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月仙
2021年8月9日,當紅女星于月仙一行在內蒙古阿拉善拍戲,由于車速過快,撞上駱駝引發意外,于月仙在車禍中因傷勢過重悲情離世,年僅50歲。
2006年,于月仙因飾演《鄉村愛情》中潑辣、熱情的“謝大腳”,成為一線女星。此后十多年里,她主演了《鄉村愛情》系列、《男人四十要出嫁》《青山綠水紅日子》《生命的祭壇》《外姓兄弟》《火紅的日子》《我的無聲世界》等數十部影視劇,獲得過“華鼎獎”鄉村題材類最佳女演員等殊榮。
于月仙的猝然離世,將悲痛和心碎留給了親人和丈夫……
于月仙1971年出生于內蒙古赤峰市,父親是教師,母親是工人。于月仙是家中長女,下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她的兩個妹妹合股在赤峰開了一家拉面連鎖店,姐妹倆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做面,生活很不容易。
于月仙與弟弟
于月仙的弟弟于英杰8歲那年患了一種怪病,脊柱逐節彎曲,18歲時于英杰的脊椎側彎達174度,內臟器官被嚴重擠壓變形。醫生預言:于英杰即便不高位截癱,生命期限也只有兩年。
于月仙鍥而不舍地帶著弟弟治病,經過數次手術,花費高額醫療費,于英杰終于重新站立起來。2010年于英杰結婚成家,并有了兩個女兒,現在他是本山傳媒藝術總監劉雙平的助理。
于月仙小時候活潑漂亮,會唱《紅燈記》《沙家浜》等樣板戲,母親在工廠的車間上班時,她經常給阿姨們表演節目。
于母有個同事的親戚在雜技團,她提議于月仙去學雜技。母親帶于月仙去雜技團面試,竟被錄取了。但于月仙的父親堅決反對,覺得練雜技太危險,擔心女兒從鋼絲繩上掉下來摔死。
早年于月仙
雜技團的老師覺得于月仙是棵好苗子,一直將她的名額保留了3個月,父親始終不讓于月仙去雜技團。
初中畢業后,于月仙考入赤峰第一職業中專,畢業后進入一所職業高中當音樂老師。于月仙祖上3代出過20多個老師,大家覺得女孩子當老師是最好的職業。然而于月仙心中始終藏著一只夢想的獅子,渴望去更廣闊的世界展示自己。
1992年春天,于月仙無意中從報紙上得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招生,她瞬間做出一個大膽決定,去北京考中戲。
青年于月仙
當時校長已經下班了,她寫了一張請假條,從校長辦公室的門縫里塞進去,然后登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
第二天下午,于月仙到達北京后,中戲的初試已結束了,考生們正在進行二試。按說于月仙不能再參加考試了,但她覺得自己來一趟北京不容易,便擠進考場問:“你們誰是主考的老師?”
后來成為于月仙班主任的常莉問:“你是誰?”于月仙如實講述了自己來北京考中戲的前前后后。常莉老師覺得于月仙不容易,破例讓她參加考試。
于月仙
考完后,于月仙回到赤峰。她的離家出走,在學校和家里引起了地震。父母覺得她不務正業,瞎折騰。校領導認為于月仙不安心工作,對她的好印象大打折扣。
一個月后,中央戲劇學院的考試通知書寄到了學校。校領導嚴厲批評于月仙,并將她調到學校的收發室看大門,還要燒鍋爐,供應全校開水。
于月仙一共在傳達室工作了80多天,這年9月,中戲兩位老師擔心學校不放人,特意坐火車來到赤峰,將于月仙接走了。
1992年9月,于月仙成為中戲表演系的一名正式學員。因為有過工作經歷,于月仙比其他同學顯得成熟,被推選為女班長。
青年于月仙與張學松
從天津來的男生張學松擔任男班長。張學松與于月仙同齡,身高1.82米,長相英俊帥氣。在共同的求學過程中,兩人相愛了。
大二時,一位導演選中于月仙去拍電影,常莉老師堅決不放。導演三番五次跟常莉磨,最后她提出一個苛刻要求:于月仙可以去拍戲,但全班的學生都得跟著去拍戲。
導演不想錯過于月仙這個好演員,真的讓全班學生全部去了劇組。同學們戲稱,這是于月仙和常老師給他們發福利。
1996年大學畢業后,于月仙被分配到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工作,張學松則被分配到福建話劇團工作。
于月仙
為避免兩地分居,他們長期在北京發展。畢業不久,于月仙就與張學松在北京裸婚了。婚房是租來的平房,只有十幾平米,每月租金200元。他們沒有辦婚禮,連婚紗照都沒有拍。
