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帶走繼母心
列車帶走繼母心
作者:蘇曉慧 主播:一路風華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光陰荏苒,讓我鬢染霜花,當夕陽的余暉灑下點點斑駁,我拾起記憶的碎片,在腦海里拼成了一幅完整的影像。
驀然,觸動我心靈那句“您就是我的親媽媽”的哭訴聲,又回蕩在我的腦海里。
穿越時空隧道,畫面定格在二十年前,夏日的一個晚上。佳木斯火車站霓虹璀璨,人頭攢動。我和老伴前往火車站,送即將赴省城參加工作的兒子。
這是一個不平靜的夏夜,月兒爬上了樹梢,天空繁星閃爍,那一眨一眨的星星,似乎在猜我的心事。我使勁的抑制我過度的思慮,可越是這樣,越抑制不住,滿腦子里裝的,全是眼前這個年齡只和我相差十幾歲的孩子暉兒。
就在孩子大學畢業的那些天里,我整夜的睡不著覺,一想到孩子就要離家遠走,我的心里一陣陣難過,淚水就會不由自主地滴落下來。
暉兒一個苦命的孩子,那年他剛滿十歲,正是依偎在媽媽懷里撒嬌的年齡,可他的親媽媽卻無奈地去了另一個世界,他和只有六周歲的弟弟,從此跟爸爸相依為命。在缺少母愛的環境中,他要比同齡的孩子遭受更多的苦難,沒有媽媽的疼愛,多了一份膽怯,少了一份自信。但他,沒有被不幸的命運擊倒,卻像一棵堅強的小白楊樹,在風雨的洗禮中,漸漸長大了。
和暉兒在一起生活了三年,讓我們這對沒有血緣關系的母子,逐步建立了濃濃的親情,我已打心眼里喜歡上這個堅強而又懂事的孩子。懂事的暉兒,對我這個阿姨也非常尊敬和關心。我做家務活時,他總是怕我累著,而且總是禮貌地對我說:“阿姨您歇歇吧”。說完,就習慣地用手推一下卡在鼻梁上的近視鏡,那可愛的模樣,我至今都記憶猶新。
漆黑的夜晚,西北風夾雜著雪花,不停地往衣服里鉆,凌冽的寒風刺骨,似乎要凍僵我的身體,我有些招架不住。但一想到為了來之不易的家,為了眼前的孩子,就是再苦再難,也要咬牙堅持。
我在學校宿舍門前,低一聲高一聲地吆喝著:“賣餅嘍!剛剛出鍋的熱乎餅噢!”。就這樣,我在雪地里站了兩個多小時,終于把餅買完了。當我踏著大雪,艱難地推著單輪車,深一腳淺一腳地回到家時,我的手腳已凍得和貓咬一樣疼痛,淚水也就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也不知過了多久,一個聲音輕輕的喚我“阿姨您醒醒,快把藥吃了”,我睜開眼睛一下怔住了,只見暉兒一手拿著止咳藥,一手端著冒熱氣的杯子,站在了我的面前。
此時此刻,我望著這個懂事的孩子,激動得連一句話也說不出,兩行熱淚流了下來。我走到了暉兒的身邊,拉起了孩子的手,“孩子啊,你要走了,從今往后在外面,就全靠你自己打拼了,你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啊。我邊囑咐著孩子,邊把戒指戴在了孩子的手指上,“阿姨送給你一枚戒指留作紀念吧!”
還沒等話音落下,暉兒突然撲到了我的懷里,此時的孩子再也抑制不住,對我這個繼母的情感了,一聲憋了許久的媽媽二字,終于喊了出來——媽媽!孩子那一聲發自內心的真情呼喚,響在了站臺的上空,驚動了許多站臺上等車的旅客,旅客們順著聲音望過來,把目光迅速地聚集在我們母子倆身上。
這時,孩子把頭深深地埋在我的懷里,此時的我和孩子緊緊地抱在了一起,我們母子倆已經泣不成聲了,“媽媽啊,自打您來到這個家,像親媽媽一樣關愛我和弟弟,您就是我的媽媽,是我最親的媽媽!”暉兒真情的哭訴,感動著在場的人為之落淚。此時,站臺的人越聚越多,他們用感動的目光,看著我和老伴把孩子送上了火車。
暉兒從車窗探出身來,用力地揮著手,高一聲低一聲的呼喚著媽媽·····媽媽··,您多保重啊!那一刻,我目送載著暉兒漸漸遠去的列車,此時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視線。
兒子遠去了,也帶走了我的心,留給我這個繼母,不!是留給了我這個媽媽,對兒子的那份無盡的思念。
作者簡介:蘇曉慧 ,筆名編外軍人慧兒。黨務工作者 、佳木斯作家協會會員、佳木斯廣播電視報特約記者、子曰詩社會員。自小喜愛文學 ,作品散見于報刊雜志網絡平臺,用大愛真情書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