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第一天爺爺就給我說的,只坐辦公室的中醫,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好中醫,要多出去看看,之前我不明白這個意思,但是現在我知道了
行醫這么多年來,我每年都會抽出時間去參加醫療支援,每次都是哪里窮苦就往哪里去,為什么我一直堅持這么做呢?
第一,我始終認為高手在民間,在這么多年的醫療支援里,我遇見了很多厲害的中醫,他們都扎根在民間,手里有不少的精簡便宜,但是非常有效的方子,我遇到一些,也能學到一些,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是窮苦人家出身,這么多年,在這紙醉金迷的社會里,我害怕自己迷失了行醫的初心,在偏遠地區醫療支援,我會見到很多的人間疾苦,讓我時刻謹記我為什么而學醫!
很多朋友給我說:你去支援又沒錢,累的不行,何必呢?我自己也能感覺到自己累,但是我看到那些被糖尿病深深折磨的患者,我就充滿了力氣,能幫一個是一個吧,盡我最大的努力來幫助我的患者。
就像我之前一個新疆的患者去年10月份找我初診的時候,59歲,二年前出現口干口渴、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情緒不受控,并且經常便秘,大便很干結,精神狀態不佳,經常空腹血糖10.2,餐后血糖18.6。
因為距離比較遠,選擇線上會診,節省了舟車勞頓,也比較方便。
經過診斷后,開方:黃芪、生地、麥冬、芒硝、甘草、桃仁、玄參、大黃(此方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加減)
每日一劑,十五劑后復診,口渴口干有所減輕,情緒也恢復正常。后來又經過幾次復診,諸癥全消,血糖降到5.8左右。前段時間復診,囑咐可以斷藥了,隨訪一個月,沒有出現反復的情況
桃仁活血化瘀;大黃、芒硝、甘草攻下陽明燥熱內結。合增液湯意,加生地、玄參,更為對癥。便秘重者,大黃、芒硝后下;輕者,大黃同煎;兼氣虛者,酌情加黃芪或太子參。諸藥合用,方可諸癥全消。
很多人感覺貴就是對,并不是。因為中醫最終要的是醫生的經驗,往往同樣一味藥,但是用量不同,就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我從小就跟著爺爺學習認藥抓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于糖尿病的診斷,我是非常有信心,有把握的。
如果有糖尿病等相關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需要幫助”,等我不忙了,我會幫你們看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