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智先生:大多數人沒辦法靠自媒體逆天改命
發表于 昨天 19:06 | 只看該作者
  我剛接觸自媒體行業是在2017年初,當時連入門都不算,就只有一些模糊的基本概念,也沒有任何人指點我應該怎么做。

  聽說公眾號很火,于是順手注冊,還報了一個自媒體入門課程,里面教我怎么起名,怎么找選題,怎么寫爆款。

  我原本就有一定的筆力功底,大學期間寫了一部將近百萬的網絡小說,算是勉強摸到文學創作的門檻。但寫文章和寫小說是兩碼事,寫文章考驗的是獨特觀點和見解,同時兼顧傳播和讀者的閱讀情緒,缺一不可。

  由于我見識淺,分析薄弱,思維狹窄,一開始寫的文章只能圍繞熱點文展開,先是指出社會現象,然后分析,最后總結,這種比較通用的三板斧行文模式,也是當時比較盛行的。

  我還保存了一張經典的情緒傳播圖,經常拿出來對照和總結:

  然而寫了整整一年,我的公眾號始終不溫不火,而且心態越寫越別扭,原因在于,我已經厭倦了這種淺薄的熱點文,除了能挑動讀者情緒,揭露一下社會黑暗面之外,就沒有更多意義了。

  我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這樣,一個很重要原因,我知道這行業許多吶喊的背后,都只是冰冷枯燥的碼字臉而已,我實在不想寫這類充滿情緒的熱點文,內心還抱有一絲理想主義,想寫點不一樣的東西,寫出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如果還能站著把錢掙了,那就更好了。

  寫作方向雖然有了,優化過程是相當緩慢。

  從2017年到2019年,我一直在探索屬于自己的寫作道路,影視、科技、文化、人文……題材不斷變化,但來自讀者的真實反饋,還有后臺增長緩慢的數據,都讓我有點心灰意冷。

  冷門偏僻的題材,它能吸引到的讀者群體有限,而且點贊+留言都很少,如果我還要取一個平淡的標題,那這篇文章的閱讀數據會直線崩掉。

  任性地寫冷門題材,會導致文章閱讀數據差,意味著賬號活躍度受影響,意味著頭條的封面圖被隱藏,意味著讀者群體的流失,意味著廣告合作商的嫌棄,意味著無法養活自己,意味著停更,這就是來自理想主義的死循環。

  所以往往會出現一個奇特的現象,許多作者費盡心思寫的原創文章,由于標題因素導致閱讀量不理想,而隨便發的廣告通稿,就因為標題的「崩了,驚天揭幕,最擔心的事發生了」等字眼,閱讀量屢破新高。

  我也曾做過測試,如果我寫了原創文章,然后在標題前面加上【原創】兩個字,讀者會買賬嗎?答案是不買賬,閱讀數據依然很差,而你們還是喜歡點開「崩了」的廣告,看完后再罵罵咧咧取關。

  如果我無論寫什么內容,寫什么標題,文章都有10萬+的閱讀量,有幾百萬讀者關注,那我頭條一定不會再接廣告了,一定會弄出很有格調的文藝范標題……現實不允許。

  這里說一些題外話吐槽,許多家喻戶曉的頂級官媒,背后已經有上億讀者的關注量,篇篇不愁閱讀,并且一邊批評自媒體行業的標題黨盛行,一邊自己又在用標題黨,比如:「定了!表決通過!開幕!聯合聲明發布!重磅公布!收藏!」

  回看自媒體的發展歷史,其實在2015-2018年,算是公眾號的最好紅利期。

  一個身無分文的普通人,不依靠家里,不需要初始資金,不需要人脈,只需要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手機,頭腦稍微靈活點,勤奮點,懂得跟風模仿,去開個微博賬號或者公眾號,蹭熱點搞噱頭爆款,大概率會有一點點成績,很快就可以做起來。

