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網友咨詢邏輯思維方面的問題,在這里我做統一答復,也算是系統梳理一下學習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進階步驟。
絕大多數人對邏輯思維的需求是從看書開始的,今天就有一位網友請我推薦幾本邏輯思維方面的書籍。我的建議是:如果想了解原理,只讀《形式邏輯》這一本書就足矣,如果是想培養能力,最好去買一本公務員考試邏輯教材,去做大量的練習。
以我以往的閱讀經歷來講,讀書只能明理,而且寫作者要照顧書籍的銷量,通常不得不將理論趣味化、通俗化、碎片化,所以市面上關于邏輯思維的書不少,但多數停留在泛泛的層面,太深刻了讀者往往就敬而遠之,銷路不佳。以市面上的邏輯暢銷書《金字塔原理》為例,在邏輯學家眼里那就是一本庸俗商業之作,所講的核心內容不過是小學語文老師要求的“總分總”寫作技巧罷了。但作者會包裝,兼之有亮眼的麥肯錫咨詢專業背景,所以廣受職業白領們追捧,但如果考究其內容,實在是并無多少邏輯含金量。
如果把《形式邏輯學》比作一座宮殿,那《金字塔原理》不過是宮殿窗戶上的一塊彩色玻璃,雖然足夠炫目耀眼,但并不是宮殿中最重要的。(公理化方法才是形式邏輯學中價值最高的瑰寶。)
不過,考慮到大多數人無意做一個邏輯學家,也對那些抽象的邏輯概念和理論不感興趣,如果僅僅是粗略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去看一些配有各種小故事的邏輯趣味讀物,掌握一些基本邏輯常識即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如果想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也可以從通俗邏輯偵探故事入手,當孩子覺得有趣后,才會去進一步“親近”那些抽象的概念,深澀的原理。
從實用的角度講,邏輯思維的“法”要比“理”價值更高。這是因為“問題←方法”,人們只有在現實中遇到各種難題,才會主動尋求學習邏輯方法,這就是我常說的“求藥的多于求道”,對普通人而言,功利心是最大的學習動力,人們也許不會因為喜歡去學習,但一定會因為有用去“買單”。
目前市場上關于邏輯方法的書很多,它們都是針對各類邏輯問題總結出來的“套路招式”,很受追求速成人們的追捧。前面介紹的《金字塔原理》也可以歸于此類書籍,書中介紹的邏輯方法非常適用于職場白領的匯報溝通和公文寫作,由于其簡單實用,可以速成,所以反而流傳甚廣。從客戶思維的角度講,用戶永遠喜歡簡單的,厭煩復雜的。所以,建議自學者從學習或工作的需求出發,去選擇一兩個簡單邏輯方法學習即可,更多復雜方法技巧的學習一定是在專業指導下的進階過程,如果沒人指路,那么初學者掌握的方法技巧越多,反而思路越亂,就像面前的路多了給人的感覺首先是迷茫而不是自由。
如果說“理”和“法”是學習邏輯思維的第一、第二步臺階,那么“功”就是最后第三步臺階,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只有登上這個層次,一個人的邏輯思維才能立得住,即形成能力,否則學得再多也不過修得“口頭禪”,說起來頭頭是道,一遇到實戰情境立刻土崩瓦解,邏輯混亂。
我在教中小學生邏輯思維時,一般是通過“辯論”這種對抗方式磨煉他們的“功”,邏輯方法掌握的好不好,就看在實戰中能不能不顯自己的邏輯漏洞,而且能快速抓住對手的邏輯漏洞,這就像在拳擊臺上自己不光要扛得住毒打,也要能瞅空防守反擊,一拳斃敵。
當然,“辯論”只是邏輯思維的“練功”技術之一,它更多是迎合孩子們的趣味性和口才訓練需要,更高段位的邏輯思維訓練不是口舌爭論,而是對問題的深度分析和方案設計。比如,孩子們能夠用邏輯思維方法去解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取得更好的成績。
有位網友購買了我的在網易云課堂上邏輯網課,在認真做了一段時間練習后發現一個問題:感覺高級的邏7哲思的要點和技巧,與初級的邏7提問、中級的邏7回答有很多重復之處,寫信問我是不是可以更簡化一下課程體系?
看了他的要求我哭笑不得,這是典型的吃到第三個饅頭飽了,就覺得第一、第二個饅頭沒必要買的荒唐心態。
眾所周知,學習任何技能都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后面的復雜方法肯定包含前期的簡單方法,無論是學繪畫、唱歌,還是舞蹈、足球都是如此,不練基本功直接一步登天學復雜技藝,對于一個初學者而言不是捷徑,反而是陷阱,要么學不會,要么空架子,不僅浪費時間,最后返工糾偏更麻煩。
另外,“練功”實際就是一個反復枯燥重復訓練的過程,它不像學知識要日新月異,而是追求精益求精,要求把每一個基本動作千錘百煉,如果練得花樣百出反而是錯的。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無論是體育冠軍,還是藝術家,每天基本功的重復訓練是必修功課,沒有誰會覺得基本技巧太簡單就沒必要練習了。
所以,在邏輯思維的“功”層次,學習就是一個反復做題的過程,這時候不要太關注方法技巧的多少,而要關注自己解題的數量是不是越來越多,解題難度是不是越來越高。比如,正反兩面觀這個方法技巧,小孩子也能很快掌握,但在實戰中企業高管也未必能用好用對,原因無他,遇到難題,功力不足罷了。
最后,總結三句話送給大家:
1) 邏輯思維之“理”
觀其大略,鉤玄提要即可,以興趣為導向,可不求甚解。
2) 邏輯思維之“法”
如果是自學自用,以簡單實用為美,最復雜的不一定是最適合。
3) 邏輯思維之“功”
如果走到這一步,恭喜你已經邁入專業門檻了。在這個領域中,“重復訓練”是王道,“得魚忘筌”是境界,“邏輯思維7級框架”在頭腦內神經鏈塑形是終極目標——刻意訓練,本能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