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官宣,model 3車型起售價降至22.99萬元,model Y車型降至25.99萬。model 3降幅為2-3.6萬,model Y降價為2.9-4.8萬。在本輪降價中,特斯拉model Y最高降幅高達4.8萬元。
特斯拉真的急了,率先打響了2023年電動汽車價格戰的第一槍。
在2022年9月時,特斯拉model 3的起售價還在27.99萬。可進入10月份以后,而今才過去短短2個月,特斯拉model 3的起售價就降到了22.99萬元。早2個月買和晚2個月買,價格差距高達5萬元。
一輛特斯拉model 3一年的電費、保養費、保險費等綜合用車費用約1.2萬元。僅降價省下來的錢,就可以供一個特斯拉model 3的車主免費使用4年。
在這一波降價中,原價購買特斯拉汽車的車主是受傷最重的,為馬斯克登陸火星的夢想買了單。至于,馬斯克到底能不能登陸火星,沒有人知道。畢竟,這不過是他畫給全球特斯拉消費者的一個大餅。
隊長還記得,理想ONE在去年9月降價2萬時,遭到大量的車主投訴。不知道,特斯拉這波大幅降價會不會引發特斯拉車主的不滿。
在《為什么特斯拉上海工廠會停產》一文中,隊長就推斷,進入2023年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殘酷的價格戰。但隊長沒想到的是,這場殘酷的價格戰竟然是由特斯拉率先發起的。雖然特斯拉在中國的訂單量大幅下滑,但特斯拉畢竟凈利潤是足夠高的。
特斯拉有足夠的底氣不降價。可剛剛進入2023年,特斯拉就第一個打響了價格戰。在隊長的文章留言中,曾有讀者咨詢,比亞迪會不會降價?隊長的回答是,特斯拉會降價,但比亞迪不會降,反而還會漲價。
因為特斯拉已經擁有全球性的品牌知名度,是電動智能汽車的開創者。它的品牌溢價已經足夠高了。根據特斯拉2022年中報顯示,特斯拉單車利潤高達6.9萬元。超越了奔馳,寶馬,是全球最賺錢的新能源車企。也就是說,特斯拉的品牌溢價能夠讓它更從容地面對價格戰,它有足夠的降價空間。
比亞迪則相反,它面臨的問題是利潤偏低。2022年,比亞迪單車利潤約1萬元。和特斯拉比,比亞迪的單車利潤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和國內的吉利、長城、奇瑞相比,它的單車利潤已經處于領先地位。隊長很早就說過,先進技術帶來超額利潤。
去年網上盛傳的比亞迪單車利潤僅2000元不到,這是對技術創新企業的抹黑和污蔑。如果技術創新性公司的利潤比那些不創新公司的利潤還要低,那研發投入就無法實現正循環。在制造業領域,先進技術帶來超額利潤,這是最常規的市場規律。
進入2023年以后,比亞迪和特斯拉采取了截然相反的策略。比亞迪沒有降價,相反,而是漲價了。在2022年12月31日,比亞迪就宣布,旗下全系車型漲價2000-6000元不等。
比亞迪漲價的底氣來源于它積累了數量龐大的訂單。大家不要小看漲價2000-6000元,以比亞迪每月20多萬臺的銷量來看,這能每月給比亞迪額外增收4-12億元,一年就能增收48-144億元。
而特斯拉的單車凈利潤將大幅壓薄,讓利于消費者。在打價格戰方面,特斯拉有著兩大天然優勢:
一是,特斯拉采取直營模式,沒有經銷商賺差價。車主基本都是在線上下單,線下提車,干掉了經銷商渠道。
二是,特斯拉的品牌溢價足夠高。特斯拉model 3從27.99萬起售,降至22.99萬起售,降價5萬,仍舊有利潤。
特斯拉開啟的價格戰對比亞迪而言,沒有什么重大的沖擊力。在國內,特斯拉和比亞迪的車主幾乎完全是兩個消費群體,相互排斥,難以兼容。特斯拉降價,沖擊最大的是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在品牌認知上主打自動駕駛,高度對標特斯拉。小鵬P7是小鵬汽車的主推車型,而小鵬P7的廠商指導價是23.99萬,實際成交價就在22萬左右。可以說,特斯拉model 3正好卡在了小鵬P7的價格區間,對小鵬汽車形成直接沖擊。
在產品形態上,小鵬P7和特斯拉model 3也高度一致,而理想汽車、蔚來汽車主打30萬以上的產品。其中蔚來全新上市的ES8起售價已經達到了52.8萬元。
當特斯拉model 3降價至22.99萬起售時,反而和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的用戶拉開了價格差距。
再看零跑汽車、哪吒汽車、長安深藍等,主打20萬以內車型,也和特斯拉model 3的消費群體拉開了價格差距。
小鵬汽車另一款主力車型小鵬G9,價格區間在30-35萬,可特斯拉model Y的起售價卻降到了25.9萬元。要說小鵬汽車沒壓力,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認為,特斯拉降價,會掀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面價格戰。這是錯誤的。因為對造車新勢力而言,他們沒有降價的空間了。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國造車新勢力全部遭遇嚴重虧損。如果繼續降價,只會虧得更狠。他們要做的是,維持原價并提高銷量,或者提高價格,維持銷量。
在這時候,只有特斯拉手里捏著降價這張王牌,只有特斯拉擁有最多的降價空間。這意味著,22.99萬元不是特斯拉model 3的價格底。如果提振銷量不見起色,在特斯拉新車上市前,或者新車上市后,特斯拉model 3還會迎來一波新降價。
比小鵬壓力更大的是20萬左右的合資品牌燃油車。特斯拉的每一次降價,都會對燃油車形成強大的沖擊。試想,如果特斯拉推出一款15萬左右的純電動汽車,基本上,燃油車就得哭著賣了。
2023年,不僅是新能源汽車的淘汰賽,也是合資燃油車的淘汰賽。國產自主品牌向上,合資外資品牌向下。這基本上就是2023年中國車市的主旋律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