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問答上,看到這樣一個提問:一個月給孩子一百元零花錢錢,合適嗎?
夫妻雙方生活都不容易,一個做女工,一個打零工,對上小學的兒子卻有求必應。寧可省自己,也要大方孩子。零花錢一百一百給,到底合不合適?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自己。
兒子今年上小學,在入學前,我和老公曾經(jīng)商量過,每個星期給孩子10元錢,可以讓孩子自己買東西。同時,我們也為孩子準備了儲蓄罐,如果他不花錢,可以把錢省下來,放進他的儲蓄罐,存起來的錢,供他自己使用。事實上,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特別是一兩年級,基本上是花不了錢的。
那么話說回來,在“錢”這問題上,我們該如何為孩子樹立金錢觀呢?
我覺得家長應該有所給,有所限制。
兒子入學前在暑假里發(fā)生這么一件事。那天,兒子這么給我設了一個話術(shù)圈套:
“媽媽,我們自己賺了錢是不是就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是的!”
“那諾諾自己賺的錢,就是諾諾的,對不對?”
“對呀!”
“那為什么,我自己的錢,你就不允許我買自己想要的玩具呢?”
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小家伙這才亮出底牌,這套路不是一般的深啊,直讓我這個做媽的汗顏!
孩子口中說的“自己賺的錢”,其實是他在一個學習平臺闖關(guān)得的紅包。作為對他學習的鼓勵,我曾經(jīng)說過:這些錢攢起來可以買他想要的玩具!
一時間,我有些啞口,但是定了定之后,依然回復了一個“NO!”
理由很簡單,因為在約定的伊始,我曾問過孩子:“你打算賺錢買什么呀?”
那時,孩子堅定地告訴我:他要努力闖關(guān)賺錢,然后買在超市看到的那套“臺球玩具”,因為這個玩具,是他從來也沒有玩過的玩具!
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里面,孩子的確很用力地在努力,目標也非常明確。但是累積是一個過程,當他漸漸發(fā)現(xiàn),原來攢一筆玩具錢需要那么長時間,便漸漸失去了最初的熱衷。
所以,在接下去的日子中, 他會時不時地提出“提款”的要求,今天“媽媽我要提現(xiàn)一塊錢打游戲”,明天“我要提現(xiàn)一塊錢轉(zhuǎn)球”,得到多次的否決之后,于是有了這一出的“套路”。
一塊錢真的不算什么,我之所以用拒絕孩子,我希望他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什么都想要,結(jié)果卻是什么都要不到!
我告訴他:“因為你自己定下了目標,這筆錢你是需要攢著買在超市看中的玩具,所以一塊錢不能挪作它用?”
擺在孩子面前的欲望有很多,選擇也很多。作為家長,的確應該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但當孩子決定之后,更需要督促孩子去堅持他自己的選擇!孩子注定要在未來獨立去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無數(shù)選擇。培養(yǎng)一個從小有目標會做決斷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尤其重要。這種自我控制力與決斷力,將幫助孩子在未來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80后小媽,育男寶一枚,自稱諾媽。
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讀書、寫作、遛娃,
笑看窗外事,靜寫心中文。
諾媽微信:muqing79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