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前主播李瑞英:與丈夫青梅竹馬,退休后生活怎樣?
李瑞英是央視《新聞聯播》前著名主播,有權威媒體將她稱為《新聞聯播》的一個標志,在觀眾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威望和名氣。2014年,李瑞英離開了《新聞聯播》崗位,徹底淡出公眾視線,很多觀眾想念她,惦記她,迫切想知道她的現狀。今天“細品名人”為大家講述李瑞英不為人知的家庭生活,及她退休后的生活狀況……01
李瑞英祖籍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1961年出生于北京,父親是軍人,她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1979年,李瑞英高中畢業,對報考什么大學,學什么專業一直沒有明確的方向。高考前一個月,同學拉她去北京廣播學院報考,李瑞英從沒想過當播音員,就被動地跟著同學去了。她心里一點底也沒有,問傳達室一位看報紙的老人:“大爺,您看我報考北廣靠譜嗎?”對方抬頭看了她一眼,說:“你幫我把這段報紙念一念。”李瑞英接過報紙,大概念了500個字,對方笑著說:“小姑娘,你的音源和音質很不錯,考北廣沒問題。”對方與自己素不相識,沒必要哄騙自己,李瑞英的心有底了。不為李瑞英所知的是,這位老人可大有來頭,他就是北廣播音系大名鼎鼎的張頌教授,他后來成了李瑞英在北廣的班主任。多年后張頌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評價李瑞英:“她的外貌、聲音和氣質都很出眾,看起來大方、端莊、干練,一看就是播音的料。”這年高考,李瑞英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廣播音系。入學后,李瑞英每天早晨6點鐘就起床練聲,要將《人民日報》從第一版念到最后一版。大學期間,李瑞英收獲了一份浪漫唯美的愛情。男友名叫張宇燕,1960年9月出生于北京,比李瑞英大不了1歲,兩家住同一個院子,父母關系相當好。李瑞英與張宇燕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學,兩人經常一起上學、放學,一起做作業,可謂青梅竹馬。高中畢業后,李瑞英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張宇燕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同在京城,兩人為了學業很少見面。偶爾李瑞英去北京大學看望男友,兩人就一起去食堂打飯,傍晚張宇燕再將李瑞英送上公交車。1983年,李瑞英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江蘇電視臺工作。張宇燕北大畢業后,則進入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系攻讀研究生。一對戀人即將分隔兩地,未來很可能生出變故。擔心時空距離稀釋愛情,李瑞英去江蘇電視臺工作前夕,張宇燕與母親來到李家提親。張母對李瑞英說:“去南京也沒關系,我有4個兒子,將來宇燕研究生畢業了,也申請去南京工作。要是你們結婚生寶寶了,我和宇燕爸就去南京幫你們帶。”李家父母也認可了張宇燕,兩邊父母正式將兒女的婚事確定了下來。02
李瑞英積極上進,業務過硬,很快成為江蘇電視臺的骨干新聞主播。因表現出眾,1986年李瑞英被調到北京廣播學院任教。次年,央視招新聞主播,李瑞英經過層層選拔,成為《新聞聯播》主播。此時李瑞英已經26歲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屬于大齡青年。1987年10月,李瑞英與張宇燕低調在北京完婚。婚后李瑞英在央視上班,張宇燕又繼續在社科院攻讀博士學位。當時李瑞英和丈夫沒有房子,與公婆住在一起。公婆住在豐臺的總后干休所,李瑞英每天上班很不方便。更艱難的是,李瑞英的婆婆癱瘓在床,公公年紀大了,也需要人照顧。而丈夫仍在讀書,所有的家務重擔全落在李瑞英肩上。李瑞英跑保姆市場,給公婆找了一位年輕小保姆。在李瑞英熏陶下,小保姆也喜愛讀書,于是李瑞英便自己出錢送小保姆讀夜校。當時還沒有管道煤氣,家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換煤氣罐,每次都是李瑞英打電話,讓人過來送煤氣,有時她還要扛著空煤氣罐下樓。