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一般牡丹一年施肥三次,即秋后基肥、早春花前肥和仲春花后肥。
第一次在牡丹開花前15~25天左右﹐一般而言是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間﹐這時葉子還未充分展開﹐同化作用不強﹐但枝葉花蕾生長旺盛﹐需要大量的養份促進生長。
第二次在開花后半個月內進行﹐這時正是枝葉生長旺盛和花芽開使分化的時候﹐施肥有利于牡丹恢復健壯生長及利于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為來年開花打下基礎﹐這時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次在秋冬之季施用﹐份量可多些﹐有助于牡丹的過冬保護。
春季是牡丹的旺盛生長期。牡丹的萌芽、抽枝、開花都在春季完成,其在春季的生長量要占全年生長量的 80%,
1、追施花前肥
牡丹以施用磷鉀肥為主,施用太多氮肥會導致枝條徒長。
此期枝條的迅速延伸,葉片的迅速擴大,花蕾的迅速膨大,都需有充足的養分供應。因此,此次花前肥以速效肥為主,配合施用磷肥或復合肥氮、磷、鉀比例為2:2:1 或2:1:1,花前肥主要用于“攻花”,促進花蕾迅速膨大;
施肥應在3月上旬進行,每畝40— 50kg復合肥。施肥要結合澆水,最好室肥厚下雨,任何肥料中的養分只有在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以后每次施肥都要結合雨水。
由于牡丹“喜肥、耐肥”,在肥料比較充足的情況下,只要距根部稍遠,多施亦無妨。
亦可在牡丹發芽后第20天至開花前噴施葉面肥或400倍的磷酸二氫鉀增強葉面營養,每隔7至9天噴肥一次。
花后葉子表面蠟質化、吸收能力差,不宜噴施葉面肥。
謝花后進行追肥,提高結實率。花后肥應以磷、鉀肥復合肥為主,灌水或者葉面噴施,花后肥也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2、中耕除草
除草劑可與其它農藥、化肥混用,可起到除草滅蟲、防病追肥的作用;在進行噴灑除草劑后,可晾曬7-10天,進行翻土施肥,更能有效的把雜草消滅。
早春牡丹發芽后,就要及時進行,將雜草消滅在幼弱狀態。雜草不僅與牡丹爭水爭肥,而且草荒使田間過度郁蔽,通風透光能力下降,導致病蟲危害加重,植物光合作用減弱,還會影響花芽分化。
及時中耕,破除土壤板結,提高地溫,促苗早發。同時,通過中耕,還可以消滅田間雜草,以利牡丹生長。
3、病蟲害預防
春季雖不是病蟲害的高發期,但依舊要注意防治工作依然要時刻警惕。早春展葉前對植株噴施一次,保證植株在生長期避免病蟲害的危害。
地上病害主要是葉部疾病,常見的有褐斑病、灰霉病、葉霉病、立枯病,病菌一般在2至4月侵入葉部,5至8月發病,高溫高濕是牡丹葉部病害發生的重要條件。
葉部疾病以預防為主,真正發病后較難控制。
預防藥物和措施有:從牡丹發芽到開花后的20天內,用多菌靈500倍液(百菌清600至800倍液、石硫合劑、波爾多液、代森鋅液等也可以),同70%甲基托布津600至800倍液一起噴灑葉面和地面,每隔15天左右噴施一次,至少3次,噴施時可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加強葉片營養,增強抗病能力。地下害蟲主要是蠐螬、根結線蟲和根腐病。
4、摘蕾
牡丹在春季有“保花不保命”的生命特征,花苞綻放會把整株儲存的養分全部耗盡!
新定植的牡丹,第二年春天應將所有花蕾全部除去,不讓其開花,以集中營養促進發育。牡丹性喜陽光,耐寒,愛涼爽環境而忌高溫悶熱,適
牡丹開花結實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根系為滿足開花結實的營養供應,除了要不斷地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外,還要啟動貯藏物質,自身的生長便會受到抑制。油用牡丹當年盡量不要坐果,及時摘除花蕾,控制其生殖生長,使養分集中供應根系的營養生長,為以后高產穩產打下良好的根基。
季節提示:春季:早春時將冬季保暖物移開,免濕氣產生霉菌,鋪mulch時,亦應淺鋪即可。發現霉的枝及葉立刻整枝剪除,勿留地面,以免傳染,它不會使牡丹致命,但會影響生長勢,保持干燥及通風,可避免。
— 往 期 精 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