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人生當學蘇東坡,即使貶謫流放的生活也能過成舌尖上的中國

第28篇文章,共2834個字


作者:丁十二

中國古代文人中,吃貨不少,但像蘇東坡那般愛吃且擅吃,并專門為美食寫詩賦詞的,恐怕千古獨一家了。從豬肉到河豚,從荔枝到羊蝎子,從黃州到惠州,再到儋州……即使貶謫流放的生活,蘇東坡也能過成舌尖上的中國。

第一站|黃州:寫了《赤壁賦》,做了東坡肉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任湖州知州,上任后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被新黨污蔑“愚弄朝,妄自尊大”、“包藏禍心”,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

經過王安石等人上書求情,下獄一百零三日的蘇軾,躲過殺身之禍,被判從輕發落,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如果換作其他人,肯定要死要活生無可戀了,但他是蘇軾,他不一樣,這段時間既是他人生中最失意的日子,卻也是他最為“詩意”的階段。

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并無實權,索性就到城外四處走走關注一下民生,順便吃吃喝喝。把仕途失意的目光轉移到美食和美景上。

《初到黃州》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這首《初到黃州》是蘇軾初到黃州的所見,深刻地刻畫了他當時復雜矛盾的心緒。開篇便是自嘲“平生為口忙”,因烏臺詩案“事業轉荒唐”。讀來是如此心灰意冷了,但是這個死鬼下一句突然關注起“長江魚美”和“山中筍香”,失意之中還不忘那口吃,不知是該笑他是個吃貨呢,還是要佩服他自得其樂、率性隨緣的人生態度?

不僅如此,下班了,他還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所以有人說,蘇軾和蘇東坡不是一個人,與其說黃州是蘇軾的轉折點,不如說蘇東坡才是蘇軾的轉折點。

蘇東坡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除了《念奴嬌·赤壁懷古》、《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赤壁賦》這些千古名篇,還有一道必須談起的舌尖美食——東坡肉。

蘇東坡對豬肉愛的深沉,還為其專門寫了一首有名的打油詩

《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說,做人和做菜是一個道理,關鍵在一個“熬”字,火候到了,熬的滋味自然也就有了。

這恰也是蘇軾烹煮東坡肉的基本做法——微火煨燉。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鍋子洗得干干凈凈,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吶就免開尊口咯。

蘇東坡在黃州時烹制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并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并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東坡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第二站|杭州:造福百姓,東坡肉從這里走向全國

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蘇東坡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

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由于蘇東坡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東坡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

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于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

蘇東坡收到后,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后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后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

蘇東坡在杭州過得好不愜意,不僅讓東坡肉聞名全國,還為杭州西湖留下了頌傳至今的名篇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第三站|常州:河豚味美,吃死了也值得

北宋孫奕在《示兒編》中記載:

東坡居常州,頗嗜河豚,而士大夫家精于烹是魚者,輒招東坡享之。婦孺傾室聚于屏后,欲聞一語品題。東坡下箸大嚼久之,寂如喑者。主人黯然,屏后集者失望相顧。東坡忽投箸大聲嘆曰:“值得一死于是!”合舍大悅。

簡單來說就是,蘇東坡喜歡吃河豚,有人請他吃,他大嘆:“死了也值得!”

以至于后來元豐八年(1085年),有一個擅長詩畫的僧人叫惠崇,蘇東坡為他的畫作”春江晚景“題詩。畫中并無河豚,可是他卻偏偏說:”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的學生蘇門四學士之一張耒在《明道雜志》中記載長江一帶土人食河豚,“但用蔞蒿、荻筍即蘆芽、菘菜三物”烹煮,認為這三樣與河豚最適宜搭配。

所以蘇東坡看到蔞蒿滿地,蘆芽嫩短,一想這個季節河豚也正鮮美,不正好搭配河豚入菜嗎?雖然畫中沒有,但他心中已然有了一道美食。這不僅暴露了其吃貨本質,也展現了他在美食方面的講究與專業。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第四站|惠州:荔子幾時熟,花頭今已繁

古代關于荔枝的名句,最耳熟能詳的一是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另一句便是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楊貴妃愛吃荔枝,從嶺南到長安,路途遙遠,為了讓楊貴妃吃到新鮮的荔枝,要跑死幾匹馬。

相比之下,蘇東坡要幸運得多,紹圣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

在這“蠻荒之地”,他又發現了一種好吃的——荔枝。

紹圣二年(1095),蘇東坡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便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詩,運用擬人、幻想、比喻、用典等手法,可謂對荔枝的本性、形、色、肉質、美味、風韻等形容備至:

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華青葉冬不枯。

垂黃綴紫煙雨里,特與荔枝為先驅。

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

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檜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赪虬珠。

似聞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已輕莼鱸。

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真良圖。

第一次嘗鮮后,蘇東坡便對荔枝欲罷不能,有多狂熱,看看《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即便冒著上火的風險,也要日啖荔枝三百顆。可見蘇東坡對荔枝愛的多么深沉,可謂是歷史上最能吃荔枝的人了。

同時這首詩里面不止有荔枝,還提到了另外兩種水果盧橘(即枇杷)和楊梅,雖然被貶,卻也泊然無所蒂介,樂觀曠達、以吃為樂,不枉做了嶺南人。

第五站|常州:一代吃貨的落幕

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蘇東坡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五歲。

結語

古來君子遠庖廚,文人性雅,大多不會去碰庖廚這樣的大俗之物!唯獨蘇東坡,既能大雅,也不嫌大俗,大俗大雅之間,悠然自在,超然物外!

我們既能在讀到他的詩詞辭賦后感嘆一聲此乃真文豪也,也能在吃到東坡肉時笑他是個大吃貨。

人生當學蘇東坡,即使貶謫流放的生活也能過成舌尖上的中國。


作者:丁十二

何許人也?一個囿于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會寫寫詩寫寫文章的運營,朋友都說應該生活在古代的人。曾經我也想改變世界,但是裝備有限,就堅持做自己吧。

詩詞說今古,談笑有鴻儒。 

閑來讀詩文,莫論寒與暑。 

聊歷史悠悠,侃人生沉浮。

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點

點個好看,也給別人看看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美食 | 貶到哪兒吃到哪兒:吃貨蘇東坡堪稱“舌尖上的大宋”總導演
大文豪蘇軾:原來你是這樣一枚資深“吃貨”,大愛東坡肘子東坡肉
蘇軾的一生,就是一部《風味人間》
生活有痛我有歌,不妨學學蘇東坡
古來“吃貨”第一人,東坡美食知多少
蘇東坡與東坡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逊克县| 东兴市| 宣恩县| 炎陵县| 龙州县| 东山县| 九寨沟县| 呼和浩特市| 股票| 靖江市| 龙州县| 开江县| 馆陶县| 丹阳市| 闸北区| 蓝山县| 桃园市| 盐边县| 塔城市| 手机| 青海省| 景洪市| 特克斯县| 阜平县| 饶阳县| 肇源县| 宝山区| 文安县| 阿图什市| 南投市| 望谟县| 靖远县| 武清区| 乐东| 乌什县| 太白县| 陕西省| 邹平县| 延津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