  那幾年也是公眾號主最舒服的時期,大公司的品宣投放像不要錢一樣,只盯著閱讀量不追求轉化,真正意義上在排著隊送錢。

  可惜我還糾結著什么崇高追求,沒有在做大做強這條路上琢磨,完美錯過了這一增長時期,那幾年我從公眾號賺到的錢,就只有來自讀者的零星打賞,廣告收入幾乎為零,有段時期差點就想放棄了。

  不過這么多年熬下來了,也不在乎繼續熬多幾年,到現在我還是緊攥著僅存不多的理想主義,總希望自己筆下寫的每一篇原創文章,不說有多優秀,最起碼能達到讓我五年后還愿意回看的水平,認認真真寫完每篇文章,能對得起大家的期待就行了。

  喧囂熱鬧過后,公眾號的分水嶺出現在2019年,或者說,所有圖文平臺在這一年都走下坡路了。

  因為抖音的日活量,已經從2018年1月的3000萬增長到2019年1月的2.5億,意味著短視頻的春天正式到來,它全面搶占了純圖文領域的市場,也包括廣告業務。

  用戶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以前沒得選,只能看公眾號的文章消磨時間,現在有游戲、直播和短視頻,大家的生活節奏也更快,圖文領域的衰退也就在可預料中。

  前幾年,如果廣告主有1000萬的投放預算,會拿出700萬投給抖音、B站和快手的博主,拿出100萬投給小紅書博主,剩余的200萬分給公眾號主。

  現在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如果廣告主有1000萬的投放預算,會將800萬投給抖音博主,再將180萬投給小紅書博主,最后20萬分到公眾號,并且只會找最頭部的兩個公眾號主,每人10萬元,直接瓜分完蛋糕。

  剩余絕大部分公眾號主的廣告量=顆粒無收。

  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公眾號主寫著寫著突然斷更,像一些做長漫畫的號主,如果沒有穩定的廣告業務支撐,根本沒法養活一個小團隊,散伙賣號是最后的歸宿。

  當然,更多的公眾號主為了存活下來(包括我),都去接一些比較影響觀感的噱頭廣告,比如理財保險編程命理,或者在文章里塞貼片廣告,賺點流量錢,又或者日更寫文,然后在次條帶電商賣貨。

  環境如此惡劣,我現在只能保證自己發的所有原創文章,全文不含任何貼片廣告,盡量給讀者留最后一片干凈閱讀的環境,僅此而已。

  可能有讀者說,我在自媒體行業打拼了這么多年,為什么不嘗試做視頻呢?其實有嘗試的,只是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當然有很多,比如我精力確實顧不上,如果真想做好短視頻,我耗費的時間成本一定比寫文章還要多;比如沒有一個穩定可靠的團隊分工,我天然排斥一切的公司化運營,我不想上班,也不想別人來我這打卡上班。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的文章已經很難適應短視頻的碎片化風格,動輒幾千字上萬字的文字體量,視頻長度一下子就到20-30分鐘,能耐心看完視頻、忍受我獨特粵普口音的用戶并不多,所以我的B站和抖音粉絲始終沒有突破10萬,就那樣僵持著。

  我這種屬于特殊情況,不具備參考性,互聯網依然是留給普通人的最后一道門,而普通人要徹底利用好這道門,自媒體是最好選擇。

  自媒體沒有什么玄乎的行業秘密,它的商業模式沒有任何變化,本質還是賺流量錢,賺信息差,只不過將線下那一套搬到了線上,讓普通人可以零門檻嘗試,可以試著逆天改命而已。

  你將自己的一些看家本領拿出來,比如寫作,拍視頻或者展示一些厲害技能,再通過互聯網來放大自己的才華,往往能取得奇效。

  在以前,線下耍雜技可能只有10個路人圍觀,現在線上耍雜技有10萬人圍觀,你只要能拉攏到一批穩定的流量,變現賺錢一點都不難。

  另外,越不要臉,越沒有道德廉恥感,越懂得鉆研手段,懂得揣摩用戶心理,在自媒體行業賺的錢也就越多。

  比如直播帶貨這玩意,你可以臉不紅心不跳地將原價500元的手機哄抬到8000元,最后再來個打折大甩賣,懂得情緒挑逗,1萬臺的銷售量就輕松到手了;

