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論語:子罕言利,與命與仁(9-1)

本篇共31章,皆論孔子之德行,所以放在《泰伯》堯舜禹之至德后面。首章說明孔子的為人品格,末章孔子以棠棣之華自喻,闡述“事在人為”的道理,亦是孔子心目中的道德標準。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注釋】
罕:稀少,很少。
與:贊同、肯定。

【譯文】
孔子很少談論私利,卻認同天命,贊許仁德。

本章主要論述孔子對“利”“命”“仁”的態度。“子罕言利”,罕即是少,罕言不是不言,不是一點不談,而是不經常談論,不是動不動就掛在嘴邊。《論語》中就有多處談“利”,不過并非純粹追求“利”,而是要看“利”的獲得是否符合“義”的道德規范,主張“先義后利”“重義輕利”。如《論語·里仁》:“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對于不義之“利”是十分鄙夷的。

“與命與仁”之“與”,理解有二:一是理解為認同、贊許,用作動詞;二是用作連詞,與前面的“利”并列,意為孔子很少談論私利、天命和仁德。《論語》其他有關孔子的言論中,對命、天命所言并不在少數,對仁更是高度贊許,而且用“與”表達“贊許”之意也較為常見。如《論語·述而》:“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其中的“與”皆是“贊許”之意。孔子認同、贊許“命”和“仁”,既肯定天命,又推崇仁德,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仁”更是儒家其思想的核心。

如果理解為孔子少言利與命與仁,也未嘗不可。孔子一生所言都是從不同角度反復論述、強調“利與命與仁”的關系,很少直言“利、命、仁”,但又不離“利、命、仁”。一方面,如果言“利”太多,就會過分強調功利,失卻道義;另一方面,“命”之理極其精微,“仁”之道境界高遠,子貢都覺得“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特別是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禮是外在表現、外在制度,仁是內心境界、內心修養,“為仁由己”而不“由人”,一般人更是難以領悟、難以接受、難以施行。所以,孔子少言、不直言“利與命與仁”,而是先言其他,以啟發弟子心智,誘導修養心性,一步一步引導弟子知仁、向仁、近仁、成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每日學論語#9.1【2017-1-29】
再讀《論語》:子罕第九.1
7.33 “文莫”辨正
《論語》“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別解 [2006/10/22 10:13:00 | By: zyj]
孔子對利、命、仁三者持什么態度?
國學經典論語名句典故詳解: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根河市| 兴隆县| 元朗区| 横峰县| 庆元县| 双流县| 阿鲁科尔沁旗| 梓潼县| 射阳县| 城口县| 芦山县| 高雄县| 克东县| 社旗县| 潞西市| 忻州市| 龙南县| 梧州市| 石河子市| 泰州市| 分宜县| 蓝山县| 班戈县| 通州区| 长宁区| 灌云县| 青阳县| 石台县| 交城县| 和龙市| 隆昌县| 三原县| 娱乐| 八宿县| 绥宁县| 北海市| 东平县| 巨鹿县| 苏尼特左旗|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