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目前有超過1.7億人罹患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急性HCV感染通常沒有癥狀表現或僅伴有輕度非特異性癥狀,但危害更大的慢性HCV感染占比多達80%。慢性感染潛伏期長,自發清除的情況少見。
根據之前的報道,約有三分之一的HCV患者在30年或更長時間后才發現肝纖維化進展。肝纖維化加速的因素包括老年人、男性、重度酗酒和免疫抑制狀態(如同時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一旦出現肝硬化,肝細胞癌(HCC)風險每年增加到1%至4%。因此,纖維化加速的危險因素也是HCC發展的危險因素。
最近,流行病學和其他研究表明,慢性肝病引起肝癌的可能危險因素包括性別、年齡、肝臟炎癥、纖維化嚴重程度以及種族。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調查了其他可能的危險因素。Muto等人和Ioannou等人也報道,BMI高于25 kg/m2是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雖然以前的報告沒有評估HCV陽性患者的肝癌發生率,但可以推測,較高的BMI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發生肝癌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Takamasa Ohki等研究人員對患者進行了回顧性隨訪研究,評估肥胖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癌發生率的潛在影響。
N'Kontchou等人報道,超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癌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Takamasa Ohki等發現,即使在BMI正常患者中其HCC風險也高于BMI偏低者。
最近有報道稱,HCV陽性患者肝臟脂肪變性與肝癌有關。肝臟脂肪變性也與肥胖密切相關,可導致肝臟炎癥。較高的BMI與較高的ALT水平相關,脂肪變性相關的肝臟炎癥也可能影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發生過程。目前正在研究慢性丙型肝炎脂肪變性促進纖維化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