剛結婚那幾年,夫妻倆很少接戲,片酬也低,經濟非常拮據。于月仙常在傍晚的時候去菜市場買菜,魚販子將要死的魚堆在一起賣,10塊錢可以買3條,于月仙每次都買這種魚。有時魚販子還沒湊齊3條,于月仙就在旁邊等。一見盆子里的魚翻肚皮,于月仙就趕緊跑過去,生怕這種魚被別人搶走。
于月仙與丈夫感情很好,夫妻倆合作拍攝了《貴婦還鄉》《男婚女嫁》等多部電視劇,但在演藝圈依然默默無聞。
于月仙與趙本山
于月仙的姨家表姐馬麗娟是趙本山的妻子,2000年,趙本山籌拍電視劇《劉老根》,在全國選演員。于月仙平時與馬麗娟和趙本山很少見面,只有過年回赤峰時,才有過短暫團聚。
趙本山覺得于月仙長相洋氣,不適合演農村戲,便沒有為她安排角色。于月仙也不好意思提,因此別人說于月仙這么好的資源卻沒有利用,有些可惜了。
2005年,于月仙參加大學同學聚會,同學楊婷提議,組織同學演一部話劇。在于月仙的中戲同學中,除了毛孩、楊婷幾個還在演戲,很多人改行了,有的搞房地產,有的開廣告公司,有的開美容院。楊婷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
他們決定將愛爾蘭著名劇作家約翰·辛格的話劇作品《圣井》搬上舞臺。于月仙在劇中扮演一個瞎老太婆,在臺上扯著破鑼嗓子說話。公演那天趙本山來看演出,開演20多分鐘,趙本山還沒有發現于月仙,直到身邊人提醒,他才認出舞臺上那個亂跑的瘋婆子就是于月仙。
于月仙、范偉《馬大帥2》劇照
《圣井》連演了40多場,引起巨大的轟動。通過這部話劇,趙本山見證了于月仙的可塑性。2004年,趙本山拍攝《馬大帥2》,主動給于月仙打電話,讓她在戲里出演“小啞巴”,總共只有11場戲。
第一次與趙本山合作,于月仙特別緊張。為演好“小啞巴”,她特意去北京一所聾啞學校學習手語,觀察這一特殊人群的言行舉止。在劇組拍攝時,于月仙不說話,用手語跟大家交流,很多人以為她是一位聾啞人。
2006年,于月仙主演的《鄉村愛情》播出,創下了7. 05%的收視奇跡。有的地方電視臺收視率竟達到了18.1%。于月仙憑借“謝大腳”一角,紅遍大江南北。
于月仙《鄉村愛情》劇照
此后十多年里,于月仙戲約不斷,相繼主演了《鄉村愛情》系列、《馬大帥》系列、《關東大先生》《青山綠水紅日子》《人活一張臉》《老爺升堂》《外姓兄弟》《辣椒與泡菜》《火紅的日子》等一系列熱播劇,深受觀眾認可和喜愛。
2005年成名時,于月仙已經34歲了,到了孕育寶寶的年齡,兩邊父母開始催生。然而因為戲約太多,于月仙打算拍完手頭的戲明年再生,可很快一大堆戲約又來了,她又推到后年生。加上那些年,于月仙一直帶著弟弟看病,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孕育寶寶。
當2010年弟弟奇跡般康復時,于月仙已經39歲了,孕育寶寶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因這些年拍戲拼得太狠,于月仙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她一直懷不上寶寶。
于月仙與張學松
于月仙劇照
在醫生的指導下,張學松用食療和藥療幫妻子康復。漸漸地,于月仙的身體恢復了正常,但一直沒有懷上寶寶,這成了于月仙和丈夫永遠的遺憾。
其實于月仙和丈夫都喜歡孩子,渴望做爸爸媽媽。有時在戲里演母親,于月仙的母性迸發,心里就很難過。她含淚對丈夫說:“對不起,如果我們早點孕育寶寶,說不定孩子現在都上小學了。”
張學松回答妻子:“你別難過,那個決定是咱倆共同作出的,我不會怪你。咱們是校園情侶,是患難夫妻,有沒有孩子并不會影響我們的感情。”丈夫的肺腑之言,讓于月仙百感交集。
于月仙
于月仙與張學松
于月仙成名后,張學松與她的事業有差距,智慧的于月仙特別照顧丈夫的自尊和心情。接受采訪時,她總要拉上丈夫,讓他談感受。
夫妻倆一起外出,于月仙碰到熟人就大方地介紹:“這是我丈夫張學松,很優秀的演員。”不拍戲的時候,于月仙在家里給丈夫做飯、熬米粥,夫妻倆一起聽音樂、看書,有時候還在客廳里跳一曲。熟悉他們的人,稱于月仙與張學松是一對神仙眷侶。
最近兩年,隨著網絡自媒體的火爆,于月仙還在抖音開了賬號,經常面對鏡頭與影迷互動,與丈夫秀恩愛,眾多粉絲給他們送上祝福。
于月仙
誰知2021年8月9日,一場意外車禍奪走了于月仙寶貴的生命。她的猝然離世,將悲痛和心碎留給了丈夫張學松。
懷念親人不只有悲痛和眼淚,愿張學松早日走出悲痛,好好工作和生活,以這種方式懷念天堂里的愛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