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漩渦 飛行醬
2020年末成都地鐵五線齊發,十年來成都地鐵運營里程從0突破500公里,運營里程一度超越廣州,成為對標京滬的地鐵TOP3。
成都地鐵運營里程用十年的時間追上北上廣深,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要知道地鐵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對于一座城市的“財力”是一件巨大的考驗。據成都地鐵四期造價估算地鐵每公里建設成本高達7.4億,而連接天府國際機場的18號線每公里造價更是突破了10億元。
成都地鐵18號線
里程跟上了,成都地鐵客流能否跟上?這座2300年從未更址的超級城市交出了一個漂亮的答卷。3月26日,成都地鐵客流量上新632.95萬人次(不含有軌電車為628.65萬),全面領跑中西部地鐵城市,成為地鐵里程和客流齊比肩北上廣深的新勢力。
圖示
地鐵客流和里程意味著什么?成都客流和里程為什么能比肩北上廣深領跑中西部。
成都地鐵無論是客流還是里程在中西部都是以一種后發制人的姿態來不斷超越的。自成都地鐵18號線開通后,成都就實現了領跑中西部。而2020年末的成都一氣呵成開通5條地鐵線路,自此成都正式躋身國內軌道交通一流方陣。
圖示
在地鐵建設運營成本不斷攀高的當下,成都還能如此下血本建地鐵確實是一種勇氣,勇氣的背后也是成都高速發展的縮影。
當下成都正開展以TOD為中心的城市發展,即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開發模式”。而這一模式的核心就在于地鐵,成都正將地鐵納入城市發展最緊密的環節,所以成都地鐵建設量和速度要略超于同級城市。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成都TOD模式極有可能將地鐵運營和建設成本實行“一攬子”逐步回收,徹底解決地鐵高昂的建設和運營成本。
目前成都是全國城市汽車保有量僅次于北京的城市。據統計2020年末成都汽車保有量已達545.7萬,穩居全國第二。過去成都超前的城市規劃,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道路擁堵,隨著不斷攀升的路面交通工具,成都加快建設地鐵有利于疏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通勤效能和城市幸福度。
城市進化論|2020年城市汽車保有量數據
地鐵對于城市意味著什么?
地鐵是大城市的門檻,這是城市發達度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在當下激烈的城市競爭中,地鐵運營里程和客流量早已是評判一座城市“前途”的直接數據,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這座城市的活躍度。運營里程其實和客流息息相關,沒有足夠的客流是無法獲得地鐵審批的,客流量的高低也有利地說明了城市產業層次和人口數據。
縱觀世界超級城市,都有著高強度的地鐵客流。不斷追上北上廣深的成都地鐵深刻地演繹了一座西部城市的一線夢。
全球城市發展似乎已經形成了“白領配套高”,“藍領配套相對粗暴”的形態。從軌道交通里程和客流量也充分地反映了成都在第三產業上的發展勢頭。目前成都已在金融、互聯網等第三產業形成了一定的優勢,而地鐵客流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成都三產市場的表現。
成都環球中心
當下成都各項指標數據都在快速追上北上廣深,而地鐵客流量和里程最大程度地說明了成都的潛力,這將為資本流入提供最活躍的風向標。
從目前地鐵客流來看,成都已和重慶、西安、武漢等中西部大城市拉開了距離,但對比北上廣深成都的差距還很大。如深圳地鐵運營里程比成都少100余公里,但客流量卻比成都多70萬左右。
成都地鐵目前這個水準,已經表現出了準一線實力。后面重慶、西安、武漢等城市的客流和里程還需時日,這個窗口期
目前成都客流高峰破630萬這個客流量其實并不夸張,在未來的幾年里成都地鐵客流量平穩保持在600萬會是常態,在高峰期突破750萬也并不夸張。目前成都還有8條地鐵線路正在穩步推進當中,隨著四期建設的收尾,成都地鐵五期也已緊鑼密鼓地開始了規劃。據規劃,2025年成都地鐵運營里程將會突破“1000公里”,屆時成都將全面躋身國際地鐵城市第一方陣。
成都軌道交通優化版
成都地鐵客流量的根本支撐在于近1700萬人的常住人口和周邊地市百萬人口的龐大支撐。
成都地鐵不斷拓展,成都新中心城區(除青白江區)外都擁有了地鐵,從地理結構上看四環內人口稠密區都覆蓋了地鐵,這充分的保障了客流量。
在地鐵未覆蓋的成都遠郊地區,都在開通地鐵接駁車,如崇州、金堂等。公交系統在成都已成為地鐵最后一段的工具,每開一線地鐵就有數條公交線路要撤銷或改線。
周圍地市成為助力成都地鐵客流量的新勢力。成都地鐵3號線三期開通后,成都平原北部躍躍欲試,德陽城區、廣漢、什邡等都開通了對接地鐵3號線的接駁公交車,這些地鐵接駁車在高峰期更是供不應求,尤其是廣漢C2和德陽城區接駁車。
成都地鐵三號線|石油大學站|
成都客流量的本質還是成都有著強烈的交通需求,成都新中心城區內常住人口超千萬,四通八達的成都地鐵改變了成都人的生活、生產方式。成都年人口增長量穩占20萬以上,新鮮血液的流入保障了這座城市的高速發展。
隨著成都各項硬實力對標北上廣深,成都離下一個一線城市還遠嗎?
審|Tonk