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云
搜狐.今日頭條.大魚號。百度等多家自媒體特約高考撰稿人, 衡水大有生涯高考工作室首席專家, 在多年的高考服務中,以擅長心理疏通改善親子關系為特色得到了廣大家長和考生的一致贊譽,在服務中獨創全程跟蹤高考無憂保姆式服務,對考生和家長全方位跟蹤指導,隨時指導解決考生和家長遇到的各種煩惱和困惑,讓考生在自我人格完善中快樂備考,讓家長在親情互動溝通中成長。
★
服務特色
全程跟蹤
學業提升
職業規劃
精準志愿
預約加群
河北本二高考QQ群:573033896
河北18高考QQ群:560599291
衡水中學18家長群:237607698
衡水二中18家長群:544502118
高中生心理咨詢預約群:474236713
張老師微信號:bfgt1970
聯系電話:15503181835
一朵時光
隨著2018年高考腳步的臨近,越來越多考生和家長來咨詢關于高考填報志愿選專業的問題,“哪個專業好?”“孩子是理科生,該選哪個專業?”“女生選擇什么專業好?”等等問題。下面,小管家就針對4個經常會出現的誤區來為大家解讀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合理的報考專業。
孩子喜歡的真的一定是好專業嗎?有一位這樣的考生,平日里特別喜歡上網,愛好玩網絡游戲,于是在填報志愿的時候父母和他自己都理所當然地選擇了計算機專業。但他到了學校卻遭遇到學習障礙,主要緣于他高中時期的數學和物理都學得不好,因此在計算機的專業課上難以跟上進度。表面淺顯的喜歡并不完全等同于有興趣、能學好,喜歡上網玩游戲并不等于就是愛好計算機科學,更不等于可以當軟件專家。
在孩子沒有明確的專業興趣傾向、高考復習時間又緊張的情況下,家長的有效介入和幫助對考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學科特長,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礎上,通過詳細的資料搜集和理性的判斷選擇,幫助孩子提前篩選、了解、考察適合自己的“好專業”。
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的過程中大多有“不能浪費分數”的從眾心理,認為高分數就要報考高錄取分的專業,如果考了680分能報最熱門的金融類專業,絕不填自己心里更喜歡的物理學,最好錄取的時候還是“壓線錄取”,這樣就完全不吃虧了。
這種想法在考生和家長群體中普遍存在,但填報高考志愿不是做買賣,講究錢物對等,考生選擇專業,還要兼顧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理想志向。如果上大學后由于你對這個專業不感興趣而沒有打好扎實的基礎,那再好的專業對你的人生發展也意義不大。
事實上,專業錄取分數的高低只能反應報考熱度的高低,不能作為判斷專業好壞的依據。譬如,生物工程在很多學校的錄取分數都是名列前茅的,但由于國內沒有比較好的生物工程產業圈,所以畢業生對口工作還是比較難找的,很多名牌高校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最終不得不選擇出國留學“曲線救國”。
名牌大學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的、業內水準最高的專業。譬如,如果你立志成為一名心理學家,選擇北師大可能就優于就讀清華大學。另外,由于幾年前盛行的“并校”熱、“改名”風,很多“新”學校相繼誕生,它們中不乏名校并入了三五所普通高校的,自然很多并入的專業實力也就比較一般。
名牌大學的專業不都是好專業,而有些學校的名氣不是很大,但是這些高校里的部分特色專業實力卻不容小覷。比如,武漢理工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并列;中北大學的“儀器科學與技術”,號稱“中北第一、清華第二”。因此,考生和家長不能只盯著“名牌”二字,看名氣也要重實際,考生和家長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綜合情況去選定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如果一所學校的綜合排名不是很靠前,但其中某一專業非常的牛,這樣的學校含金量也不低。
所謂“熱門”專業,也就是那些家長關注度高、考生報考熱情度高的專業。譬如,金融、外貿、財會、計算機等,多年來一直是炙手可熱的“熱門”專業。“熱門”專業之所以受到考生家長青睞,主要是因為考生和家長認為其就業率比較高,對應的就業行業環境好、待遇高。
但在實際招生過程中,“熱門”專業受熱捧的原因更多是由于招生計劃數引起的。因為全國大部分院校都開設了以上專業,招生計劃數如此之多,必然在報考人數上蔚為壯觀,儼然“熱門”。但這種“熱門”專業的開設也給四五年后的畢業生造成了就業壓力——“供過于求,就業撞車”。“熱門”專業報考時,招生計劃數遠遠多于社會市場的人才需求,“熱門”專業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就只能是部分人的“熱門就業”。這就不難理解就業率較低的專業中,會出現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經濟學、工商管理等曾經“熱銷”多年的專業。
熱門專業不等于高就業率,而且熱門的專業也并非一成不變,以前師范類專業一直是傳統“冷門”,很多人不想當老師,不愿意報考師范類,但隨著近年教師待遇的提高加上職業的相對穩定,已經開始有很多考生爭相報考師范類專業。而隨著能源戰略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斷提升,以前一直身處“冷宮”的“農林地礦油”也在逐漸升溫。
我們可以通過下面三張圖例來分析如今的一個就業形勢:
例如,法學專業曾一度被人們公認為是捧著“鐵飯碗”的好專業,但是隨著公、檢、法單位人員的飽和、法學畢業生人數暴增等因素,造成整體就業狀況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