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百菜不如白菜”,現如今正是白菜上市的時候,不妨常吃。中醫(yī)認為白菜微寒味甘,有養(yǎng)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之功。
不過,白菜有大的、有小的,它們的營養(yǎng)有什么差別嗎?我們應該怎么挑呢?
白菜家族“三兄弟”,可別認錯
白菜家族除了最常見的大白菜,其實還包括小白菜和娃娃菜,這三者同屬十字花科,但卻是不同品種。
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菜,又稱結球白菜,耐寒好儲藏,為北方主要的儲冬蔬菜之一。
大白菜的維生素C含量為47毫克/百克,是娃娃菜的4倍左右;它的膳食纖維豐富,且比較粗,口感比起另兩種來相對粗糙一些。
是專門培育的不結球的品種,它的個頭較小,葉片較散,顏色通常為青綠色。
小白菜的胡蘿卜素含量是三者中最高的,每百克含量為1853微克,約是大白菜的23倍。
娃娃菜是從國外引進的品種,口感更為細膩鮮嫩,價格相對略高一些。
從營養(yǎng)價值來看,娃娃菜在鉀元素方面更具優(yōu)勢,每百克含量在278毫克,是大白菜、小白菜的兩倍左右。
其實總的來說,三種白菜都富含維生素C、鈣、鎂、鋅等物質,在營養(yǎng)上的差異并不算特別大,熱量在蔬菜中也都屬于較低水平,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即可。那么,白菜在挑選時有什么講究嗎?
買白菜,有三看
葉片完整無黑點、菜梗較薄、內芯緊實、底部堅硬的白菜,口感一般比較好。
那些葉片上有黑點的白菜,如果黑點能洗掉,那很可能是蚜蟲的分泌物,洗凈后可以正常食用;黑點若是洗不掉,但不多、不大,那可能是栽培過程中氮肥施用過多所致,吃起來如無苦味那通常也無礙。
至于那些葉片上長有大塊黑點、黑斑的白菜,很可能得了“黑斑病”或是發(fā)生了腐壞,不建議購買食用。
大白菜一般推薦買個頭兒稍大一點的,因為積累的養(yǎng)分多,里面可食用的葉莖部分也多。個兒小的大白菜,剝去外層的葉片后可食用部分比較少,不太劃算。
掂起來手感沉的白菜,含水量比較高,口感一般更為甘甜;掂起來要是感覺明顯偏輕,那它的含水量少,很可能不太新鮮了。
白菜這樣搭配,好處翻倍
【做法】
白菜洗凈取白菜幫(白菜葉可去可不去),用家用榨汁機榨成30ml的白菜汁,兌上少許蜂蜜即可。可以起到清熱、潤腸、通便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板栗具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等功效。維C比西紅柿高,鉀的含量又是蘋果的4倍,是不錯的食補食材。而且板栗和白菜正當季。
【食材】
白菜、栗子、蔥姜、淀粉、油鹽、雞湯、白糖、雞粉、雞油。
【做法】
①焯煮白菜:在鍋內放入水、少許鹽、白糖,燒開,手撕白菜葉焯煮至成熟即可撈出。(焯煮的好處:殺菌消毒、去除苦澀味。)
②煸炒:鍋上火,倒入少許油,爆香蔥姜米。
③調味:依次放入雞汁、煮熟的栗子、鹽、白糖、雞粉,拌勻后放入白菜燒煮。
④勾芡:燒透煮爛后放入少許水淀粉勾芡,晃鍋至均勻,最后順著鍋邊淋入少許雞油拌勻即可出鍋~
口蘑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菌菇多糖和硒元素,也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食材。和白菜“強強聯合”,常吃有利于補營養(yǎng)、強體質,身體更健康。
【做法】
①五花肉切丁,放入料酒、鹽、老抽、蠔油、少量糖、雞蛋,順一方向打漿,再放入切碎的口蘑、白菜拌勻。
②油面筋用湯勺鉆個口,把肉餡塞進去。
③鍋中少油,放入姜片、蔥段、一顆八角煸香,加入水、鹽、老抽。
④將油面筋放進去,水開蓋上鍋蓋,小火燜2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