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疾病相關醫療成本高昂,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在肝臟疾病中,原發性肝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見惡性腫瘤,是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其中肝細胞癌(HCC)最常見,占70%-90%。
一般來說,80%-90%的HCC病例與肝硬化有關。然而,在HCC病因方面存在重要的地理差異。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流行地區,如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HBV是肝癌最常見的原因。在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主要病因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在巴西,一些研究者發現慢性HCV感染作為HCC最常見的原因,其次是酒精性肝病。在拉丁美洲進行的一項研究觀察到的結果類似。
過去十年肝癌HCC發病率的增加,這一增長趨勢將繼續下去,都與HBV和HCV暴露時間密切相關。因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的影響已經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讓HIV感染者的生存期有了顯著的改善。
在這種情況下,肝病(HCC尤為突出)已成為HIV陽性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一現象與酒精消費量增加密切相關,而且這一人群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率很高,這兩種病毒與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類似。
目前的數據表明,合并感染患者中肝病進展和肝炎治療預后不良,提示該人群肝硬化和HCC的發病率顯著較高。另一些研究結論與此沖突。
最近,一項研究納入148例由于丙型肝炎致肝硬化患者(伴或不伴艾滋病毒感染),平均監測時間為43個月,結果顯示,HIV陽性和HIV陰性患者的HCC發病率無顯著差異。
因此,巴西研究人員進行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評估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慢性肝病患者中的肝細胞癌(HCC)發病率。
研究納入伴或不伴艾滋病毒并感染的HBV或HCV慢性肝病患者。患者于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巴西南部最大的三級公立醫院綜合評估。評估人口和臨床數據,包括生活習慣,如吸毒或酗酒,并通過病歷分析住院頻率和原因。
共納入804例患者(合并感染399例,單一感染HBV或HCV者405例)。合并感染的患者較年輕(36.7±10比46.3±12.5,P<0.001)。HIV陰性患者31.3%存在肝硬化,合并感染者16.5%存在肝硬化(P<0.001)。HCC確診36例(10例HIV感染者vs 26例單一感染者)。
合并感染和單一感染患者的HCC發病率分別為0.25和0.72例/100人年(95%CI:0.12-0.46 vs 0.47-1.05)(long-rank P=0.002)。HIV陰性的HCC發病率為2.98例/100人年。但是,當對年齡校正后或僅分析肝硬化時,HIV陰性對HCC發展無統計學意義。
這項研究表明,HBV或HCV慢性肝病患者中,HIV合并感染的存在與HCC發病率的增加無關。
丙肝目前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AA),如:吉三代、吉二代、索非布韋、達卡他韋等可以治愈丙肝,副作用小,治愈率高,治療周期短。
乙肝抗病毒藥物TAF(替諾福韋艾拉酚胺)在2016年獲得美國FDA批準,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療,被譽為"有史以來抗病毒效果最強的乙肝藥物",TAF(替諾福韋艾拉酚胺)代表了目前乙肝治療的最高水平。
本內容為醫伴旅版權所有,歡迎分享轉載!
醫伴旅:尋找優質醫療資源,伴您走上康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