  比如你會點技術,開工作室批量做號,搬運剽竊模板化,或者用AI來一鍵生成內容,光薅平臺的流量錢就能賺得盆滿缽滿,至于產生的海量垃圾內容,又有誰會過問追究呢;

  比如拍一些感人的送溫暖視頻,或者拯救流浪的野貓野狗,打著奉獻愛心的名頭做著最惡毒的事,只要沒被曝光就能一直賺錢;

  比如以前是線下噓寒問暖,推銷保健品給一無所知的大爺大媽,現在是直播喊麥,兜售暴富課程給一無所知的寶媽們。

  我不希望你們走這些歪門邪道。

  至于其它路線,現在還能脫穎而出的明星佼佼者,要么是以前摸爬滾打浸淫了好幾年的互聯網老油條,要么重資金運營玩法,要么偶然爆火,趁著流量去B站開賬號,來個不要笑挑戰+蹭飯+抑郁+帶貨。

  但這些都是極小概率的偶然事件,它不具有普適性,操作難度大,普通人要想在自媒體行業賺大錢,需要的能力已經不僅僅是勤奮,而是得最全面的綜合素質拼殺,在內卷中期待哪一天有好運降臨眷顧。

  只是這個降臨概率,在幾年前的概率是5%,現在不到0.05%,原因在于,普通人無法決定自己的流量所向,自己積累的粉絲數量就只是賬面數字,它失去了私域價值,必須得依靠平臺的公共流量才能存活。

  一些短視頻平臺的博主,看上去積累了上百萬粉絲,然而每一次的視頻推送不可能被所有粉絲看到,能看到多少,取決于短視頻平臺的算法推薦,取決于你的內容是否符合平臺的期待和定位,如果符合就加權重,不符合就降低流量推送。

  總的來說,流量野蠻生長的年代已經結束,普通人想通過自媒體一夜暴富,賺大錢基本不可能了。

  但也不必過于懊悔,普通人雖然沒法逆天改命,但只要用點心,依然能在自媒體行業賺錢,月入5k-2萬不算很難。

  我就不說起名技巧,選題方向,定位這些泛泛而談的入門干貨了,這些網上稍微一搜全都出來,我只講最核心的,普通人容易操作的要點:

  先有份本職工作養活自己,別辭職弄自媒體,你需要抱著半年完全沒有盈利的想法去熬,當然你也可以去自媒體行業打工,幫別人運營剪輯,吸取一點行業經驗。

  各平臺的付費課程謹慎報名,管住手別沖動,這里面有太多的魚龍混雜,往往幾千元價格的課程,其實是剽竊拼湊的PPT陳舊內容,網上一搜9.9元打包價。你越想速成,越容易被騙錢。

  純新人入場,別碰公眾號,這個領域處于絕對的地獄難度,新人沒有任何出頭之路。換句話說,如果公眾號都能做起來,說明其它平臺肯定能更快搞起來,比如抖音和小紅書,對新人仍然算友好。

  喜歡哪個領域,就找該領域的最優質賬號,別人都已經將這個領域的玩法打通了,你要做的不是瞎創新,而是像素級模仿他們的封面,排版,剪輯和文案(模仿不是剽竊),哪個技能不會就補哪一個,比如剪輯,你認真點學就嘗試PR,想速成就用剪映。

  如果不想拍視頻,那就做小紅書,短圖文領域依然有可施展空間,想做音頻就圍繞那幾個FM平臺就行了。

  但無論哪個平臺,都請直接對標最優質的賬號,吸取別人的優秀玩法,你照搬過來學個五六分相似,等賬號慢慢做起來后,才需要考慮什么差異化和個人IP,記住是先模仿后創新,兩者的順序可不要顛倒了。

  新人往往倒在第一步的原因,都是想著該如何創新,琢磨出一條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賽道,要融入專屬的個人風格,各種畫蛇添足給自己加戲,最后一鼓作氣沒成績,就直接泄氣不玩了。

