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
(4-1)T賈母接外孫女 :第三回講的是王夫人接遠親報喜之人是賈雨村昔日同僚,告知起復舊員之信。賈雨村遂請林如海轉托其妻兄賈政推薦自己復職。林如海為賈雨村寫薦信以報教女之因,并托賈雨村護送其女林黛玉遠赴都中。林黛玉聽從外祖賈母的安排,投居于榮國府。初入榮府,林黛玉相繼與賈母、賈政正室王夫人、賈政之兒媳李紈、賈赦之女賈迎春、賈政庶女賈探春、賈珍之幼妹(賈敬之女)賈惜春、賈赦之兒媳婦王熙鳳、賈政獨子賈寶玉等見面,寶黛二人一見如故,似曾相識,寶玉贈黛玉一字“顰顰”。
(4-2)T 亂判葫蘆案 第四回講的是薛蟠殺害了馮淵。馮淵十九歲,遇被拐后長大之英蓮,愿結良緣,于是在拐販處把英蓮買下,拐販卻又重賣于薛蟠。馮淵與薛蟠相奪英蓮,豪強者勝,馮淵遇害。由賈政舉薦,時任應天府尹的賈雨村恰巧受理此案,最初賈雨村本想明斷,卻被府中門子(昔日葫蘆寺沙彌)勸阻。門子把薛蟠及本省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間的利害關系相告后,賈雨村徇私枉法,依從門子之計放走薛蟠,草草斷案為薛家代為掩飾。薛蟠之事了后,薛夫人帶同其子薛蟠、其女薛寶釵暫居金陵賈府梨香院。
(4-3)T 劉姥姥見鳳姐:第六回講的是王熙鳳的遠親劉姥姥帶著孫子板兒到賈府拉關系,在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薦下,劉姥姥終于見到了管家奶奶王熙鳳。時值風光的王熙鳳還算慷慨地接濟了劉姥姥,于此種下善因。后來鳳姐自知賈家敗落,自己也活不長了,更清楚賈府的人以及自己的哥哥王仁是什么樣的人,就在臨死前見了劉姥姥一面,希望自己死后劉姥姥能照顧女兒。一是因為以前劉姥姥進賈府時她對劉姥姥也算好了,二是因為她知道向劉姥姥這樣的村婦心地淳樸善良,不會虧待女兒。后來劉姥姥把巧姐帶回自己家,村上人都知道她是賈府來的小姐,對她特別好,有位富人家的周公子,喜歡巧姐,劉姥姥便把她說給了周公子。雖說也是農戶人家,但巧姐自己也愿意,日子過得不錯。
(4-4)T 金鎖合通靈 :第八回講的是i想起寶釵生病,前去探望,寶釵要看寶玉那塊“落草時銜下來的寶玉”,便笑著說:“成日家說你的這玉,究竟未曾細細的賞鑒,我今兒倒要瞧瞧。”寶玉把玉解下來遞給寶釵。只見通靈寶玉上銘文: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寶玉也要過寶釵佩帶的金鎖來看,發現金鎖上銘文: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鶯兒一語道破天機:“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這兩句銘文恰好是對仗工整的一副聯語,也是所謂“金玉良緣”的根據。正巧黛玉來了,見寶玉,寶釵在一起,心下不悅。黛玉借尋雁送手爐趁機奚落寶、釵。寶玉深感郁悶喝醉回房,趁酒意大罵李嬤嬤。秦家恭敬的領了秦鐘來賈府,等著一起讀書。
小型張 夢游太虛幻境:第五回講的是賈寶玉看的十二釵判詞和《紅樓夢》十二支曲,是對紅樓夢中的女性做一次較為完整的結局敘述,金陵十二釵正冊分別講述的是:林黛玉、薛寶釵(黛釵合一)、賈元春、賈探春、史湘云、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巧姐、李紈和秦可卿。副冊和又副冊只列出三個個人來,分別是:香菱(副冊);晴雯、襲人(又副冊)。《紅樓夢》十二支曲是根據金陵十二釵正冊里面的人物編寫第一首是開曲的總綱,第二首是寶玉嘆黛釵,第三首是寶玉和黛玉,從第四首知道第十三是根據金陵十二釵正冊賈元春到秦可卿的順序唱的,最后一曲是收尾。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一)》表現了原小說前十回中林黛玉進賈府、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夢游太虛幻境(小型張)、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以及金鎖合通靈五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