光澤里
挽回最初的愛情
每一次白鷺的羽翼輕輕收攏
我在出行和回來的路上不再言語
來不及等待和不再打開的花朵
在風中的枝頭輕輕搖擺
即使日落和秋風很緊
也不能加深我的憂愁
白鷺沒有對我說些什么
神諭在它們體內掩藏得很深
它們一整年都在回答日出和日落
它們讓我看到的是它們的背影
和并不孤獨的樣子
也許是為了讓我在風里
不失落堅強和光潔的戀情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白鷺有時停留在一棵很大的樹上
像片片白色的手絹掛在枝頭
按住溫潤的十指和浣洗的聲音
早已暗含了岸邊那位少女寂寞的青春
像白鷺一樣,心事不曾流落在風里
梳理潔白的羽毛和深秋的思緒
凝靜的白鷺默認了人間的寂寞和憂郁
還提請了天上的神祗
同意我借一輪明月和一江清水
不曾遠行也不曾睡去
經歷春去秋來,我與白鷺同在
白鷺掠過寬闊的水面
帶走此起彼伏的往事
它們經過的云煙散盡了我的吁嘆
誰的一生能夠遭遇一只白鷺優柔的轉身
拂去衣襟上的輕塵
山長水遠,不再提起哀愁與憂傷
看過白鷺和水岸的炊煙
在夜幕降臨之后反哺自己的心靈
許多年我所求索的都在白鷺的凝視之下
每一次靜靜的降落
白鷺只和我隔著一江清水
在水一方是我的夢想,反反復復
白鷺飄揚而去
飛向了它們心中的奇跡
這些秋日里天空和大地的煙縷
帶遠了白云和流水的對話
留下月光和波紋在交談
夢里的水之洲在它們的低語里
接受了我緩慢的靠岸
那里溫涼普降
卻一直缺失白鷺的消息
附:中國現代詩歌發展史上出現的最重要的詩歌流派有:
20世紀初至1920年代:嘗試派、文學研究會(人生派)、創造社(早期浪漫主義)、湖畔詩派、新格律詩派(新月派)、中國早期象征詩派
* 1930年代:中國現代派詩群、七月派、漢園三詩人
* 1940年代: 中國新詩流派、九葉詩派
* 1950年代: 中國現實主義、新現代主義(現代派詩群)、藍星詩群(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群(創世紀詩社)
* 1970年代: 朦朧派(今天派)、白洋淀詩群、中國新現實主義
* 1980年代: 新邊塞詩派、大學生詩派、第三代詩群(新生代詩群、新世代)、莽漢主義、整體主義、海上詩派、圓明園詩派、撒嬌派、英雄寫作、他們詩群、丑石詩群、非非主義(紅色寫作)、神性寫作、新鄉土詩派、知識分子寫作詩群
* 1990年代: 網絡詩歌(網絡詩人)、民間寫作、第三條道路寫作、中間代、信息主義、70后詩人
* 21世紀至今:第三極神性寫作、女子智靈性詩歌、靈性詩歌、新江西詩派、80后詩人、90后詩人、邊緣詩派、窗詩派、素顏派詩人、新婉約詩派、先鋒詩人……
黎落,趙安琪,胡建中,三且,馮歌,但起家,張立柱,也牛,北野,程桂彬,楊軍令,野蘭,王相華,樊建華,羅占艷,霜扣兒,鵬舉,素手,南木子,云沐蝶,雷曉明,李傳英,吳海龍,正月,陳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