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濟南地鐵2號線即將于月底正式通車,泉城濟南的地鐵網絡迎來了換乘時代!
NO.1 | 壹
近日,隨著地鐵2號線的通車運營,泉城濟南迎來了換乘時代!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為東西向市域快線,線路全長36.4公里,設站19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1座;西端設王府莊車輛段,中部設姜家莊停車場,開通后預計全線單程運行時間約50分鐘。
除此以外,雖然是2號線,但由于趕上了好時機,技術和運營的成熟,使得2號線成為山東省第一條全自動運行的地鐵線路。
據了解,2號線運營后,將與1號線、3號線實現換乘,構筑一橫兩縱的“H”型運營格局,有效助力城市發展新格局,方便市民出行。
其實,一般城市的地鐵建設都是兩條線路的時候即可換乘,但濟南地鐵沒有。
2019年4月1日,濟南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2015年7月16日開工);
2019年12月28日,濟南地鐵3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2016年6月20日開工)。
而2號線是2016年11月22日才開工,所以從規劃和建設上來看,先通1號線和3號線導致濟南地鐵前期雖然有兩條線路,但是不能換乘。
那么為何2號線會后建呢?我們嘗試從城市布局層面來分析一下:
濟南的城市布局呈現東西走向,2號線正好也是東西走向橫穿整個市區,和南北走向的1號線和3號線相比,規建難度大。
2號線的通車標志著濟南地鐵第一批規劃正式完成建設(1、2和3號線),開啟第二批項目的建設里程。
第二期線路共6條,總長159.6公里,總投資1154.36億元,規劃期為2020~2025年。
3 號線二期:起自一期工程灘頭站后,終于遙墻機場站,線路長 12.9 公里,估算投資約 61.03 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 4 年。
4 號線一期:起自小高莊站,終于彭家莊站。線路全長 40.2公里,估算投資約 311.78 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 8 年。
6 號線:起自位里莊站,終于梁王東站。線路全長 39.1 公里,估算投資約 317.84 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 7 年。
7 號線一期:起自鳳凰南路站,終于濟北站。線路全長 30.0公里,估算投資約 240.22 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 6 年。
8 號線一期:起自邢村站,終于山東大學站。線路全長 22.6公里,估算投資約 118.25 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 6 年。
9 號線一期:起自黃河南岸站,終于毛莊站。線路全長 14.8公里,估算投資約 105.24 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 6 年。
2021年3月6日,4號線一期正式開工建設;3號線二期、6號線和8號線一期預計年內開工;7號線和9號線也在緊鑼密鼓進行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這個時候,同樣是山東的城市,青島的地鐵建設更快一些:目前在運營線路6條,共246公里;另外還有6條線路在建。
那么問題又來了:作為經濟大省(GDP排名第三)山東的省會城市,濟南的地鐵建設為什么會落后于青島呢?
NO.2 | 貳
主要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地質原因
2016年12月22日,撤銷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
2018年6月19日,撤銷濟陽縣,設立濟南市濟陽區;
2019年1月,撤銷地級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
兩年的時間里,三次實現縣級以上區劃調整,兩次是撤縣(市)設區,一次是區劃擴容。尤其是前兩次,雖沒多少人關注,但濟南確實是從2016年的那次區劃調整就開始了蓄力。
濟南的實力擴充就這樣結束了嗎?沒有。前不久公布的省級“十四五”規劃,濟南也成為了最大贏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支持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濟南打造“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不僅要支持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還把“強省會”三個字寫進“十四五規劃”,雖不知是否是國內首創,但絕對罕見。
2,支持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加快建設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布局建設大科學裝置,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支持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同時支持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看樣子山東是準備一改“均衡”的傳統了。
3,支持做強省會都市圈
“推動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做強省會經濟圈,放大科創優勢,打造全國數字經濟高地、世界級產業基地、國際醫養中心和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
作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模式,山東顯然也不想錯過都市圈發展模式。支持做強省會經濟圈,成為山東“十四五”期間的重要工作。
不僅如此,為了突出濟南的省會屬性,規劃中多次將濟南替換成省會出現。剛才我們提到的“省會經濟圈”就是引用的原文,并不是大家認為的“濟南經濟圈”。
NO.3 | 叁
所以,地質和經濟原因導致濟南的地鐵建設暫時落后于青島,但后期隨著省會首位度的不斷提升,這樣的局面會得到很大改善。
促進經濟發展和方便市民出行是地鐵的兩大重要作用,自然會備受重視!
最后,再次提前恭喜濟南地鐵2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祝賀泉城濟南進入地鐵換乘時代!具體通車時間以官宣時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