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21-2035年)》出爐,亮點頗多。
NO.1 | 壹
其一,格局大
用“山東半島”取代“山東省”,霸氣的同時又拔高了格局。
狹義上的山東半島就是渤海和黃海夾出來的那片區域,并非山東全省。當然,這些年很多地方已經把山東半島等同于山東省了,尤其是今天提到的山東半島城市群。
山東半島本身是個地理概念,把地理概念運用到城市群發展規劃上,更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面。
格局大不僅體現在名字上,還體現在內容里。
規劃中提到:山東半島城市群是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
尤其是黃河流域發展帶,去年就有下發專門的規劃方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所以,與其說拔高格局,不如說山東半島城市群就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的一部分。
NO.2 | 貳
其二,提高濟南首位度、增強青島引領力
群龍無首,難敵四手。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城市群,想要脫穎而出,穩定的系統很關鍵。所謂穩定的系統,就是要有高度、有坡度和有厚度。
有高度:雖然山東近些年已經關注到“強省會”的重要性了,但目前仍然脫離不了雙核系統。所以,規劃提到了“要實現到2035年,濟南、青島進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行列的目標,就要提高濟南首位度,增強青島引領力,強化濟青雙城聯動。”
提高濟南首位度的關鍵是高水平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也就是拉大濟南的主城框架;增強青島引領力的關鍵是在海洋強國戰略中展現更大擔當,也就是發揮青島的沿海區位優勢。
有坡度:所謂有坡度,和前面的有高度是分不開的。這里,我們引用鎮江馬書記的一句話來幫助大家理解:支持南京提升中心城市能級,以南京崛起的“高度”隆起鎮江發展的“坡度”,從而在大格局中求得大發展。
放在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理解,就是各市要圍繞濟南和青島來謀發展。這兩座山高了,坡度才能起來以帶動周邊城市發展。這也是經濟發展規律所在,違背經濟運行規律的路,要么副作用大,要么事倍功半。
有厚度:規劃中提到的內容很有厚度,既要生態與發展同行,也要供需平衡,還要陸海統籌、東西互濟,更要經濟實力、發展活力、綜合競爭力兼具。
濟南輻射省會經濟圈,青島帶動膠東經濟圈,魯南怎么辦?規劃中提到了要振興魯南經濟圈。因為魯南確實沒有一個像濟青那樣的中心城市,所以各市都有側重點。
NO.3 | 叁
其三,建設軌道上的城市群
不管是什么樣的規劃,軌道交通都是大家關注的重點,范圍大一些的關注高鐵,范圍小一些的關注地鐵。
規劃中提到,按照適度超前原則,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那么,都提到了哪些項目呢?
干線鐵路有:魯南高鐵、京滬高鐵輔助通道山東段、雄商高鐵山東段等。
發揮既有鐵路潛能:推進濟南、青島等城市開行市域(郊)列車。
軌道交通方面:有序推進濟南、青島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實現主城區扣環成網、新城區連線貫通。
其他非干線鐵路:大萊龍鐵路擴能等普速鐵路電氣化改造,推動“支線鐵路進港入園”。
NO.4 | 肆
其他方面,我們來拾遺撿漏。
創建濟青綜合性科學中心:這個不是濟青合體,也不是濟南和青島分別創建,而是三個實驗室參與創建: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和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
打造全球海洋經濟中心:這個只有青島才能做到,所以可以說是為青島量身定做的。
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能夠在城市群的規劃中提到這樣的內容,能夠看出山東對“住有所居”的深刻理解。
NO.5 | 伍
區域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山東半島城市群有很大的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