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提問】我在外地出差,同村的小張是我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我每次忙完正事總會從他那了解自己家里的老媽身體如何。我每次出差就是好幾個月甚至半年。今天意外從好哥們那里聽到我媽心臟病頻繁發作,媳婦都不帶我媽去醫院檢查。我便請了假趕回去,進門就把我媽送進了醫院,醫生說是我媽的飲食沒有注意,吃得太多的油膩食物,導致膽固醇超標進而引起心臟病發作。想來也是我那心思陰的媳婦,恨我媽年輕時遭受太多的怨懟。我想問問心臟病患者如何吃?
一、心臟病
A. 心臟病的危害
心臟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結構、功能異常所導致的疾病。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負責向全身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運轉。因此,心臟病的發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威脅生命安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心臟病是全球最常見的死因之一,每年有數百萬人死于心臟病,其中大部分是因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所致。
B. 飲食對心臟健康的影響
人們的飲食習慣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研究表明,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高脂肪、高膽固醇、高鈉、高糖飲食等,會導致體內脂質代謝異常,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臟病的發病風險。而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則能夠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甚至有助于心臟病患者的康復和預防。
二、心臟病人的飲食指南
A. 低脂、低膽固醇飲食
心臟病患者應該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導致體內膽固醇的升高,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應該盡量選擇低脂、低膽固醇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白質等。此外,還應該盡量避免食用動物內臟、油炸食物、高脂肪肉類等高膽固醇的食物。
B. 多吃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等營養素,有助于保持心臟健康。研究表明,適當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心臟病患者應該每天攝入5份或以上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和葉酸等營養素的食物。
C. 適量攝入健康脂肪
適量的健康脂肪有助于保護心臟健康。例如,不飽和脂肪酸,如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有助于預防心臟病。心臟病患者可以選擇多吃魚類、堅果、植物油等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
D. 控制鈉的攝入量
過多的鈉攝入會導致體內鈉水平的升高,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心臟病患者應該控制鈉的攝入量,每天的鈉攝入量應該控制在2300毫克以下,如果有高血壓、腎臟疾病等并發癥,建議每天攝入不超過1500毫克的鈉。
三、心臟健康飲食建議
A. 多吃魚類
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三酰甘油水平、改善血管彈性、降低血壓等。建議心臟病患者每周至少吃2次魚,如三文魚、鱈魚、沙丁魚等。如果患者不喜歡吃魚,也可以考慮口服Omega-3脂肪酸補充劑。
B. 增加全谷物攝入量
全谷物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有助于降低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心臟病患者可以選擇全麥面包、燕麥片、糙米等全谷物食品,每天建議攝入6-8份(每份約為28克)。
C. 多攝入植物蛋白
植物蛋白不僅富含營養素,而且可以替代部分的動物蛋白,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心臟病患者可以多吃豆類、豆腐、堅果、種子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D. 適量攝入堅果和種子
堅果和種子富含健康脂肪、纖維素、維生素E、鎂等營養素,有助于降低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預防心臟病。心臟病患者可以每天攝入1-2份堅果和種子,如杏仁、核桃、腰果、芝麻等。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堅果和種子富含營養素,但是其能量密度較高,攝入過多會增加能量的攝入,不利于控制體重和預防心臟病。因此,建議適量攝入,并將其作為飲食的補充,而不是替代主食和其他蛋白質來源。
四、其他注意事項
A. 合理用藥
心臟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如降壓藥、抗凝藥、抗心絞痛藥等。患者需要按照醫生的建議,正確使用藥物,不要自行停藥或更改藥物劑量,避免因藥物不當使用而加重病情。
B. 定期復診
心臟病患者需要定期復診,監測病情和治療效果。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情況,調整藥物劑量和治療方案。同時,定期檢查心電圖、血壓、血糖、膽固醇等指標,有助于發現病情變化和并發癥。
C. 減輕壓力
心理壓力是心臟病的誘因之一,長期緊張的情緒會導致心臟負荷加重,增加心臟病的發病風險。心臟病患者應該學會放松自己,尋找減壓的方法,如聽音樂、做瑜伽、散步等。
D. 睡眠充足
睡眠不足會增加心臟負荷,影響心臟健康。心臟病患者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每天睡眠時間應該控制在7-8小時。
E. 避免感染
感染可以導致心臟負荷加重,加重心臟病病情。心臟病患者需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感染,定期接種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
心臟病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健康。合理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病風險、緩解病情、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