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離青也叫“蘇泥勃青”簡稱“蘇料”是一種原產于西亞波斯、卡山夸姆薩村的進口青花料。在景德鎮元代青花瓷器和明代早期青花瓷器大多使用這種蘇料。蘇麻離青含鐵量高,含錳量低,所以燒造出的瓷器青花發色、濃重艷麗,幽艷明快,且深入胎骨,有鐵銹斑、元代開始使用、明永樂、宣德后漸無
平等青:又稱“陂塘青”。產于江西省樂平,是國產青花料中的一種。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景德鎮窯青花多用此料。平等青含鐵量較少,燒成后,色澤淡雅、清麗而明澈、暈散不嚴重,呈色淡雅青亮,是構成明代成化青花名噪古瓷的原因之一。
石子青:又稱“無名子”。據《江西大志·陶書》記載;石子青產自江西高安、宜豐、上高一帶。民窯多用此料,單都使用發色,青中泛黑,甚至黑灰。常與其他青料混合使用,流行于明中晚期。
回青:又稱“佛頭青”產自云南,另一說來自西域或新疆。回青料,單獨使用發色,青中泛黑,甚至黑灰,故多配以石子青并用,回青料的比例若稍高,則青花便呈色濃艷紅紫,;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便灰藍。明代正德中期開始使用嘉靖,隆慶,萬歷后漸無。
珠明料——產于云南宣威、會澤、宜良等縣,其中以宣威料為最,外觀呈灰黑塊狀,好似丈青色的小石子。珠明料經過挑選,使氧化鈷比例提高,而鐵、錳比例則相應減低,使青花發色,純正沉穩,色澤濃艷,層次分明,流行于崇禎和康熙,康熙青花使用珠明料,其發色翠毛藍為世人稱道。
浙料——又稱“浙青”產自浙江紹興、金華一帶的青料。浙料又有元子、紫料、天青等品種,以元子為魁。呈色藍中泛灰,清麗幽雅,好的浙料也能燒出青翠鮮艷的青花,明代萬歷中期以后至清代,景德鎮官窯民窯青花瓷器均采用此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