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解決“真正的問題”,就要遵循解決問題的四個步驟:
STEP1:整理問題,使問題結構化,明確“真正的問題”
STEP2:建立假設對“解決辦法”進行分析
STEP3:驗證假設
STEP4:實行
(一)找出“真正的問題”
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使用“MECE(不重復、不遺漏)”思考,可以準確把握問題現象。
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掌握基本的框架,或者自行創造和設計最適合的框架,可以更有效、更清晰地對思考進行整理。
幾種常用的“基本框架”
(1)使用“邏輯樹”,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將造成問題的原因可視化,并進行分析,找出最重要的原因
(2)在思考競爭戰略和市場開拓戰略時,可以使用“3C(市場、公司、競爭對手)”對市場環境進行不重復、不遺漏的分析。
(3)“4P(產品、價格、銷售位置、銷售方法)”,是市場營銷中最具代表性的框架。
(4)“商業系統”的框架可以應用在一切工作領域中。通過觀察同行或前輩的工作方法,并且與你自己的工作方法進行比較,能夠找到改進和提高的方法。
(5)對組織進行分析時,就需要用到被稱為“7S”的框架,包括軟件和硬件兩個部分。
【硬件】戰略、組織結構、內部系統
【軟件】組織文化、組織的強項、人才、共同的價值觀
(二)驗證“假設”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盡早建立假設,就可以盡早對找到“答案”的正確性進行驗證。
使用“邏輯樹”來發現問題,同樣可以使用“問題樹”來驗證。
邏輯樹中最后確定的要素,在問題數中成為最上方的“問題”,然后通過問題數對其進行驗證。
如果對每一個“yes”的判斷,都能給出明確的理由,那就說明這個問題是正確的。
如果將要素分解后,發現無法完全的回答”yes”,那么就說明這個部分存在需要驗證的內容。
需要驗證的內容可能不止一項,此時就可以利用“定位矩陣”來決定位置和優先順序。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重要緊急矩陣,就是利用“二軸”來思考,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以及緊急程度,采取不同的行動。
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切入口,選擇出優秀的軸,就容易創造出更多更新奇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發現問題和思考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有幾點需要注意的事項:
(1)要避免被常識或經驗所束縛,可以運用頭腦風暴法,站在更廣泛的角度進行思考;
(2)在收集信息時,要重視原文,或取“第一手情報”。
(3)在問卷調查時,要親自到現場,傾聽現場的聲音。
(4)要“原原本本地接受”,避免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
(5)要區分“意見”和“事實”。
(三)實行&改善
在實行與改善的過程中,兩種思維必不可少:
(1)“從零開始思考”
這意味著要打破常規,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可以是“正向思考”,也可以是“反方向思考”;
也可以采用將其他領域的內容“橫向展開”思考的方法,跳出原有框架的束縛,從而產生出嶄新的創意。
(2)用“空·雨·傘”來思考
“空·雨·傘”分別具有以下的意義:
空:現在處于怎樣的情況(事實)
雨:這一現狀有什么意義(解釋)
傘:根據這個解釋應該采取什么行動(行動·解決辦法)
這一框架不僅能夠應用在碰壁的情況下,也可以被應用在其他多方面。
(3)麥肯錫非常重視的PMA,'Positive Mental Attitude',積極的心態。
謀事在天,成事在人,不管面對這樣的狀況,都要保持積極的心態,牢記自己該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并采取積極的行動。
(四)結束語
不管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的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
在解決問題中,我們不能只對眼前的問題進行對癥下藥,這樣往往會導致來老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循環往復。
而是要遵循解決問題的四個步驟,深入分析,找到什么是“真正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
建立假設對“解決辦法”進行分析和驗證,安排好問題解決的優先等級和順序。
在問題的實施和改善過程中,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靈活應用“從零開始思考”和“空·雨·傘”兩種思維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