公婆上醫院、買藥等種種瑣事,都是李瑞英跑前跑后,很多人還以為李瑞英是公婆的女兒。李瑞英的孝心在社區傳為佳話。由于丈夫讀博,公婆身體不好,李瑞英與丈夫一直不敢孕育寶寶。直到1992年,她才誕下兒子。兩年后婆婆因病離世,李瑞英帶著丈夫和年幼的兒子住進了父母家,讓父母幫忙照顧小寶寶。張宇燕是貼心孝順的好女婿,親切地叫岳父母“爸爸媽媽”;他經常騎自行車載岳母去農貿市場買菜,冬天帶岳父去浴室搓澡。岳父母老家來了親戚,張宇燕會去接站,不知底細的人還以為他是李家父母的兒子,李瑞英是兒媳。兒子上小學后,李瑞英一家才搬出父母家,在外面獨立生活。這時,央視在石景山電視臺住宅區給李瑞英分了一套40平米的房子。但家里的管道煤氣壞了,沒有修理好,李瑞英經常帶著兒子去娘家蹭飯。李瑞英夫婦良好的家風,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小家伙孝順懂事,品學兼優,而且特別低調樸實。入學時,他在家庭關系一欄只填爸爸的名字,媽媽一欄空缺。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不想讓人知道他是李瑞英的兒子,被特殊關照。李瑞英一度還有些擔心,對兒子說:“你這樣寫,別人還以為你是單親孩子呢。”兒子大方地回答:“我才不怕呢,我健康陽光,能駕馭一切。”兒子的自信讓李瑞英格外欣慰。為不影響兒子,李瑞英當著兒子的面從不給人簽名、合影。有時兒子不在身邊,她才滿足大家的要求。此后,張宇燕被相關部門派到美國、芬蘭等國工作,李瑞英獨自帶著兒子留守北京。工作壓力,兒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年邁父母身體不好等種種困難,都是李瑞英獨自面對,生活里有很多艱辛。受丈夫的影響,李瑞英也喜歡讀書,她家里的3面墻上都擺滿了書。每當李瑞英心情煩躁,心里生出疙瘩時,就以讀書來平息情緒。03
兒子升入大學后,李瑞英已年過50。一路走下來,李瑞英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很多人以為《新聞聯播》主播很風光,其實李瑞英遠非外界想象的云淡風輕。懷孕7個月時,她還挺著大肚子在播音。出鏡時,她穿一件顏色稍艷麗的衣服,就會收到觀眾的批評信。有一次,李瑞英高燒到38.5攝氏度還在播音,結果情緒不佳。馬上就有觀眾給她寫信,向她表達不滿。有一段時間李瑞英經常做噩夢,夢見稿子上一個字也沒有,被嚇醒后一身冷汗。丈夫耐心地給她心理輔導,讓她平靜下來。為幫妻子保持良好的狀態,丈夫陪李瑞英打羽毛球、網球。正因為有良好的家庭關系,才成就了李瑞英的輝煌。李瑞英主持風格大方、端莊、得體,吐字清晰,語言規范,語速自然流暢,成為《新聞聯播》的一個標志,深受觀眾喜愛。2014年5月,李瑞英與張宏民一道退居幕后,擔任央視業務指導委員會的執行主席,從事培訓工作。2016年,李瑞英從央視退休了。但她退而不休,被中國傳媒大學聘為客座教授。除了定期給學生上課,李瑞英還經常應邀去外面講學。她還擔任全國播音員主持人學會的副會長、秘書長,從事全國播音員主持人的管理和培訓工作。而且,李瑞英還熱心公益事業,經常參加公益慈善活動。一些企業和團體看中了李瑞英頭頂的光環和巨大的影響,紛紛邀請她擔任顧問,并許以高額報酬,均被李瑞英一一婉拒了。年輕時她都淡泊名利,何況退休之后?在職時因為工作忙,李瑞英覺得自己對丈夫和兒子照顧得比較少,心里有些內疚。退休后,她努力以愛彌補父子倆。丈夫經常應邀出去講學,每次李瑞英都會給丈夫收拾行李箱,將他送到機場。丈夫的學術著作,獲得的證書、獎杯,李瑞英分門別類地收藏在柜子里,隔段時間就擦拭打理一番。丈夫只要在家里,李瑞英就堅持下廚做飯。兒子大學畢業后在北京工作,李瑞英經常與兒子交流,關心他的個人問題。隨著兒子年齡一天天增大,李瑞英也像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一樣,開始為他的個人問題著急。她對兒子說:“你找女朋友媽媽不干涉,只要你愛她,媽媽就能接納。以后你們結婚生寶寶了,我和你爸可以幫你們帶。”說完,李瑞英又樂呵呵地補充一句:“我不會溺愛小寶寶,會做一個理性、睿智的優秀奶奶。”李瑞英的樂觀將兒子逗笑了。退休后李瑞英的生活豐富多彩,且彌漫著溫情,她很享受這種生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