  之后的事情就很簡單了,不管視頻音頻還是圖文,你要做的是頻繁發作品,先保證數量再追求質量,一定得做到日更,每發完一個視頻(圖文)就要做總結,分析數據,優化改進,整個過程就是試錯和堅持。

  你必須忍住前期的枯燥,忍住各種不耐煩,忍住其它躁動誘惑,不斷反思總結,每天都能有一點進步,賬號很快就起來了。

  我的方法論就這么幾段話,沒有隱瞞也沒有更多訣竅,聽著似乎很簡單,但就是所謂的「持之以恒」,其實絕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這一步,因為總想著速成,到處找方法論,要別人手把手教著該怎么做。然而當東西真的喂到嘴里時,卻沒有興趣繼續咀嚼,又或者興致昂揚地注冊賬號,在做了幾個視頻沒反應,沒賺到錢就打退堂鼓。

  我有一年去學校給師弟師妹演講,分析自媒體各平臺的優缺點,手把手教導新賬號該怎么做,但真正聽進去的學生,估計沒有幾個,因為他們沒有這個概念,更沒有熬過苦,只能眼睜睜看著紅利時期流失而不自知。

  我也在知乎長篇大論教網友如何寫文章,如何找準方向,免費回答了幾百個人的問題,結果到最后也沒有多少人跑出來。聰明的人,會順著我的知乎回答摸到我公眾號,再摸到我的微信加上好友,他們的執行力特別強,哪怕不做公眾號也能順利轉型,所以注定會有一個不錯的未來。

  現實就是,普通人在聽聞自媒體的紅利現狀后,一開始會熱血沸騰,卻只是停留在前幾天的憧憬里,碰了一兩次壁后整個心就涼了,都還輪不到后面的綜合素質拼殺就早早退場。

  如果只是想做個副業,自媒體可能真的不太適合,我更建議晚上去兼職外賣員,收入也更穩定對吧。

  所以哪怕看我這篇文章的讀者有幾萬人,真正開始行動的可能就幾百人而已,能堅持下來到最后估計不到10人,平庸注定是普通人的最后歸宿。

  能賺多少錢是由每個人的認知所決定的,但認知恰恰不看什么壽命和人生經歷,如果一輩子只兜兜轉轉在自己的熟悉世界里,哪怕到老了也只是脾氣比較犟的老古板而已。

  要想提高認知,肯定得打破自己的舒適圈子,去破壁闖蕩,去做比較難堅持的事,要抱著真正想賺錢的動力才行,如果連最開始的堅持都熬不下去,還怎么破次元壁呢?

  許多圈子都是有門檻的,當一個人的認知高度有限,根本進不去,真要硬擠進去交幾千元學費,可能過幾天又得后悔了。

  普通人做自媒體要認清真相,既然沒資源沒流量沒金錢,能付出的只有堅持和汗水,摸著別人的石頭過河,先進入自媒體的門檻里,總結成體系的經驗后,再一步步往上邁進,才是正確選擇。

  堅持、試錯和反思,你將這三個品質拿在手里,基本上闖任何行業,不說能混得多好,但肯定不會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自媒體怎么賺錢:寫作賺錢5個渠道分享
不工作也能拿高薪,普通人從0到1學會寫作變現:變現渠道、寫作內容、選題思路
我苦等了6年,自媒體的春天終于又回來了
2月收入又創下新高做自媒體讓我賺到了2萬元。
普通人靠什么逆襲人生?我靠做今日頭條,養活了自己
自媒體是做什么的?怎么才能做自媒體呢?自媒體依靠什么賺取收益的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丰宁| 彭山县| 宣城市| 亚东县| 乌兰浩特市| 璧山县| 长武县| 拜城县| 内丘县| 二连浩特市| 利津县| 旌德县| 永和县| 凉城县| 竹北市| 福海县| 楚雄市| 宜宾市| 金华市| 抚远县| 阳原县| 天门市| 北海市| 颍上县| 故城县| 田阳县| 开化县| 河西区| 砚山县| 广昌县| 彩票| 连平县| 五河县| 简阳市| 安义县| 平阳县| 陕西省| 商城县| 神池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